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供给侧改革步伐,推动智慧城区快速发展—大东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18-02-04李永亮

智能城市 2018年12期
关键词:沈阳市升级企业

李永亮

沈阳市大东区委党校,辽宁沈阳 110042

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各个企业都在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创新,寻求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中,战略性新兴的产业成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强调科技创新。沈阳市大东区亦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从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进步与成长。

1 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东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十九大”之后,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各方监督下,积极推动着全区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77亿元,税收收入73.29亿元,固定资产投入113.5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06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引进内资72.7亿元。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内资情况处于全省前列。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今年,大东区将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围绕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城区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加快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城区品质、保障改善民生,在沈阳新一轮振兴发展中施展新作为,取得更大佳绩。

1.1 适应新常态

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不断提速。就总体形势而言,呈又好又快向上发展趋势。坚持了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坚持“项目为王”意识。按照“高得更高、矮的拔高、强的更强、弱的增强”总体发展思路,紧盯“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着力调优结构、补齐短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实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沈阳市大东区规划明确地提出了发展重点产业,诸如新能源汽车、燃气轮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计划和政策措施。沈阳市大东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比较显著,呈现着覆盖范围广、数量较少、分散不集中、较为分散的特点,其中的产业体系模式较广。在新兴产业领域中种类较多,比如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航空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但是其中这些企业的数量较少、规模也比较小。总体而言,第一方面,主要的指标正在回升。从全年来看,地区的生产总值在不断回升。其中的主导产业优势也不断显现出来。以汽车产业为中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改变,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战略目标。监督加强各个政策的落实情况,为其提供必要的制度政策保障,实行企业间的互相沟通与交流,促进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从而增加资金的投入扩大企业的产出。

1.2 狠抓社会建设

加强树立项目意识,引入更多的项目入区加强结构调整,从而带动发展趋势。大力实行招商引资政策,进行合作与交流,推动社会不断地优化发展。经济日益活跃,不断地实行产业立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促进能源供给结构的优化,与其他合作方实行战略合作。不断地激发市场的活力,推动各个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侧重以人为本,补足民生短板,大力创新社会制度建设与治理,不断提升民众的公信力与满意度,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1.3 加强城市环境建设

进行城市专项环境行动,推动城市环境的优化。使全区的环境品质大大提升。其治理成效非常明显,推动各个项目的环境发展,改善空气质量。加强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实现业主委员会运作机制。要广泛开展清洁活动,大力实行城乡一体化环境改革。规范各类垃圾处理问题,推广各项环保模式。大力加强全市环保督察工作,做到了以点促面、举一反三,按时完成整改措施,使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得到妥善地解决。强化污染的防治要求,实施环保整改活动。使全区的环境指标得到较大的改善。同时,进行道路管控,分类进行土壤的污染防治工作,大力加强噪声管理工作,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

2 存在问题

2.1 总体发展速度缓慢

总体而言,沈阳市大东区的人均水平较低,质量效益不是很高。出现产业结构性矛盾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得该区高素质人才缺乏,稳定增长的基础不牢固。并且该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也存在不足。大体上,该区的民生短板较为突出。其中,政府职能的定位不明晰,总体环境需要进一步地进行改善。该区的发展质量和效益目前没能达到较好的状态。其中新兴产业的优势不明显,使得新兴产业的创新活力不足,各个新兴企业转型升级的力度需要加大。总体而言,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

2.2 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沈阳市大东区的基础功能和公共服务相对没能跟上同等区域水平的发展现状。再者,该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仍需进行大力整治,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同时,该区的医疗、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城市文明建设的水平较为低下。社会治理也需要加强。各个部门机构以及干部在发展的理念上、问题的执行上还存在一定的认知问题,以致于工作效率低下,达不到要求的水平。区域行政建设也有一定的偏失。另一方面,该区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的进展较为缓慢,即使完成了既定的计划,但是新投产建成的项目却不多。该区的各项前期工作都进展缓慢。

2.3 资金矛盾依然突出

我区各企业的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债务负担加重。资金的使用与监督机制仍不完善,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再者,沈阳市大东区的用地矛盾突出,投资融资的渠道较不通畅,是我区当前仍然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受各个指标的制约,当前我区有各种工业项目因土地问题而无法落地,情况较为严重。它们大多处于刚开始阶段,在这之中最大的问题是启动资金的问题。由于沈阳市大东区投资融资渠道的缺乏,沈阳市大东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我区政府的财政压力。

3 政策建议

3.1 着力供给侧,构建产业升级

应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大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的供给,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在这之中,着力打造汽车新兴产业,推动汽车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着重开发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构建完整的企业产业链,引入核心零部件,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构建一系列的产业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我区文化内涵,发展生产从而实现产业的规模化、质量化。壮大工业实力,紧靠主导产业。

3.2 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构建区域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着力加强规划,实现以总体规划为核心、专项规划为基础的规划建设体系,使产业与城市有效地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共同生存的新面貌。大力推动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系统,从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努力打造生态大东。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全面加强我区生态环境建设,解决各项突出的环境问题,建成和谐型生态家园。使城区的治理体系不断更新,使民众的需求得到满足,品质得到提升,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3 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创新

应破除制约加快发展,创建良好的创新环境,拓宽开放合作的平台,增加经济发展的活力。再者,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加大科技创新,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大产品的研发经费投入。大力发展各项现代服务业,企业之间互相沟通交流,加强深度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大力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同时加强重点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落实,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整合各企业间的优质资源,提高其资产的收益水平。不断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发展我区创新潜能,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加强对外贸易的合作与交流,构建开放性的大格局。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沈阳市大东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潮流而完善自身经济。不断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各企业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要持续坚持以稳增长为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辅助,狠抓汽车产业,优化我区现代服务业,使大东区全区经济社会呈平稳发展态势,又好又快逐步上升,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沈阳市升级企业
企业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企业
企业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爱是逐梦的翅膀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