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编寄语

2018-02-04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科技类场馆科普

今年,对我国科技类博物馆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150年前的1868年,徐家汇博物院(后改名为震旦博物院)在上海诞生,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科技类博物馆。2018年9月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习近平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科学文化素质。中国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科普交流,分享增强人民科学素质的经验做法,以推动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繁荣世界。“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科普场馆专题论坛与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2018年年会联合举行,其主题是“科学素质促进:科普场馆的责任”。

作为科普场馆的最主要成员,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在21世纪进入了黄金发展期。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以来新建成的科技类博物馆超过了500座,使我国科技类博物馆总数较之20世纪末增长了一倍以上。与此同时,各地一大批科技类博物馆通过改建扩建、更新改造焕发了新貌,并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览是科技类博物馆最重要的科学教育载体与资源,在教育成为博物馆首要功能的今天,如何提升展览设计水平、展示教育效果,为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众多科技类博物馆展览更新改造时面临的严峻课题。而传统的设计思路、设计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公众、博物馆的需求。

为此,本期的“专题研讨”栏目以“展览更新改造”为题,发表了一批来自科技和文史类博物馆、大学、展览设计研发企业的论文,分别从展览主题的提炼及表达、展览的“二元叙事结构”、展览的设计流程等不同角度探讨展览更新改造中的学术与实践问题,其中某些问题是令博物馆展览设计行业多年困惑未解的难题或顽疾。这些论文表达了作者及其所在展览设计团队对于博物馆展览的思考与探索,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剖析深入,给人以启发。而这些论文所依据的主要案例,也是近年来国内博物馆展览更新改造的杰出范例。其中的大多数观点、思路、对策和做法,不但适用于科技类博物馆展览的更新改造,而且适用于新建博物馆的展览策划与设计,令我们看到了我国博物馆展览设计的前进步伐与发展趋势。虽然这些论文所涉及的问题并不能覆盖展览设计和更新改造的所有方面,但其中所体现的创新意识、理性思辨、深度探究、实践成果,却可引发读者多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本期杂志还刊登了关于观众在博物馆的对话内容、展板功能与设计、博物馆“展教结合”新形态、展示装备标准体系等方面研究的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同样是基于科技类博物馆展览教育实践的学术研究,同样对于提升科技类博物馆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科技博物馆事业已经走过150年的历程,正迎来历史上最为迅速、最有活力的发展期。我们为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而庆幸、而自豪,我们更应以自己的思考、奋斗、创新而无愧于这个时代。

猜你喜欢

科技类场馆科普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科普达人养成记
北京与上海新媒体的科技传播发展对比研究——以科技类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为例
西安市科技型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科普漫画
场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