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好乡村建设现状及对策

2018-02-03于世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背景现状问题

于世玲

摘要 本文从美好乡村建设的提出背景出发,分析了美好乡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好乡村;背景;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1-0289-01

美好乡村建设是当前新形势下农村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国梦”全过程,在推进乡村产业与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乡村山水生态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美好乡村建设是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有力抓手,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1-3]。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情况,提出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实施过程中的见解。

1 美好乡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12年9月10日印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皖政〔2012〕97号的通知,由此在安徽省境内掀起了美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2 美好乡村建设现状

2.1 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制定的方针政策

按照中央政策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美化村容村貌、发展农业、富裕农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始终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先;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推进美好家园建设。科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坚持试点先行、量力而为;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农村生态建设作为建设生态强省的重点。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防止“千村一面”;根据各地差异,如人口规模、发展基础、民俗文化、资源禀赋等,坚持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省市两级加强政策扶持和指导督察,县级政府承担主要职责,以县为单位整合资源、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形成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2.2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农业、建设乡村、富裕农民,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近几年,安徽省通过实施美好乡村建设,优化了村庄空间布局,促进乡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完善了配套基础设施。预计2020年安徽省中心村人口占乡村人口35%以上。

2.3 采用不同建设模式

美好乡村村庄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保留的自然村建设以采用旧村整治或特色保护的建设模式为宜,而中心村一般采用改造提升或拆迁新建的模式。

2.4 彻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不破坏村庄肌理、传统风貌、自然水系与自然环境,保持田园风光。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尊重自然、远近结合、注重安全,保持地方建筑风格;结合民俗民风,体现乡土气息;结合乡村居民生产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适当布置娱乐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心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置按“11+4”,即幼儿园、小学、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邮政所、乡村金融服务网点、便民超市、农资店、农贸市场、公共服务中心等11项公共服务和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交站、公厕等4项基础设施配置;自然村按“2+1”配置,即健身活动场地、便民超市2项公共服务和垃圾收集点1项基础设施[4]。另外,对适宜发展旅游的村庄,合理设置游客休闲设施。

3 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断增强,但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分区差异明显、农村逐渐边缘化和空心化、村庄体系不稳定、农村生境逐渐没落、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仍然存在[5]。同时,村庄建设规划指引不到位,差异性和多元化不突出,风貌特色彰显不足。二是由于美好乡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大,同时大部分百姓以务农或在外务工为生,经济来源单薄,经济结构单一,资金投入紧张,导致美好乡村建设进程缓慢。三是个别地方政府一味地追求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等形象工程,未注重排水系统、电信等小工程的实施,往往造成刚建成的路面切割得千疮百孔,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协调,造成“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群众反响差。四是未形成长效机制,忽视可持续发展。村民主体地位和全面参与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整治工作注重急于求成,村民主体地位丧失,造成后续工作无人问津。垃圾清理不到位,部分路面损毁、游乐操场部分设施锈迹斑斑,后续资金护理不到位,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4 对策

针对以上美好乡村建设工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笔者多年基层工作实践经验,提出如下4点建议,以期促进美好乡村的建设。

4.1 加强宣传,倾听民意

美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一个生产便利、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家园,因而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

来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工作中要主动配合乡镇、村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讨论,反复论证,反复推敲,充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和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让美好乡村建设在尊重百姓意愿下进行[6]。

4.2 做好规划引导、分步实施,各部门协调联动

建议以县(市、区)为单位,完善美好乡村布点规划,明确中心村规模,科学确定中心村布点,落实自然村布点。建立规划体系,政府主导搭建部门间规划平台,特别是土地、水利、农林、电信、燃气等部门,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调配合,共同唱好规划这台戏,切勿当“独角衙门”。要广泛征求意见,严禁“一刀切”,规划要同步,实施要做好配合,做好分布实施,程序化操作。以中心村、自然村为单位编制村庄规划,明确村庄、宅基地和房屋布局及建设要求。

4.3 强化技术支持

大力开展村镇干部村庄规划建设专项培训,推进建设干部下基层担任村镇规划建设指导员,积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及后续管理,强化动力支持。

4.4 加大帮扶,发挥政策扶持作用

为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步伐,结合近几年来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要全部脱贫的目标,各地政府主动念好“服务经”。各市、县(市、区)设立主要用于中心村建设、自然村治理及后期维护的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7]。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重点支持中心村规划建设。做好上级政策与整治工程的衔接,整合好当地扶贫项目资金,特别是“三农”资金,燃气、电信排水配套资金以及公益性投入资金等,以解决美好乡村建设的资金需求。

5 参考文献

[1] 彭慧.建设美好乡村背景下安徽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

[2] 赵雷,徐礼莉.浅析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4(10):300.

[3] 张鹏,徐尚勇,朱玉宽.美好乡村安徽“探路”[J].绿色视野,2012(12):6-24.

[4] 安徽省城鄉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美好乡村规划(2012—2020)[R].合肥: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

[5] 安徽省美好乡村规划项目组.安徽省美好乡村规划探讨与实践[J].上海城市规划,2013(6):81-85.

[6] 唐建兵,武香利.美好乡村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以安徽乡村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14,30(5):116-120.

[7] 朱圆成.美好乡村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背景现状问题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