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豆的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施肥技术

2018-02-04魏联发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24期
关键词:生长习性根瘤结荚

魏联发

蚕豆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及维生素B2等,并含有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为粮食、蔬菜和饲料、绿肥兼用作物。蚕豆是湟中县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现代栽培管理技术的作用下,每年稳定的产量和质量,都给农户带来了理想的经济效益。蚕豆栽培过程中,充分了解蚕豆的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栽培管理,以更好地促进蚕豆产量和质量。

1蚕豆生长习性

蚕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北纬63°的温暖湿地,耐寒性较差,也不耐高温和干旱。蚕豆根系较发达,入土较深,根瘤形成早,主根短粗,须根较多,根瘤密集呈粉红色。茎粗壮,荚果肥厚,花期4~5月,果期5~6月。蚕豆忌连作,连作不仅会影响植株长势,造成病苗弱株,生育不佳,更会导致根瘤菌数量下降,活性低,结荚少,发病多,最終导致减产。栽培蚕豆宜实行至少3年以上的轮作,如小麦—蚕豆—青稞—小麦,或蚕豆—玉米(套甘薯)—小麦—花生,小麦—棉花—蚕豆—玉米(套甘薯)。

1.1温度。蚕豆耐寒不耐热,可耐-4℃的低温,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适宜种子发芽的温度为16~25℃,种子发芽期的最低温度为3~4℃;最高温度为30~35℃,低于或高于适宜的温度值,均会影响种子发芽萌发。进入营养生长期阶段,适宜器官形成和生长的温度为14℃~16℃,营养生长期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植株矮小,且分支少,并易提前开花。开花结荚期所要求的温度高于营养生长期,适宜生殖器官形成及开花结荚结实的温度为16~22℃,如温度达到-4℃以下时,会冻伤地上部组织,造成冻害。而且,此阶段温度过低,不仅无法进行正常授粉,更会影响结荚数量,导致减产。

1.2水分。蚕豆需水较多,喜湿润环境,忌干旱,但又不能受渍,忌田里积水。蚕豆种皮较厚,种子发芽阶段,要吸收种子自身重量的百分之100%~200%的水分,才能正常发芽。因此,从播种至发芽出苗阶段,必须要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为种子创造适宜的萌发环境和发芽条件,确保发芽率。苗期,土壤以保持湿润状态为佳,可有效促进根系发育,促使苗健株壮。开花结荚期,需水较多,宜保持土壤湿润。

1.3土壤。蚕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十分严格,适宜多种土壤种植,但土壤不能为偏酸性,否则需进行土壤改良。栽培蚕豆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疏松、腐殖质较多、通透性好、排水良好,ph为6.2~8的粘质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前茬不宜是瓜果或豆类,否则易引起立枯病、根腐病、锈病等病害的高发。栽培时间南方北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北方地区种植时间宜在3月中旬~4月中旬。

1.4光照。蚕豆是喜光的长日照作物,对光照的反应有一定的适应性。适宜的日照(一般为12~14小时以上),能够有效促进植株开花结实。蚕豆光合生产率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在开花结荚期,一是在鼓粒灌浆期。

2蚕豆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

蚕豆喜肥,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需要吸收较多的氮、磷、钾、钙等营养元素,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不同生长期所需肥料也各有不同,一般每生产100kg籽粒,大约需要吸收氮6.4kg,五氧化二磷2.0kg,氧化钾5.0kg。适时适量的施肥追肥,是保证蚕豆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蚕豆根瘤具有较好的固氮性,

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氮元素很大部分由根瘤菌提供,但仍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各种元素供其生长,缺素不仅会造成植株生长差、植株弱化、结荚少、病害多、病害重,导致产量低。不同生育期所吸收的养分数量也有所不同。其生长前期需肥量较少,花荚结实期,吸收养分的数量最多,此期所吸收的氮元素占全生育期的48%,磷占60%,钾占46%。此阶段养分不足,会造成减产减质。尤其是缺乏钾、磷元素的供应,会造成严重的减产。另外,在适时适量的满足蚕豆对氮、磷、钾三大主肥需求的同时,还要及时补施硼、钼等微肥,以确保产量和品质。

2.1基肥。因蚕豆的根系较发达,入土深,根瘤形成早,因此播种前要深耕深翻,整地要精细彻底,使土壤达到松软,对根系的扩展和根瘤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肥宜适量多施,并要以有机肥为主。为改善土壤结构,确保株健苗壮,可结合整地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00~2000kg,配施25~30kg过磷酸钙、5~6kg氯化钾,若地力较差、肥力较弱的地块,再配施3kg尿素,对发芽、长苗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播种时种子最好能用根瘤菌肥拌种。

2.2追肥。生产中要根据株苗长势情况适时适量的追肥,如幼苗长势差,宜在3~4片真叶时进行追肥,可亩追8~10kg尿素,或用人畜粪尿200~300kg,对幼苗长势、根瘤形成、促进壮苗及分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蚕豆开花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也是干物质积累关键时期,更是决定产量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要及时追肥,可亩施以磷钾为主的12~15kg复合肥。另外,蚕豆对微量元素需求较多,尤其是对硼、钼元素反应十分敏感,要注意及时进行根外追施微肥。在花荚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0.2%硼砂,增加结荚率和结实率;在生长中后期追施0.1%钼酸铵溶液,对根瘤固氮具有促进作用。及时适量的追施微肥,对提高产量和质量作用显著。

因此,在蚕豆生产过程中,农户对其生长习性、需肥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再结合科学的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方法,及时适量的施肥追肥,促进植株良好生长,长势健壮,减少各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才能确保蚕豆稳产增产,确保理想的收益,确保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生长习性根瘤结荚
蚕豆有限生长习性的遗传分析与种质筛选
不同时间输液法输液对樱桃根癌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不同处理方法对樱桃根瘤病的防控效果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荞麦的生长习性及高产种植技术
果树苗木根瘤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控技术
基于15N 示踪法的双根大豆系统氮素吸收和分配特性研究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