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期异性交往及青春期恋爱的调查研究
2018-02-03王子轩
王子轩
摘 要:当今中国,在校男女学生交往密切,在学习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异性交往的问题。学生与异性交往的方式各异,不同的学生面对不同的异性都有不同的反应。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对青春期男女交往的看法与实践不可避免会出现误解,没有正确认识早恋。而经过对青春期男女交往方式的查询后发现,目前并没有从交往表现和心理方面对男女生交往类型进行鉴定,包括对“早恋”的定义也过于模糊,对男女生的指导意义不大。本文旨在归纳调查出青春期男女异性交往的类型、方式,以指导青春期男女正确看待并进行健康有益的异性交往。
关键词:青春期;异性交往;交往类型
一、研究方法
访谈法:针对部分自认为处于恋爱状态,作出恋爱行为或关系界定朦胧不清的男女中学生,以固定的访谈思路、灵活的话题,营造出轻松的访谈氛围进行访谈。
问卷调查法:根据访谈结果设置问卷问题,以网上问卷的形式在网络上进行发布,收回239份结果,据此对男女交往普遍现象进行分析。
研究思路:笔者利用问卷调查法,列出男女交往可能出现的不同行为,并将这些行为分级界定男女交往性质和类型,利用调查问卷给出的结果判断男女交往存在现象,并对其分级归类。本文还利用访谈法,针对某些典型男女询问其交往行为,分阶段进行阐述,找到某些交往类型可能存在的普遍表现,并询问采访他们一般认为的可能发生不寻常男女关系会有哪些表现,以此归纳出普遍类型。
“早恋”一词不应具有倾向性。以上对于青春期恋爱或“早恋”的定义或评价均未提及两性交往到何种程度才算是“相恋”,没有从男女交往具体表现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早恋”一词并不适用于当下中学生的交往表现和特点,所谓的“早恋”只是青春期交往中的某种异性交往类型,本文将其称为青春期恋爱,指处于青春期男女交往中的一种形式或阶段。
二、青春期男女交往现状
本研究利用互联网对佛山市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收回209份。在问卷中,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以对当前中学生恋爱现状进行调查,分别是“您所指的身边同学恋爱现象常见吗?”与“您目前的恋爱状况是?”,有约三分之二的同学认为身边的恋爱现象很常见,有过半同学曾经历或正在经历恋爱,可以看出,恋爱现象在中学较为普遍。
经过文献调查,尚未发现有对男女交往的表现和行为进行详细调查,本文通过对中学生的采访,按照行为深浅程度总结出男女交往的常见行为,并将其作为问卷选项来探究哪些行为可以构成恋爱关系。
所列行为如下:
A.态度严肃、冷淡,表现出爱理不理、不屑
B.表现拘谨、紧张、害羞,和异性聊天时不自然
C.与异性交往自然,见面时会微笑并与对方打招呼
D.会主动与异性交谈、搭讪
E.会与异性发生程度较小的肢体接触,如摸头、拍肩膀
F.会与异性发生涉及个人想法、私人话题、三观之类程度较深的交谈
G.对某个异性进行告白行为,并经过互相确认得到了彼此的承认
H.会与异性发生程度较深的肢体接触
I.与异性发生性行为
本文以“请问你认为发生上述哪些行为可以构成恋爱关系”等五个问题设计了另一份调查问卷,在佛山市石门中学发放了60份问卷并回收有效问卷59份,对上述问题调查结果如下:绝大多数受调查者都认为对某个异性进行过告白行为,并经过互相确认得到了彼此的承认可以认定构成恋爱关系;且大多数同学认为与异性发生程度较深的肢体接触也可以构成恋爱关系。
而在对问卷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否只有经过互相告白才可以确定恋爱关系”的回答中,有34名同学回答“是”,而有19名同学回答“否”。由此可知,多数同学认为恋爱关系需要进行互相告白来确认,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不一定需要靠告白来确定恋爱关系。在此本文认为青春期男女恋爱关系确立是否需要表白确认因人而异,但如果出现告白行为进行确认或与异性发生程度较深肢体深入的行为则可基本认定双方处于恋爱关系。
三、男女交往类型
吴莹在《中学生异性交往现状研究》中提到,“不同形式的异性交往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功能,其性质并不统一”。邓菲将异性交往概括为以下几个形式:(1)同伴团体内部出现的异性互动;(2)异性之间的友谊关系;(3)异性之间的恋慕关系。除此之外,在钱燕的《中学生早恋现状的调查研究》中,早恋的类型是按早恋的动机为分类标准来分类的,也并未从男女生交往的角度来分类。
本文通过对石门中学中学生的采访,取得了他们对于男女生交往类型的看法,问题为:你认为男女交往存在哪些类型?
