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水稻的种植技术
2018-02-04龙银根
龙银根
摘 要:粮食是国家战略物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的实行与完善,人们渴望食用无污染、无残害的安全绿色食品。 水稻是南陵县的主导产业,“南陵大米”是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家促进粮食生产政策的扶持下,南陵县绿色水稻近几年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改进绿色水稻的种植技术,是提高绿色水稻产量和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绿色水稻;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獻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132106
1 绿色水稻种植的环境标准
1.1 空气标准
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要符合表1的要求。
1.2 土壤标准
对绿色水稻的种植要进行基地环境监测,达到有关标准才能作为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见表2。
2 良种的选择及其处理
良种是获得绿色水稻高产栽培的前提和关键。通过近年来绿色水稻试验、示范。筛选出一批产量高、口感好、抗性强、适合南陵县种植的绿色水稻品种。其中,中籼稻深两优5814、Y两优896,晶两优534;中粳稻秀水414、秀水519优先安排符合NY/T593-2013指标要求,达到部颁二级优质米以上标准、适合南陵县生产的国审、皖审水稻优质品种。
采用软盘育秧,播种前应对种子应进行晒种、脱芒、选种和浸种处理。催芽前中粳稻用咪鲜胺4000~5000倍液浸种48h,常规中籼稻浸种36~48h、杂交稻浸种24~36h,而后催芽至露白,稍加晾干,每1kg稻种用60%吡虫啉10mL兑水10mL配成溶液拌种预防恶苗病、黑条矮缩病、条纹叶病枯病、稻蓟马、灰飞虱等。
3 工厂化育秧和定量机插
精准定量全自动流水线播种作业,营养土育苗基质混合调配,高温高湿一次性齐苗,保湿适温促苗健长,调控早管强健秧苗,适龄移栽,严防弱化。
中稻杂交稻定量25盘/667m2,软盘规格60cm×30cm,种子量70g/盘,每穴3~4苗,667m2插基本苗6~8万株。中粳稻定量30盘/667m2,软盘规格60cm×30cm,种子量120g/盘,每穴4~6苗,667m2插基本苗8~10万株。
4 田间管理与收获
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大田在第1次翻耕时,每667m2施欧杰利(N:P:K 20-10-10)有机—无机复混肥料40kg作基肥,按配方施肥标准进行实施运作。田间灌溉:以浅水湿润为主,争取早控苗,适时拷田,薄水分蘖,深水含苞,干湿壮籽。病虫害防治:以绿色防控为主,选择生物低残农药进行适期防控,减少不必要防治次数。如20%氯虫苯甲酰胺、5%井岗霉素等。机械收获:低桩收割,破碎还田,收后灭茬深耕。
5 经济生态效益
节本增收:通过机械化育插秧,减少病虫害防治用药和人工成本10元/667m2;机插秧减少人工插秧费20元/667m2;每667m2减少成本30元。2017年南陵县绿色水稻种植60km2,总减少成本270万元。增产增收:通过以上措施进行绿色水稻的种植,单产增产10kg/667m2,总增产90万kg。按2017年国家中籼稻谷收购保护价2.72元/kg计算,南陵县绿色水稻品种在种植前已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优质优价订单合同,平均中籼稻最低订单收购价3.1元/kg,每667m2实现增收220元,南陵县绿色水稻种植总增收1980万元。绿色水稻的种植: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化学肥料使用量和施用次数;减少秸秆焚烧;耕种方式的改变和秸秆还田,有利于田间杂草的控制和土壤熟化培肥,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土壤,净化了水质,净化了空气。
绿色水稻的种植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很多因素,只有把以上各项细节处理好,才能为绿色水稻的种植提供必要保障,从根本上提高绿色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南陵县绿色水稻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