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技巧
2018-02-04韩卓
韩卓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也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对水稻危害性很大。白叶枯病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初起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缘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远望一片枯槁色,故称白叶枯病。
1.发病特点
白叶枯病病原是一种黄单胞杆菌,菌体两端钝圆,短杆状极生单鞭毛,不形成芽孢和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为好气菌,最适宜温度为28~30℃。水稻发病后,引起叶片干枯、秕实率增加、米质松脆、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达50%以上。凋萎型白叶枯病造成死丛的现象,损失更甚。发病轻重主要视品种的易感性、气候条件和水稻的孕穗至抽穗期是否处理适宜而定。稻草和谷壳中存活的病菌,随流水传播到秧苗。稻根的分泌物可吸引周围的病原,细菌向根际聚集,然后从根部、茎基和叶片的伤口或叶片的水孔浸入,到达维管束,在导管中大量增殖,一般引起典型的症状。如果只沿中脉侵入,则引起中脉型症状。侵入到维管束的病菌大量增殖并扩展到其他部位,形成系统性感染。初次侵染稻田的菌量都比较少,且由于温度低,繁殖速度慢,所以除南方稻区的后季稻外,一般在秧田苗期不表现症状。
2.环境条件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前提,首先是要有足够的菌源,至于流行程度的轻重则受气候、水肥管理、品种感病性等多种因素影响。
2.1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条件中,肥水对白叶枯病的影响最大,氮肥施用过多、过迟,造成适宜发病的小气候,并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增殖。在氮素适量时,增施磷钾肥可减轻发病原体。大田串灌、漫灌都能直接促使病害传播,而长期浸泡在深水中的稻株,对发病影响更大,这主要是田間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繁殖侵染。深灌并能增加土壤有毒物质的积累,促使稻株抗病力下降,拔节后深灌发病更严重。因此,适时适度烤田对防治白叶枯病非常重要。
2.2水稻的抗病性
水稻品种间对白叶枯病的抗病性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籼稻抗病性最弱,粳稻较强,糯稻最抗病。
2.2.1早、中、晚稻的抗性不同,早稻感病最高,晚稻最低。抗病品种的抗性有相对的稳定性。从抗性品种中进行系统选育可以得到高产抗病的品种。
2.2.2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抗病力也不同,幼穗分泌期和孕穗期最易感病,一般分蘖以前比较抗病。苗龄越小越抗病。同一品种苗期表现的抗病性大多与成株期抗病性呈正相关。在植株形态上,叶面较窄、挺直的品种,往往抗病性较强。凡稻株上叶片水孔数较多的较易感病,感病品种的总氮量尤其是游离氨基酸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碳氮比例小,多元酚类物质少,抗病品种正相反。
3.预测 预报
3.1设立大田预测圃观察病期
在常发病田块,选择低洼肥沃的田块,种植当地有代表性的感病品种及主要栽培稻种,多施氮肥和长期灌溉,制造适于发病条件。在常年发病始期勤检查,发现中心病株,对急性型病斑出现(病叶上菌脓较多可按雨量、雨日、暴风等)情况进行预报。
3.2用噬菌体检测田间菌量
稻田水中的噬菌体消长与病菌的消长是一致的,即病菌开始繁殖增加,噬菌体也随之上升,病菌数量减少,噬菌体也随之降低。如定期测定稻田水及稻株中的噬菌体的消长,则能了解白叶枯病的动态,及时指导防治。
4.防治方法
4.1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用水,在施肥上应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及巧施穗肥,要氮磷钾综合施用,以增强植株抗病力。要做好渠系配套、排灌分家、浅水勤灌。
4.2化学防治
水稻拔节后,对感病品种要即早检查,如发现发病中心,应立即施药防治;感病品种稻田在大风雨后要施药。发病初期,对稻苗喷20%氟硅唑咪鲜胺800~1000倍液,注意观察变化视病情可隔5-7天施一次。发病中期,20%氟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2%氨基寡糖素1200倍液, 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