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家风思想及其文化渊源解析

2018-02-03高姗姗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家风习近平

本文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社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构建研究》(编号:YXW201707)

【摘 要】 该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要培育和建设良好家风,并据此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该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思想的有关论述,较为细致地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家风思想传统文化淵源,对人们学习和理解习总书记家风思想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家风;习近平;文化渊源

一、习近平的家风思想

1、个人层面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是《礼记·大学》里就提到的,意思是如果说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就必须先治理好自己所归属的小家。一个家庭世代传承的行为规范、道德品行以家风的形式表现出来,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家风的作用可以体现在正反两个方面,良好的家风促使人形成良好的品德,歪曲的家风腐蚀人的灵魂。优秀的家风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家风的核心便是养“德”,从孔子的“仁、义、礼”到孟子的“仁、义、礼、智”、再到董仲舒提出五常“仁、义、礼、智、信”,都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古代选用人才讲究的是选贤举能,也是将“德”放在第一位的。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提出的要求都是以“德”为重。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现代实际情况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对公民提出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要求,涉及到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个方面。这是对中国传统家风的一个现代化和升华。个人是社会的组成细胞,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全面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是时代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年首次“党课”研讨班上说到“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慎独慎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领导干部对自己严格要求是培育廉洁清正的党风和作风的重要前提。

2、家庭层面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组成细胞,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极大的,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行为规范、道德品质就来源于家庭。党员干部的家风,不仅可以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而且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节点。我们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小家,还有一个以国为单位的大家,在以国为单位这个大家里,每个人各司其职,党员干部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受广大人民推崇来代表人民来管理国家事务的,因此,党员干部的家风也是老百姓十分关注的。老百姓不仅关心党员领导干部自身作风以及如何为老百姓服务的问题,对其配偶子女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也是密切关注的。领导干部的亲属子女利用权力关系谋取私利,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领导干部自己的形象和威信,甚至对党和国家也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也会造成老百姓不信任官员,甚至不信任政府的现象。一个国家要从外部攻克实属不易,但要是由内而外开始发霉则是自取灭亡,而我们的党员干部是国家管理人员,如果他们自己或者家庭出现问题,则国家危矣。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正是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中强调不论中国如何变迁、也不论世界风云变幻,我们都要十分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的和谐、家教的培养和家风的传承。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将家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严格要求自己的配偶、子女和工作人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12日会见了全国文明家庭代表,他说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3、权力层面

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首次以党内纪律规矩的方式,将廉洁齐家规定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把树立良好的家风这一目标放在醒目位置,这一举动对促进良好党风、政风、社风建设的新局面有重要意义。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党员干部要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对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督促他们走正道,培育良好的家风。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抓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追根溯源、固本培元,不仅要注重党性的修养,同时也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时将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作为自己家风建设的首要目标。通过以上系列讲话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廉洁家风的重视。没有廉洁的家风,廉政建设也只是空中楼阁。权力是把双刃剑,我们党的信条和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由于个别官员肆无忌惮地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亲戚朋友谋取利益,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伤害人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对严以用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广大干部在用权过程中要做到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为公用权、依法用权、履责用权、务实用权、刚直用权、阳光用权、廉洁用权、公正用权。严以用权,要求在界限上要公私分明,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杜绝以权谋私,拒绝使用各种特权。要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不断改进完善。

二、习近平家风思想与中国传统家风的渊源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和“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论述表明,现代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问题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新的历史征途上,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家风建设的资源是现在家风建设的必经途径。

1、修身的思想内涵

一是爱国,爱国是我们个人品德的基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无国便不可能有家;二是敬业,劳动是人的需求,劳动只有分工没有高低之差;无论从事任何职业,敬业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三是诚信,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自中华文明产生以来,诚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友善,人人友善则天下大同,孔子老先生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不但要求人与人之间友善和谐相处,也要求人与自然之间友善和谐相处。endprint

