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
2018-02-03孙璐��
孙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都开始建立各种社团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文学社团的建设也紧跟时代潮流。但由于社团建立目的的单纯性,并没有使文学社团建设规划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视阈下,片面简单的研究下,没有让社团建设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文学社团以其为参照,对教学有着十分大的帮助。本文就从教师、学生、课本的角度研讨,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文学社团建设;文化素质
一、 前言
目前,文学社团正有着十足的劲头不停地发展壮大,在各大高校的文化建设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时代不停发展,人们开始愈加关注文学气质的培养,不只大学,中学甚至小学都开始开展了各种文学活动,走进文学,热爱文学。老师系统地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系统培养学生写作水平,提升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学社团的建立更是如虎添翼,大量文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本文即是探讨一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文学社团的建设。
二、 教师须具备优秀的文学素养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社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老师文学素养的优秀直接受益于文学社团的建设。对经典作品的讲述和推荐,可以作为一个指向标指引社团成员有目的的进步。但人人都知,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定大部分属于理论,理论的吸收不能只在于优秀的教师,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动力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教书育人,首要的是必须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素质和教书育人方式方法,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直接受益者便是学生。文学教师作为语言的传递者,必须具备良好文学修养,这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教师首先要自己懂得历史,驰名中外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支撑着我们中华民族傲立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师深入了解了历史,了解了我国的发展演变,也了解了帝王将相的兴衰变化,就能通过自己所知所懂传授给学生自己的见解看法以引导学生自己表达见解。文学更是教师不可忽视的,不分国界,不分时代,不分阶级,不同的文学具有不同的魅力,既开阔自身眼界,也能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是在于外表,而是在于内在的知识,教师有着丰富的内涵,文学底蕴深厚就拥有感召力和说服力。
同时,老师可以以鉴赏文学和创作为体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情,进而推动整个民族人文素质的提高。
三、 学生自身文学素质的提高
社团本身就是集结各种兴趣相同的同学的地方,同样,在碰撞切磋中共同进步,所以,社团也往往能培养很多优秀人才。文学社团的存在不只是为了培养一批本身很优秀的人才成为作家,也是为了帮助一部分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组织能力。文学社团不偏袒任何一个专业,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吸引着各个专业的学生,同样包括理工科专业,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推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今,我国教育部提出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就业能力,教学质量的提高会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文学社团的建立,也对国家支持創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即艺术创新,社团成员也会获益匪浅,充实了自身的全面进步。
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永不落后,文学社团的建设和汉语言文学的建设的融合更是适应了社会进步。文学社团的建立丰富了学生的课后娱乐生活,还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和交际能力。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在文学社团中积累、完善自己,还能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学社团具有专业的学术氛围,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文学素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充实了业余生活。
学生的自觉加之教师的指导推动,进一步推动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但是我们依旧需要对教材课本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四、 课程课本的逐步优化
在人们看来,课堂即是教师台上讲课,学生埋头笔记,我们需要打破这一传统,由师生共同研究文学知识来替代教师满堂滔滔不绝,这便是优化课程,由此一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难发现,父辈的学习课本与如今的学习课本有着很大的差异,满篇文字的课本在如今的各大高校中已经鲜少出现了,反之出现的是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文学社团也不存在成天的教学培养,而是以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为主。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会死板地读诗背赋,而是以文学文化活动来配合学生学习。
任何事物都不会一如既往,都是在改变中前进,在前进中优化,优化即是在探索中找到最适合的方式来获得最有效的成果。国家依然在探索中前行,文学的发展进步也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慢慢优化最适合的课程开展方式,以得到最有效率的发展。
优化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满开放灵活性,对学生来说十分有益,不会再和课程课本脱节,能及时跟上老师的进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和文学社团建设的结合下,课程大纲与学生个体建立了稳固的联系,课程安排也是配合学生和老师进行组合,教学资源也在不停增加与完善,教学手段更是一一对应,文学社团的建设需要与实践教学配合进行。
五、 结束语
1984年卡尔维诺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赋予文学这样应有的价值:轻逸、速度、精确、鲜明、多样、连贯。文学的作用不论在哪里都不可忽视,不能被忘却。文学的意义在于提高自身气质和文化修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提高对世界以及民族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文学社团的建设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的结合,必将推动着国家文学发展原本就不可停息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杨文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域下的文学社团建设[J/OL].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9):116-117.(2015-06-01)
[2]孙大松.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秘社团建设[J/OL].品牌,2014,(08):191.
[3]杨军.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探究式教学研究——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为例[J].商洛学院学报,2014,28(05):92-96.
[4]谭德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39-40,46.
作者简介:
孙璐,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2015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