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

2018-02-03向体健��

考试周刊 2017年92期
关键词:生存空间真实个性

向体健��

摘 要:人的个性需要张扬,正如树木的根需要自由生长,叶需要尽情呼吸。个性体现出来了,个人才能从众人中充分显示出来。正如梵·高的画之所以名噪一时,正是因为他个人的这种躁动不安的独特画风,充分地从他的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掀动了隐藏在人们内心中的不安,打动了一个时代的人们。

关键词:个性;生存空间;自然规律;独特;体验;真实;美术教育

我上美术院时,为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也去做过美术家教。有位年轻的家长,盼女成凤心切,要求我给其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每周上两次课,每次上两小时,我当时认为很没必要这样“大补”,因为小学的日常课堂里就安排了不少美术课。可是孩子的父亲坚持,何乐而不为?但不久我便被炒了鱿鱼。原因是我不能按照家长的意见来教育孩子,但至今我还记得孩子红红湿湿的眼睛从窗口送我到街尽头。不是我不能按家长意见来教孩子,实在是不忍心将一个活泼的小女孩对绘画的兴趣扼杀在我的手上,我断了一部分经济来源,但很坦然。因为我以我没做一个扼杀学生艺术个性的“杀手”而坦然。

一、 不做扼杀学生艺术个性的“杀手”

现代人讲求个性,“个性”应该即是个人本性吧,既是本性,则应是与生俱来,而不应釆取后天“培植”的方法来发展“人性”。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世存之物,之所以显得丰富,正是有了形形色色的物和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有着各自的性格,而且现代人毫无保留地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一面,或可称之为——张扬个性。

我认为个性需要张扬,正如树木的根需要自由生长,叶需要尽情呼吸,个性体现出来了,个人才能从众人中充分显示出来。正如梵·高的画之所以名噪一时,正是因为他个人的这种躁动不安的独特画风,充分地从他的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从他的跳跃式的笔触中宣泄出来,他掀动了隐藏在人们内心中的不安,打动了一个时代的人们。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是个种树能手,若是在现代则应该称之为“园艺师”吧。其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意思即为:能顺着树木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让它按照自己的习性成长罢了。

二、 只引导,不强迫学生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将郭橐驼的养树之术推广为人之本,实为难得的道理。

个性的发展如果比作植树,则应该使“其本欲舒”,能够让树根自由充分地舒展,这样才能拥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充分地吸收土地中的水分和养料。

其实,人的个性的发展也一样要自由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然而现代年轻的父母爱子太甚,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生恐其不成材,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然而年轻人的成长应是舒展的自由呼吸,让其用清醒的头脑、轻松的心情自己思考,自己感受,自己体验,自我反省才能真实、透彻而又独特地认知世界,从而发展了个性。而那种按照父母的意愿成长的孩子,实际是父母的一个缩影而毫无“个性”可言。

三、 爱护学生就要爱护他(她)们的创作个性

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师长,都应该注意培养或扶持孩子的天然个性,而不应该自私地强迫孩子、学生的行为。

就美术教育而言,笔者就目睹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能够将所画之物画得越逼真,越视其为好。其实忽视了孩子生动体现的一面。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所表现的是视觉直观的感受。例如一位母亲让其小孩画一幅《猫咪》。孩子将画面中喵喵叫的小猫的嘴画得夸张的开阔,以此来表现小猫叫时的嘴,虽非逼真,却实为生动,表现出稚拙的可爱,很有特点,有个性。而其母却说:“不像,不好!小猫的嘴哪有那么大?!”结果孩子的兴致立即“降温”。即便是很有天分的孩子,也会被这样缺乏理解和意趣的父母将孩子对绘画的兴趣扼杀在摇篮中。试想一个儿童画出的画是那种成年味道十足的严谨的画,也许父母、老师会视其为天才,实为缺少独特的发现、独特的表现,未免又显出“少年老成”,实则没有韵味可言啊!圆圆是个五岁的孩子,老师叫幼儿园的小朋友画一幅《妈妈》的画作,圆圆极快地在画纸上画下了两条弧线,无论是圆圆的父母还是老师都无法理解圆圆的画,而如果我们站在圆圆的立场上去用孩子的眼光看就能发现,圆圆的作品是很形象的。背对圆圆坐在沙发椅里织毛衣的肥胖而高大的母亲,在幼小的圆圆眼里化作形象而生动的两条弧线,既简洁、概括又形象生动,充分表现出了她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这种概括表现正是她的作品个性。

四、 顺势而为,培养意趣

如果作品能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于学生自己而言,就已经成功了,她(他)们的作品也是真实的,这种真实也许不是视觉上的真实,却是心理真实的表现,他们的作品中,有真情实感。齐白石谈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俗媚,不似则欺世。”意思是说:写意画最难得的是在相似与不似之间,太像了则未免显得媚俗,而畫得一点都不像又显得是在欺骗世人。在像和不像之中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可见美术作品重在一个“意”字,而非“像”字,这“意”可以理解为意趣、意象、意境、意味等。

五、 尊重艺术个性的多样性

小时候画画,大人们说“画啥像啥”,多数人最初获得绘画快乐即在于此,多数人走上绘画道路的起点也在于此。后来我们离家出走,越走越远,接受各种主义,实验各种流派,摸索各种风格……在有路和没路的地方,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到头来,却发现又回到了起点,回到了最真实最纯朴的儿童时代。其实艺术个性有多样:或写实,或夸张,或浪漫,或现实,或直接,或暗喻,或朴实,或天真,或激情,或宁静,或淡雅,或热烈,或概括,或华美,或抒情。

作为一个好父母好师长,应是一位优秀的园艺师,孩子是树木花草,不应妄自指责或强迫,而应做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性正是孩子的个人优势,极有可能成为助他成才的潜在力量。

参考文献:

[1]齐白石著,朱天曙选编.齐白石论艺[M].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2]司穆.孤独大师:梵高传[M].时事出版社,2017.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简介:

向体健,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第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存空间真实个性
语言表达重“个性”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生存空间
雕塑创作与人类生存空间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