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影响调查与分析

2018-02-03李金

文教资料 2017年29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学习互联网+

李金

摘 要: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维方式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制约。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与规律,从时代发展需要出发,正确引导,因地因校制宜,制定章规,形成合力,严格管控,应是解决互联网给大学生成长成才带来的危机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学习 生活 思维方式

当下在校大学生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原著居民,他们是互联网忠实的拥护者和守护者。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给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使大学生的思维从单向性转变为发散性,扩大视野,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的存在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学校安全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为能更准确把握、了解互联网给当下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哪些不良影响,以便找寻到有效解决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7年4月,笔者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围绕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思维方式的影响,通过网络问卷星在线调查方式做了抽样问卷调查,这次问卷调查回收了242份有效问卷,其中,大一,181人,占74.79%;大二,42人,占17.36%;大三,19人,占7.85%。本文拟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做详细、细致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及思维方式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笔者对回收的242份问卷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互联网给当下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维方式带来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

1.学习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给当下在校大学生快速查询资料,增加知识信息储备量,扩大知识面提供了便利。比如,在问及“你上网主要做什么?”(多选题)这个问题时,有66.12%的学生选择“查阅相关的资料”;30.12%的学生选择“看新闻”;13.76%的学生选择“通过在线云终端观看国际或国内知名院校教师上公开课,以扩大知识面”。在问及“互联网对你的学习主要有哪些积极影响?”这个问题时,47.15%的学生选择“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17.16%的学生选择“获取网上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成绩”。

2.生活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给当下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同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课余文化娱乐生活。另一方面,大大节省了学生购物时间和购物成本。比如,在问及“互联网给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这个问题时,有35.17%的学生选择“可以认识很多朋友,通过网络交流减轻心理压力”,有30.12%的学生选择“可以上网听音乐、看笑话等,丰富个人的课余生活”,有34.71%的学生选择“可以上网看自己喜欢的网络小说或有关作品”;在问及“你平时主要采用什么方式购买学习及日常生活用品?”这个问题时,有73.55%的学生选择“网上购买”,只有26.45%的学生選择“到实体店购买或其他”。

3.思维方式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在给当下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同时,也改变了大部分学生以往单一的线性思维方式;互联网使大学生的思维从单向性转变为多向性和发散性,极大地丰富、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尤其是全球国际视野。比如,在问及“你觉得互联网对你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帮助?”这个问题时,57.44%的学生选择“提升了思维方式的自由性”,12.4%的学生选择“思维比以前活跃”,只有26.86%的学生选择“对自己的思维方式没有多大的影响”。在问及“你认为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多选题)这个问题时,87.19%的学生选择“拓宽对外交流”,82.64%的学生选择“掌握最新的信息动态”。

(二)消极影响。

调查发现,少部分大学生因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对互联网缺乏全面正确辩证的认识,从而对互联网产生了过多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消极影响。

1.学习的消极影响

调查发现,有的学生整天沉迷网络游戏,有的沉迷电视连续剧,不分昼夜奔波于追剧中,有的忙于海淘,有的忙于网络聊天,等等。这样,这些学生不仅不能借助便捷的互联网络平台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反而影响正常学习,致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个别学生甚至因此被迫中断学业,退学回家,无奈走进茫茫的打工队伍。比如,在问及“请问你平时能有效控制上网时间吗?”这个问题时,只有36.36%的学生选择“能”,有47.52%的学生选择“偶尔能”,有16.12%的学生选择“不能”。在问及“请问你上网主要做些什么?(多选题)这个问题时,高达85.12%的学生选择“聊天交友”,85.12%的学生选择“玩游戏,看视频”;73.55%的学生选择“网上购物”;10.74%的学生选择“沉溺于网络、游戏、娱乐,变得无心看书、学习、做事”;25.21%的学生选择“打发时间”。在问及“请问你上课时是否会惦记着上网?”这个问题时,只有30.58%的学生选择“不会”,有51.65%的学生选择“偶尔会”,有17.77%的学生选择“会”。

2.生活的消极影响

在问及“您每天的上网时间是多长?”这个问题时,55.79%的学生选择“2个—5个小时”;22.31%的学生选择“5个—8个小时”;11.57%的学生选择“8小时以上”;在问及“请问你一天不上网是什么感觉?”这个问题时,有13.64%的学生选择“一天不上网感觉很烦躁”,有35.54%的学生选择“感觉时间很漫长”,有30.99%的学生选择“觉得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有19.83%的学生选择“没啥感觉”。在问及“您觉得网络对大学生的危害有哪些?”(多选题)这个问题时,有61.16%的学生选择“酿成不文明语言”,82.23%的学生选择“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77.69%的学生选择“养成不良生活习惯”,89.67%的学生选择“对视力和身体有消极影响”,等等。endprint

3.思维方式的消极影响

同时,调查发现,互联网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带来了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思维活跃,但思维跳跃性很大;第二,做事浮躁,难以集中精力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做好一件事情。

以上种种迹象说明,高校教育工作者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寻找化解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的有效路径,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而且不利于学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化解互联网消极影响的有效路径

(一)形成合力,加强宣传。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正不断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维方式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了伤害,个别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追剧等,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工处、团委及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加大对大学生互联网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大学生对互联网有个正确科学的认识,树立科学正确使用电脑及手机的态度。具体做法,第一,思政课教师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给大学生大力宣传讲解互联网的相关知识,分析互联网络的利弊,以使大学生对互联网络形成比较正确的认识;第二,辅导员通过主题班会,以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让大学生通过讨论和辩论,认识互联网与大学生的利害关系;第三,学工处、团委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利用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大学生了解互聯网络的发展历史及互联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危害,等等。简之,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相关教师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形成合力,加大对大学生宣传互联网络知识,正确引导当下在校大学生辩证理智看待互联网,科学使用电脑和手机。

(二)制定章程,严格管控。

当下在校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生活在物质产品极其多样富足的新时代。这些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从小养尊处优,处处得到家长及其他长辈的百般呵护,吃、穿、用、行、玩基本上是一站式服务,他们不需要独立解决外界发生的很多复杂事情。为此,这些大学生虽然在生理年龄上已经是成年人,但他们的心理年龄却很小:他们天真烂漫,热情活泼,好奇心强,可人生阅历简单,自我控制能力差,是非判断能力、抵制外界诱惑的能力普遍偏低。因此,在世界局势日益复杂多变,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外界诱惑越来越多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了让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才,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根据大学生成长的特点与规律,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因地因校制宜,制定完善的线下线上规章制度,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控管理体系,从线下到线上实行全方位的监控,努力做到监控管理无死角。唯有如此,方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互联网+”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编号:2016JGA364)的阶段性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学习互联网+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