自先秦始,人们对于品德的追求就非常严格,墨子说“言不信者,行不果。”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在子弟教育中,占指导地位的思想是儒家的“修齐治平”传统,其中,“修身”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教育子孙以学习为己任,清廉、忠君、精忠报国,规避一切恶行等。这是古代家教思想的主要内涵。如“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的家训中,就教育子孙要行善积德;诸葛亮告诫子孙“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 ;包拯一生清廉公正,生前嘱咐家人“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包拯集》卷一○《补遗》),在包拯的心里,如果违反家风则不算是包家子孙,可见家风对一个家庭甚至社会的重要性,后来包拯专门令人将此刻在石上,以警醒后代。“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盐铁论·疾贪》),要求领导干部树立规矩意识、时刻保持警惕、紧绷纪律红线,树立和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干部是党员的标准,党员是群众的参考,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做好模范。大家就会参照他们的行为行事。党员干部和党员必须忠于党的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树立好榜样,当好表率,当好人民的领导者,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能以身试法。必须采取层层联动、一层带动一层的机制,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总体效应。

2、齐家的思想内涵

在当代,习近平总书记严整党风,严肃干部家属行为,将不符合中国家风的党员干部逐出党内,卸去职务,净化党风。在齐家方面,传统家训中父慈子孝、家庭和睦、严谨治家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认为家庭和睦是繁荣的必要前提,随时间演变为家和万事兴。《颜氏家训》中强调家庭各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要因为小事争执吵闹,“各妻其妻,各子其子”;《朱子家训》中告诫子孙要勤俭持家,坚决抵制奢侈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在为人处世方面,在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的同时,还要把握好个人或家庭与家庭外部的关系。因此在对子孙言传身教的过程中,长者会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晚辈,让他们在处世过程中能够谦卑有力,将自家风范携带其中。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处世之道包括待人诚信、博爱济贫、秉持仁心、近善远佞、以德服人、宽厚忍让、和待乡曲、谨言慎行等等。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朴素家风是很多家训中都提到的,例如司马迁的《训俭示康》中说到“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可见古代的家庭教育中是明确提出了节俭这一美德的,并且对其非常重视。在物质财富非常丰富的现代社会,及时行乐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尤其是干部家庭更加容易用权力来换取享受。在此时提出避免“四风”是非常及时和重要的。

3、治国的思想内涵

“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纣为帝王,足以乱天下。”意思就是说像尧这样的贤者,如果只是没有权力的匹夫也管不了几个人;像纣这样的昏庸之人手里有权力,足以使天下大乱。权力在谁手里?怎么用权是极其关键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现象频生,习近平总书记清楚的看到了这种现象及其弊端,从传统文化出发改造人的思想,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思想的精华迁移到现在,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的为人处世原则作了大致的规定,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资本主义的不正之风总是见缝插针,不仅将人民群众异化,也在慢慢地腐蝕着部分党员干部,即使党员干部深受党的教育和恩惠,抵制住了诱惑,但是他们的家属并没有很高的思想觉悟,会利用党员干部的权力和关系做一些投机取巧的勾当,有少数党员干部对妻子和孩子以及其他亲人纵容包庇甚至是与他们同流合污,对人民群众造成极大危害。早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就有记载“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论你拥有多大的权力都不能有特权。《孟子》里说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明了一个人即使贵为天子,但是也不能为所欲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家风思想从传统文化的家风中汲取精华、摄取养分,滋养当代家风,在与传统家风的结合中创新出社会主义家风。

【参考文献】

[1] 胡亚玲家风研究的文献综述[J].江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 王艳丽关于传承中国传统优良家风的几点思考[J].安徽安徽大学.

[3] 杨松、张天舒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论述研究综述 [J].辽宁沈阳理工大学.

[4]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 [N].北京人民日报.

[5] 冯思淇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初探[J].实事求是,2015.

[6] 孟子《孟子》[E].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高姗姗,陕西靖边人,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风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家风家规我来说
家风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家风伴我成长
当好廉内助,树立好家风等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