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精品课跨学科建设的思考
2018-02-03欧敏
欧敏
【摘 要】 党校精品课跨学科建设的主要策略是:坚持政治高度一致原则,跨学科全方位把握学科的理论知识;坚持换位思考,从学员角度把握课程内容;以学员需求为基础,满足领导干部的成长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中央文件落实到位;深入调查研究,解读当地法规政策背后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党校精品课;跨学科建设;策略
作为干部教育培训、轮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各级党校,承担着党中央要求的培养治理国家的政治家的光荣使命。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出一批优质、管用、有生命力的精品课程,是完成这一重任的必由之路。党校的课程几乎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导,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哲学、文化学及法学等等,这些学科边界有的时候并不是那么清晰,并非如鸿沟那样不可逾越,而是相互之间有所交叉有所关联。而且,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社会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的提升,党校在轮训干部的职能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承载宣传、智库、教学、科研等多位一体的功能。因此,要想打造出有生命力、实用的精品课程,跨学科教学成为精品课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然,跨学科建设精品课仍然离不开精品课自身的特点。中央党校教务部 2011年关于精品课建设一文中就将党校精品课程的特点确定为: 坚持党校姓党,有学术框架与科研含量,理论维度与现实维度要相互照应,有国际视野与历史比较,有独特的语言风格与适宜的表达技巧。基于此,笔者围绕着精品课的特点,谈谈自身在跨学科教学中几点思考。
一、坚持政治高度一致原则,跨学科全方位把握学科的理论知识
党校精品课建设应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政治思想路线,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在课程设计中的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的第一要素。为了能牢牢把握党中央的施政精神,我们就要在课程设计中全方位、跨学科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以便在政治高度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笔者在2016年6月接受学校委派,承担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门课程为例。在备课的过程中,本人首先要掌握这门学科理论性、知识性的内容,并及时跟踪我们国家在这门学科上的一系列顶层设计及相关动态;其次要把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相关政策条例理解清楚,深刻领会这十几年间国家在公共文化领域上一系列行政举措的目的和意图,并把这些作为重要内容在课程中展现出来。在进行这样的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比如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了解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社会学中涉及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知识。经过这一系列跨学科、全方位的学习和思考,教师才能深刻领会这门课程的内涵,有组织有逻辑的把相关内容罗列到课程中去,这样才能让学员们充分领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对相关政策法令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实践工作中更好的做好文化领域的建设工作。
二、坚持换位思考,从学员的角度来把握课程内容
党校精品课教学的主体是在职领导干部,这就要求精品课是以干部教育需求为基础的,要站在领导干部的视角上来设计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要做到换位思考,从学员的角度去思考他们需要学习的内容。比如在准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公共文化这个词是2005年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到的,而我们以前都是用群众文化、社会文化等词来表达相似的意义。这就让人很是疑惑:到底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国家近几年用公共文化来取代群众文化?只有把这些问题解释清楚了,学员才能从公共文化这个新名词的运用中,了解我们国家在近几年朝着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意图,也突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国家行政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课程设计的触角就不知不觉的延伸到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领域中了,而这样的学科跨越是必然的,不可或缺的。
三、以学员需求为基础,满足领导干部的成长需要
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的继承、发揚和实践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领导干部们也非常迫切的想了解国家和党中央最新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每一批次主体班的《学员需求调查问卷》也都能反应出党员领导干部的这一需求。根据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我们应该尽量把学员的这一需求体现在课程设计的内容中,以满足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例如,近几年我们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有一件大事发生,即在2016年的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签署主席令,发布了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这是我国文化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要法律,是我国公共文化领域具有“压舱石”作用的基本法律,也是在讲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尽管这样的教学内容已经跨越政治文化学的界线延伸到法学的范围,但是教师也必须深入研究这些相关的法律条例,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以满足学员们的学习需求。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中央文件落实到位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校教学的优良传统,党校老师更要立足中国现实状况,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将文件精神与现实状况相联系,并通过辩证的分析讨论为学员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比如,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出现很多在公共文化领域建设中的乱象,比如“名人故里之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等反应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产生矛盾的一系列问题。从现象中挖掘内在的原因,我们发现很多这样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领导干部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和功能了解不深,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深,把文化和经济对立起来,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而这次新出台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的很多的法律条例都是针对这些社会乱象而提出的。因此,教师要把这些现实问题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与意义相联系,帮助学员理清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内的这些政策法规背后的意图及重要性。
五、深入调查本地现状,解读当地法规政策背后的理论依据
党校教学必须为地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服务,为本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献言献策,这是党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因此,开发各种类型的精品课程,都要尽量和本地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为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笔者这次开发的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的课题就与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挂钩,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加强实地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相关的第一手资料,才能把课程上的更精致更实用。当然,有的时候因为课程设计的时间较短,无法全面了解当地现状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把当地政府下达的相关政策法规研究透彻,帮助学员们更好的理解并执行好相关的政策法规。
总之,要打造党校精品课程,需要党校教师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勇敢的跨越学科边界,努力掌握本课程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并与时代发展的主题相结合,与发展的实践相联系,与实际工作相衔接,帮助学员开阔眼界,提升工作能力,指导工作实践,让党校成为培养合格执政治世人才的重要基地。
【参考文献】
[1] 周海涛.党校主体班跨学科教学方法研究[J].河南农业,2014.8.40.
[2] 李燕毅.关于党校精品课建设的几点思考[J].新西部,2013.21.176.
【作者简介】
欧 敏(1975-)女,福建福州人,教育硕士,中共福州市委党校政治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文化、中国哲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