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文学经典的选择与背离

2018-02-03徐嘉华

青年时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学经典大数据时代

徐嘉华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阅读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渠道,但方便快捷的电子阅读也给文学经典带来了冲击,动摇了经典的神圣地位。目前,文学经典的选择发生了巨大变化,受新媒体的影响,文学经典被错误地解构、演绎,面对文学经典的背离,应针对当前现状做出努力,以继承和发展文学经典。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电子阅读;文学经典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人们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传播具有数据量大、互动快、类型多、价值密度低、真假不一、良莠不齐等特点。博尔赫斯说过:“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处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大数据时代,研究文学经典的选择和背离,思考如何把握经典的时空永恒性和文化的传承性是很有必要的。

一、文学经典的选择

(一)教材选择

文学经典进入了教材,就拥有了极大的阅读份额,具有比较稳定的权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文学经典也获得了公众的认可。不过,这样的选择,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度,阅读的时间也不能保证,再加上考试的强制性,学生时期,文学经典对孩子们的影响并没有专家预想的那么大。学生也没有那么强烈的阅读欲望,根据有关调查,喜欢文学经典的有六成,经常阅读的仅仅有两成。

(二)青少年选择

笔者对150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选择读文学经典原著的仅仅有三成,其余都选择电影、电视、漫画等形式来了解文学经典。在古文方面选择的最少,仅仅有一成。作为成年左右的高中生,他们的选择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国人尊重文学经典但又敬而远之,是一种事不关己的认同和近距离的拒绝状态。从选择的原因看,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老师的要求、同学的建议等,这反过来说明,文学经典在青少年的心里并没有扎下根系。

青少年文学经典的选择注重娱乐性,忽视文学经典厚重而深刻的思维,阅读的目的是追求短暂情绪的愉悦,缺乏深刻的思考意识。

二、文学经典的背离

在大数据时代的洪流里,文学经典的传播呈现原典化的危机,这是对文学经典的背离。有的是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为了商业用途故意对文学经典的异化。

(一)丧失核心价值的影视改编

近年来,影视剧受到市场的驱动,导演和编剧对文学经典进行了二次加工,这些加工有的是对核心价值的重新解构,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歪曲了原著。站在经典的肩膀上,放大那些猎奇、娱乐镜头,甚至添加新的情节。比如,电影《白鹿原》就是非常成功的商业片,其票房很高,演员也都很出色,受到了大家的好评。然而细细品味,却发现电影和原著要表达的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展现的宏大格局都被遗弃了,成了一个少部分人的自传。如果没有看过原著,仅仅从电影来获取此文学经典的意义,则很难理解甚至对陈忠实老师的主旨发生错误理解,那就是比较遗憾的事情了。《大话西游》中,唐僧变成了碎嘴婆婆,孙悟空由原来的活泼却知恩尊师到骂街对师傅拳打脚踢,唐僧映射老师、家长,让青少年喜爱,而孙悟空的所作所为又是青少年想做不敢做的,文學经典在这里土崩瓦解,无厘头成为高潮。

(二)改变人物性格的书籍混搭

文学经典中的人物,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里被穿越到各个时空,如《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孙悟空不是个好员工》《曹操是个好领导》等。拿前两个为例,第一本书说孙悟空是好员工,能力强、尊敬领导、有创新精神、人品好、不要求薪资、不好色等;第二个说孙悟空不是好员工,不能遵守纪律、动不动就罢工、没有集体意识等。在这里,文学经典的严肃性被消解了,文学经典主人公的灵魂被扭曲。

(三)重赋崭新面貌的游戏人物

不少游戏开发商把目光瞄准了文学经典,为了方便游戏设计,他们赋予了文学经典人物新的性格,包括人物的衣着打扮、性格特征、武器能力等都被游戏化了。而游戏更加直观,尤其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他们以为自己游戏里接触的文学经典人物原型就是如此,文学经典作者坐了十年冷板凳构思的人物就被或玉树临风、或美艳妩媚、或狰狞可怕的演绎所轻松代替了。文学经典被游戏调戏,被游戏瓦解,从而产生了背离。

(四)淆乱经典情节的歌曲篡改

网络的发展,让人们发布自己的想法变得容易,有的人用文学经典中的角色进行歌曲的改编,如《闰猹抄》,讲述猹与闰土的爱情故事。猹仅仅是为了吃块瓜,是为了生存,被闰土刺中却爱上了闰土,大家被猹与闰土的爱情故事感动的同时,对课文中的闰土的印象也淡了一些。还有的歌手用说唱的形式来重新演绎了《孔乙己》,借此来批判当下社会的黑暗面,用嘻哈的形式嫁接文学经典,这种演绎已经使文学经典面目全非,虽然披着文学经典外衣,但文学经典的内核已经背离。

三、文学经典的思考

(一)改革考试制度,深度阅读经典

目前,中小学生读文学经典少、浅,究其原因,一个巨大的阻碍是在文学经典方面并没有系统的考试制度,在中考、高考中占分值太少,老师、家长和学生都认为不值得投入过多的精力,而学生受到外界的因素影响很大。部分学校有对文学经典的要求,但把文学经典拆解成了许多的问题,学生在文学经典方面的阅读被肢解成骨头、皮毛,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不能从整体上感受文学经典的深刻思想和人性关怀。因此,要从高考和中考高度出发,结合平时的学业考试,提出比较系统的考试规章制度,这样,各个学校会开设文学经典的阅读和鉴赏课,其有利于让学生养成阅读文学经典的习惯,用文学经典自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积极宣传经典,营造学习氛围

习近平主席提倡学习我国文学经典,保持文化自信,然而,各大门户网站充斥的都是一些无聊、猎奇、色情的事件。因此,文化传媒领域应该更加重视文学经典的宣传,像《中国诗词大会》那样,形成全国性的影响,让那些读文学经典的学者成为令人羡慕的明星。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国民对文学经典就会产生精读的兴趣,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在这样的氛围里,国民的素质会大幅度提高,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素质低下的后遗症也会因为文学经典的治疗变得良好。

(三)以图书馆为载体,提供阅读便利

对于国民来说,图书馆是一个很好的文学经典的来源,而现实问题是,各地的图书馆不仅少,而且文学经典方面的书籍破旧。这源于国家在精神文明方面建设投入不足,如果在地方政府的考察方面加上图书馆的建设,那么文学经典阅读一定会提高。因此,应修建更多的图书馆,更新文学经典方面的书籍,满足大量群众的阅读需求;群众借阅要免费,如只用自身身份证提供登记就可以;增加图书馆优质的电子书籍,供群众免费下载,设置文学经典导航,让没有阅读基础的人选择方便。

徐鲁认为:“大数据时代与流行相关的阅读,多与灵魂、生命无关。”当前,人们愿意读《水煮三国》《麻辣水浒》,也不愿意翻开原著亲自尝尝味道,而忽视文学经典很可能导致精神缺钙,不可不察。

参考文献:

[1]孙雪梅.新媒体环境下文学经典阅读的选择与背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78-84.

[2]刘洪艳.数字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方式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09):32.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经典大数据时代
永恒的莎翁
我眼中的莎士比亚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