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谈中国德育

2018-02-03卜潇湘

卷宗 2017年27期
关键词:知识苏格拉底德性

卜潇湘

摘 要:苏格拉底所认为的“德性即知识”在于引导人之德性,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知识”与“德性”的内在关系源于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这是苏格拉底的德性和知识的哲学层面的思考以及本质内涵。弄清苏格拉底的德性与知识的内在关系以及“德性即知识”的本质表现,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分析我国国民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于国民的思想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旨在将厘清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的本质内涵践行于我国德育思想领域,并期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苏格拉底;德性;知识;德育

1 剖析“知识”与“德性”的内在关系

苏格拉底认为,德性不是从来就有的,更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个漫长的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的。德性是靠后天理性引导的教育得来的。而罪恶的事情仍然有人在做,罪恶之事的根源苏格拉底认为就在于人的愚昧和无知,没有正确和善的教育,缺乏正确而德行的引导。“德性即知识”的提出, 这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核心命题, 苏格拉底将道德问题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在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把人的道德与人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应该从内在更好的认识自己,以及更好的了解社会法则,要求清晰的认清道德的和非道德的各种规范,并指出这些是相对的,只有认清事物的本质,掌握其规律,探究其内涵,把握其善的意义,探求理念真知,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最高目的与美德。他认为人们可以在后天中控制其各种诱惑,摆脱经验的局限,获得真正的知识,拥有智慧、具备勇敢、正义的美德,这是至善至美。在苏格拉底认为的,知识与德性的关系几乎是一致的,同时也表明知识与智慧是趋于一致的。 德性与美德的趋同,由于他认为的知识属于善的一种,只有拥有了知识才具有更好的善。在他看来,知识是德性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

2 在我国“知识”与“德性”的基本现状

在中国,“德性”作为一种传承几千年的社会意识形态,渗透于人们生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衡量对错、正确与否的标准所在。德性带有明显的时代特性。在我国,处于不同的统治阶级和统治时代,有着差异很大的道德规范要求,即没有任何一种道德理念是永恒不变的。人类的道德观念在更大程度上是会受到后天教育以及社会正、负面影响而形成的。德性从个人、家庭、社会角度出发来考虑,不仅体现在社会公德还体现个人以及家庭层面。当今中国,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已经成为引领人们德性教育共有规范。

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他所认为的知识与德性是趋于等同的,对于追求理性正义具有启发意义。 客观来讲, 知识并不是德性的充分条件, 有知识不等于有德性, 在我国,有“知识”更不等于有“德性”, 在具体的哲学研究中,很多高级知识分子,潜心研究哲学智慧与至善至美的善意善行,在知识层面把德放在了很高位置。然而,德性在践行于实际之中,并没有把德性贯穿在其中。所以,在“德性即知识”层面的思考有所错位。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看:

1、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德性”,人们都在致力于追求知识,是人类追寻的永恒目标,然而知识却成为人们追求权威或者为自身发展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本领,康德认为具有多少科学知识 与人的道德尊严以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多少关系,没有多少知识的人也可以有德行,而有知识的人未必会有德行,未必会从事善的行为。

在苏格拉底时代,人们对知识追求相对缺少,即苏格拉底非常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去提高人们的德行。而如今,知识化、信息化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人们对知识的掌握已经远远超过了苏格拉底时代,但是,对知识追求的人们在不断增多,这并不表明追求德性的人们在增多,这样也就打破了德性即知识的传统的道德观。纵观中国现实社会,党的高级干部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问题,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等一批党的高级干部,他们知识丰富,社会阅历丰富,但仍然丧失道德底线,违背党的宗旨和人民的意愿;还有多所高校的教授性侵自己的女学生,博士论文抄袭,各类电信诈骗等等,这些都是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所为,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学历却把知识与德性相违背,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知识并没有提高他们的德行水平,反而却成了制造危害社会和人民的毒药。这样即可说明苏格拉底知识与德性相违背,甚至发生了两者的严重分离,并不具有两者相关联甚至趋于一致的观点。

2、无知识的人不一定无德性。就上述所言,有知识不一定有德行,而无知识更不一定无德性。每当国家遭遇重大灾难之时,各民族团结起来,参与到抗灾就难的行动中来,纷纷捐钱捐物,这里面很多人有知识,有文化,有学历,但更多人并没有什么知识和文化,他们完全是凭借自身的德性在做事。甚至有的人连知识是什么,他们未必知道,但是从事的却具有很高德性的事情。这些与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有着鲜明对比。我国著名的爱心大使郭明义,众所周知,一名普通的鞍钢工人,做出了常人所很难坚持做到的好事善事,长达几十年,做出了许许多多对社会、对人民有重要意义的事情,要说知识,他未必很丰富,但德性却高出了很多有知识的人。

3 德性即知识对我国德育的现实意义

苏格拉底所提出的“德性即知识 ”,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德育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对知识的热爱,肯定了知识在道德中的作用和意义。但是这一观点没有涉及分析到知识水平的高低对社会道德以及人们德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后天社会经验的影响,知识并不等同于德性,德性也未必源自于知识,这是客观的历史规律,我们再分析苏格拉底的这一命题时也应该考虑到他本人所处于的时代背景。

从道德影响方面来分析,道德水平高低更大程度上源自人们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低下,某种无知感确实带来了道德水准的低下,并且这类人的人数并不占少数,但也不可以片面的将此发展为绝对的和客观的,我们要认清知识教育对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提升的意义,但更要认清,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根本的德性。一味地以传授技能、获得学历、提升社会竞争力为目的的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要在肯定德性第一位的基础之上才能达到认识和学习“善”的根本目的。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之所以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就在于他认为“善”的知识等于“善”的德性,善只有在是德性的基础之上,才能是真正的知识。只有以“善”即德性为根基,在此基础之上把更多知识教育给民众,以求期待把知识转化为以善为根本目的道德准则,先确立德性,再进一步传授技能,解惑授业,只有这样,才能使智慧与道德同步协调。

德性即知识这一哲学命题本身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对于启迪德育来说,有着跨时代的意义,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人学习善的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善的德性,这也正是德育教育的目的所在,我国的德育教育,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启迪。

参考文献

[1]赵敦华,朱德生.西方哲学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任厚奎,罗中枢.西方哲学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古希臘]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6]郭斌和,张竹明.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惠松骐.知识与德性[J].西北师大学报,2004,(3).

[8]杨育民.德性与制度化规则[J].人文杂志,2002,(2).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苏格拉底德性
柳亚子书法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苏格拉底的信仰
苏格拉底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像苏格拉底一样拒绝
苏格拉底教学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