在对于问题一的回答中,所采访的学生对于男女交往类型给出了以下表述:
(1)点头之交,即泛泛之交,男女同学之间仅属于认识阶段。
(2)因存在共同话题或有共同任务偶尔会展开聊天的交往形式。
(3)經常聊天,有较多共同话题,交往气氛愉悦的普通朋友。
(4)互聊心事与对方分享情感,交往较为深入的知心朋友。
(5)“男闺蜜”“女兄弟”型,把异性一定程度上当成同性朋友,基本不关注对方的异性特征,交往较为密切。
(6)暧昧关系,在心理上对对方产生独特的情感需求,互相喜欢,对彼此的心理和感觉有所察觉,交往亲密,谈论话题比较深入,但没有互相告知、表白。
(7)经过表白后互相确认男女朋友关系。
在调查中发现,男女交往中的以上类型既可以横向对比,也可以纵向对比,体现在与不同的异性交往类型的差异及与同一位异性交往的不同阶段。本文将异性交往的类型归类概括为以下几个大类:
(1)浅识型:异性交往仅处于相识阶段。
(2)熟识型:互相比较熟悉,有较多共同话题。endprint
(3)普通朋友:双方相处愉悦,互有好感。
(4)知心朋友:双方有较多独处,有较多的深度交流。
(5)“闺蜜型”“哥们型”:将对方一定程度上视作同性朋友,交往间心理隔阂少,并不过分关注对方异性特征。。
(6)暧昧型,特征如上。
(7)恋爱型。
四、青春期异性交往影响
(一)类型差异性
不同男女交往类型产生的影响效果并不相同。本文根据上文所列异性交往类型设计问卷问题如下:(1)请你为以下异性交往类型按照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深浅程度排序;(2)正面影响排序。所设问题均为中学生身份背景下,结合自身学习、心理、情感等多种因素进行考量,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在负面影响中,将第六项暧昧型列为第一位的最多,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其次为第七项,即恋爱型。
第二,在正面影响中,排在第一位的最多的选项为第四(知心朋友)和第七项(恋爱关系),数目相同,各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其次为第三个选项(普通朋友),只比前二者少了一票。由此可知,大多数同学认为处于“暧昧型”男女交往关系会对中学生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而对于恋爱关系,大多数同学认为其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而处于“知心朋友”的关系则会产生较大积极影响。
(二)具体影响
在网上的调查问卷中,笔者对青春期恋爱可能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同学认为青春期恋爱对人的心理上会有积极影响,可以促人奋进、排解心绪,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恋爱会占许多时间,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波动。在学习上,恋爱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也平分秋色。
本文认为,恰当的异性交往(包括知心朋友或恋爱等类型)会对中学生产生以下正面影响:(1)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会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排解不良情绪,调剂心情,为学习生活产生动力;(2)有利于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监督;(3)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懂得换位思考,对良好性格和行为的养成有积极意义(也具有两面性)。
而不恰当的异性交往方式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1)会造成較大的心理波动,容易使人情绪不稳定;(2)容易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分散(处于暧昧型异性交往类型的男女更加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波动及注意力上的分散),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3)容易挤占正常学习时间。
(三)异性交往影响的阶段性
这里的阶段性是从男女交往的阶段来阐述,异性交往处于不同阶段,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均不相同。异性交往类型可以看作不同异性交往阶段的体现,其影响上文有提到,这里不再赘述。通过采访及问卷调查得知,处于恋爱关系的双方也经历了在恋爱过程中的阶段性,本文将其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初级阶段,从时间上来看这个阶段属于恋爱当中的初始阶段,也是双方互相适应和磨合的阶段,从情感上看属于热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双方受对方及恋爱中的关系影响较大,情绪波动会更大,对自控能力的要求更高。
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经历了初级阶段的磨合后进入了成熟期,男女间交往模式和行为较为固定,心理状态也更稳定属于恋爱中的可控期,此时双方的生活中心不再向对方过度偏移,交往中的个体相对独立,此时恋爱中的负面影响会减小,经过双方的控制和努力,恋爱关系更多会往良性影响发展。
(四)异性交往影响的个体差异性
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个人性格、志向、自控能力、意志力和家庭环境等很多因素都会使异性交往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发现成绩排名比较靠前的同学发生恋爱关系后对其学习成绩影响不大,部分同学在恋爱后学习成绩呈进步态势。据采访,这一部分同学自控力和管理时间的能力较强,也善于处理恋爱关系与学习生活的关系,与对方有过相关约定,保证恋爱关系在可控的关系下进行。反之,学习成绩排名较后的同学在恋爱后其学习成绩的波动则较大。
五、结语
青春期是青少年身心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正确处理好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关系对该时期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佛山市中学生的异性交往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中总结出异性交往的行为和类型,研究出青春期异性交往具体类型和阶段,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影响的类型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和阶段性,可为青春期少年恰当处理与异性交往关系提供借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