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在水土保持区划中应用
2018-02-04袁殷
袁 殷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40)
引言
我国的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水土保持在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促进了国土整治工作,维护了生态平衡,是确保生态安全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对于水土流失的整治工作已经有了良好的效果,但其中仍存在某些区域治理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因此,对于水土保持功能的相关评价以及在水土保持区划中起到的作用要给予重视,以便能够为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区域布局等内容提供依。
1 水土保持功能的基本概念
水土保持功能,简单来说便是在某个特定的区域中的水资源保持设备,所能够产生的有益于水土资源保护、减少灾害的作用,并将经济效益进行提升,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其中涵盖了社会经济功能以及基础功能等[1]。基础功能为水土保持设备在某个区域当中,对预防水土流失、保障水土资源、提升区域生产力等方面发挥出来的作用;社会经济功能为延伸了保持水土的基础功能,为水土保持设备在某个区域当中产生的保护以及生产的作用。
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2.1 依照基础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水土功能的基础实施的评价,要结合不同的功能类型以及相关的关联因素,以便对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确定,构成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其中,定性指标为在某个区域当中,有没有涉及到相关功能的代表性区域;定量指标为产生功能作用的指标可以量化。
2.2 水土保持基础功能评价的方式
针对水土保持功能实施的评价,可详细分为4个步骤:收集资料、对指标进行分级、确定权重、对功能进行排序。针对水土保持基础实施的功能评价,一定要建立在指标体系的前提下,并与指标体系进行结合,以便对其中的因素进行确定,并且有针对性的对资料进行收集,在对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情况、水土流失的严重性以及区域功能的进行确定的前提下,将指标实施分级,给出得分。对于层级分析法的应用,要对不同的基础功能类型指标权重给予确定。结合采集的资料,要按照指标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其中的分值,之后将指标进行相加,便可获得该区域功能类型的总体分数,之后按照分数进行排序,分数最高的基础功能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
3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3.1 三级区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我国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工作已经完成,因此在规划区域以及生态功能区划实施全面考虑的基础之上,要对全国规划分区当中的体系进行确定,将三级区作为单元采集和提取相关的指标信息,应用定性和定量进行结合的方式,对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实施相关保持功能实施系统的评价。
3.2 功能评价
结合水土保持基础功能评价的方式,对其中的指标分别进行计算,其中不同的指标权重可依照层次分析的方式进行确定[2]。之后依照最后计算的结果进行判断。如某区域的最终计算结果为三级区的基础主导功能。针对对主导基础功能的最终确定,结合所在区域的真实情况,可对该区域社会经济的主要功能进行确定,其中主要包括水源地保护、农业的综合生产、减少河湖的淤积等。
3.3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水土保持功能分析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进行考虑和分析,三级区一共有115个,依照功能的统计分类,其中基础功能相关的土壤保持三级区域有61个,其总面积已经达到了367万KM2,风力和水力的侵蚀面积分别为33.49和85.69[3]。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的漫川漫岗等地区,水土保持基础功能涵盖的三级区包括降32个,其总体的面积达到了360万KM2,风力和水利侵蚀面积达到了66.83万KM2以及28.46万KM2,主要的区域有大兴安岭、青藏高原等。水体保持基础功能和水源涵养的三级区一共有22个,其总体面积为232万KM2,其中风力和水利侵蚀面积达到了31.44万KM2以及30.83万KM2。主要的分布区域在大兴安岭-长白山山地、北疆山地盆地等地区。
从具体的三级区水土保持基础功能面积的相关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将生态维护以及水土保持作为主导的基础功能面积最大,这也说明了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的相关主导工作依然需要将维护生态稳定以及保护土地资源作为主。
结语
总之,水土保持功能,特别是其中的基础功能为水土保持规划的亮点,这一观点的提出对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会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其对水土保持功能的提升和维护为重点工作之一,可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的稳步发展。
[1]张超,王治国,凌峰,纪强,孟繁斌.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14(05):90-99.
[2]赵岩.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 [D].北京林业大学,2013.
[3]季书杰.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问题分析 [J].中国科技纵横,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