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对医学生死亡态度影响的有效性研究

2018-02-03黄丽群倪娜张黎张恩马艳艳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医学生影响

黄丽群+倪娜+张黎+张恩+马艳艳

本文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5QN02)

【摘 要】 文章介绍了运用“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对医学生开展死亡教育,验证该模式对医学生死亡态度產生的影响状况。其结果证明,“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能显著减轻干预对象的死亡焦虑、恐惧感,明显改善死亡逃避的态度,显著促进干预对象的中性死亡接受。所以,“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值得在医学院校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 医学生;“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死亡态度;影响

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人群死亡质量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71 位,13亿多的中国人死亡问题成了社会大问题。[1]大力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是解决目前居民死亡问题的关键所在,临终关怀事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2016年4月全国政协召开“推进安宁疗护”座谈会,旨在推动和促进我国人民的舒适、安宁、尊严死亡实践的开展;2017年2月国家卫计委连续下发多个文件,并将上海、北京、四川、河南、吉林作为安宁疗护的试点地区,这标志着我国临终关怀事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临终关怀在全国的广泛推广指日可待。[2]目前,全民死亡意识的缺失成为了制约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改善人们的死亡观,是促进安宁疗护和临终关怀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井秀萍、贾静等人的研究也证实开展死亡教育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好在基层开展临终关怀。[3]

死亡教育作为安宁疗护和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知识对人们进行的生与死的教育,帮助人们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死观,既不畏惧死亡,也不欣赏死亡,进而更加珍惜生命。[4]如何培养一批懂得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专业死亡教育师资队伍是开展死亡教育的关键;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易于掌握和推广的死亡教育模式是促进死亡教育的当务之急。[5]在前期的研究中本研究组提出“四阶梯”死亡教育新模式。该模式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教学内容逐渐深入,由“认识死亡、直面死亡、准备死亡、超越死亡”组成;二是授课方式逐渐深入,由“推荐阅读、影视欣赏、课堂讲授、死亡体验”四种方式构成。[6-7]本次实验旨在验证“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在减轻医学生死亡焦虑、恐惧、逃避,促进中性死亡接受等方面的作用,为死亡教育在医学院校中的推广提供依据。

一、相关资料

1、研究对象

以陕西省某医学院校2015级护理学本科班共计4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2、剔除标准

(1)本身有心理疾患者。

(2)有宗教信仰者。

(3)在研究期间遭遇父、母、其他至亲、好友死亡者。

(4)在研究期间自身遭遇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或事件者。

二、研究方法

根据干预对象的需求进行授课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8]本次研究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对护理专业学生开展死亡教育,旨在检验该模式在死亡教育中的有效性。通过课题组前期研究,完成教学设计及教学内容选择。[9]

1、教学设计

2、教学内容安排

(1)推荐阅读。

(2)影视欣赏。

(3)课堂讲授。

(4)死亡体验。

3、调查工具

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宗教信仰、是否经历过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或事件;是否遭遇父、母、其他至亲、好友死亡;

死亡态度描绘修订量表(DAP-R):[10]采用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越同意该观点。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O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根据资料的性质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对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学生干预前后死亡态度的5个维度(死亡焦虑恐惧、死亡逃避、趋近导向死亡接受、逃离导向死亡接受、中性死亡接受)进行比较。

三、调查结果

1、问卷回收情况

干预前共发放调查问卷41份,回收41份,回收率100%;干预后共发放调查问卷41份,回收41份,回收率100%。剔除有宗教信仰者4份、在研究期间经历直系亲属死亡或重大疾病者2份、剔除自身有心理疾患者1份、资料不全者1份,有效回收率为80.5%。

2、干预前后死亡态度比较

四、讨论

1、“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对死亡态度的各个维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1)焦虑恐惧。死亡焦虑恐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死亡感受,也是最终导致死亡逃避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干预发现,学生的焦虑和恐惧得到显著改善。在干预后的分享活动中,有学生感慨道:“以前从来不敢提死亡这个话题,看到谁家死了人都不敢从门口过,现在才知道,其实死和生一样,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没什么可怕的。”也有学生讲述道:“好朋友的爸爸被电击而死,自己吓得一学期不敢跟好朋友讲话,现在想想太不应该,在好朋友最脆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却因为害怕而疏远了她,为此给好朋友带来的伤害感到内疚……”我想,这就是我们死亡教育的目的之一,减轻死亡的焦虑和恐惧。

(2)死亡逃避。统计发现,家庭中公开谈论死亡者占27.3%;对死亡采取尽量避免谈论或者严禁谈论的占72.7%。通过干预,学生的死亡逃避明显改善,能够在课堂中公开讨论死亡话题,甚至思考自身和家人死亡的相关问题,这为学生进入临床后接触临终患者,面对生死问题等拥有更健康的态度,进而促进临终关怀的发展。

(3)死亡接受。通过干预,三种死亡接受态度均得到增强,这与学生恐惧、焦虑显著减轻,逃避明显改善相吻合。其中中性死亡接受态度得到显著增强,证明大部分学生开始能正确认识死亡,视死亡为自然、客观的过程,能以平和、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死亡的来临。endprint

2、“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值得被推广

我国目前已经出版了大量死亡教育相关书籍,但大部分均存在专业性、理论性太强的问题,不利于授课老师和学生快速掌握并实践。作为死亡教育刚刚起步的国家和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同时受传统影响,群众存在深层次的焦虑、恐惧、逃避等负面死亡态度,急需一套操作性强,易于掌握和实践的教育模式来推广死亡教育。本研究组尝试的“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框架清晰、教学模式易于掌握和操作,教学内容通俗易懂,有利于对此有兴趣的老师快速掌握并实践,也有利于学生在多种教学方式中轻松获取知识,建立起自己的科學、理性的死亡观念。

3、“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死亡态度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1]通过 “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干预,医学生死亡态度的正面作用得到证实,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死亡态度长期的影响效果有待论证。必须在此基础上探寻一个能长期作用并改善干预对象死亡态度的方法和手段。此外,在内容选择中,由于受自身水平限制,可能还存在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五、研究展望

以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促进“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的完善,并在其他医学院校中尝试推广,以利于医学生在接触死亡事件中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时,能进一步产生对生命的敬畏,更好开展临床工作和临终关怀工作,改善我国居民的死亡质量,使更多的人群能安宁、舒适地走向死亡。

【参考文献】

[1] 网易.死亡质量排名:如何有尊严地死去[J].方圆, 2015(22)65.

[2] 朱国鑫.安宁疗护:社会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访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心内科主任医师范利[J].中国政协, 2016(20)34-35.

[3] 井秀萍,贾静,刘云凤等. 开展死亡教育在基层医院临床实习护士中的意义[J].河北医药, 2017.39(6)947-949.

[4] 史宝欣.临终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0.

[5] 郭巧红.我国医学教育亟需死亡教育补课[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7)69-70.

[6] 黄丽群.护生死亡态度及死亡教育认知现状[J].护理研究, 2014(33)4158-4159.

[7][9] 黄丽群,倪娜,张黎等.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模式初探[J].护理研究, 2017.31(10)1256-1259.

[8] 沈峰平. 护士死亡教育培训内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2A)24-26.

[10] 朱海玲,史宝欣. 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的信效度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51-53.

[11] 岳长红.在医学生中开展死亡教育的意义及方式[J].医学与社会,2010.23(9)1-3.

【作者简介】

黄丽群,硕士研究生,任职于陕西中医药大学,讲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学生影响
浅析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时期医学生临床思维评价体系的实践与评价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