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地质模型法在矿产普查勘探中的作用
2018-02-03国吉安
国吉安
摘 要:成因地质模型法对于现在的矿产资源预测的工作而言,是进行预测评价措施的主要之一,同时也是进行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主要发展趋势,对矿床成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对其成因进行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加强对“四维空间”的研究,能够将矿床的形成原理进行研究,结合相应的成矿理论与资料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基于此,本文就成因地质模型法在矿产普查勘探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成因地质 模型法 矿产普查勘探 作用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a)-0041-02
1 成因地质模型概述及其作用
成因地质模型法的形成主要是在成矿背景中产生的,对成矿的规律和其过程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同时对矿产因素进行把控,对矿床成因进行科学的分析,随后进行“反馈调节系统”的构建,也就是成因概念模型。通过利用成因概念模型的信息反馈,能够加深其矿产的成矿成因,对其规律进行充分的了解与认识,随后进行数学模型的转化,主要是通过矩阵进行实现的。通过对数学模型进行控制,能够对其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对成矿的有利性测度进行科学的预测,对于有利性测度与矿床规模的联系进行探究,详细地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成因地质矿床规模预测模型,与此同时需要进行矿床规模的找矿概率预测模型的构建。进行成矿有利性测度值的输入工作,主要是进行预测模型的代入工作,从而进行矿产资源量的计算,对矿靶区记性明确,进行后期工作的部署。
成因地质模型法的特征的可靠性和科学性都是比较大的,同时其灵活性也是特征之一。因此,可以通过该方法进行未知区域的预测工作,通过单一过程的有利性测度进行实现,除此之外,可以利用全部过程的有利性测度措施进行位置区域的预测工作,同时,能够通过某些过程的有利性测度也可以实现以上的目标。
2 矿产普查勘探阶段
2.1 预查阶段
矿产普查勘探的预查阶段主要是对地质的勘探技术和地质的勘探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同时进行相应的整理与分析。因此,在进行矿产赋存概率大的地区而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勘察线路的制定,引进物探技术和化探手段,所以,对于代表性比较强的位置进行一定的Ⅱ级~Ⅲ级的查证工作,对于普查范围进行一定的划分,增加普查的科学性。同时在进行预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矿产范围的划分,同时对于其矿物的储存量进行一定的估算。
2.2 普查阶段
一般是通过对1∶25000~1∶50000的比例尺地质填图的应用,进行其地址探测区域的勘察工作的,同时保证勘察的精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降低误差的发生率。同时通过1∶10000~1∶12000的比例尺地質填图的利用,引进合适的物探技术和相应的化探技术,对矿产的属性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地表位置而言,则是需要存在工程实证,通过取样的措施进行工程的控制工作。加强对矿物成分和质量勘察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进行矿产的预测评价工作。在进行物探技术和化探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对于一些异常的矿点,需要根据Ⅰ级~Ⅱ级验证标准进行相应的验证工作。通过相应的措施与技术进行地质构造的勘察工作,对于矿体的特点进行了解,随后进行开采条件的确定。利用类比分析法,需要全面地分析与研究进行矿产开采过程中的选冶性能,明确勘探区域的勘查意义,对勘查范围进行相应的标注。
2.3 详查阶段
在进行矿体的普查阶段,需要对其勘察的地区进行标注,一般都是通过相应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采取相应的勘查技术,保证其取样工作的准确性,对地质构造进行掌握,对于矿体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随后进行矿体连续性的明确,对于开采条件进行相应的确定。对于矿体的选冶性能进行相应的对比方法的采取,同时对于其实验的分析措施明确,随后对其矿体的价值进行预测。对于有些勘探地区需要进行划分工作,从而保证其规划工作的进行和可行性分析的科学性。
2.4 勘探阶段
矿体的勘探阶段主要是对于确定的矿产或者是进行勘察划分的区域通过采样数进行其加密,确保其矿体矿层的连续性,随后对于矿床的基本形状和质量等基本参数进行相应的明确,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矿体的分布状况的把控,也助于矿体开采条件的确定。因此,对于选冶性能的矿体需要进行连续实验的扩大处理,对于各项参数进行明确。如果需要进行其矿产的半工业性实验确认工作的需要,则是需要保证验证过程的科学性,从而有助于矿产可行性的分析工作的进行,同时能够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3 工程概括
本文主要是准噶尔盆地中部地区的侏罗统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与曲流河三角洲砂体进行研究,主要是进行曲流河三角洲“孤立砂体”、辫状河三角洲“砂夹泥”两种砂体成因地质模型的建立,同时对应岩性圈闭、构造-岩性圈闭或低幅构造圈闭两种闭(组合)类型采取不同的勘探方式。
4 三角洲砂体成因地质模型的建立
4.1 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成因地质模型
本文首先主要是对辫状河三角洲的区域进行研究,因该区域主要是低水位体系域沉积时期,因为受压应力的影响,会造成盆地如果处于低水位体系域沉积时期,经过相应的压力作用,容易发生湖平面上升的现象。因此,一般以物源供给量之间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成因地质模型的分类工作。
4.1.1 “泛连通块砂”地质模型
“泛连通块砂”地质主要的区域主要是低水位体系域早期,其是盆地的松弛之后,形成层序界面,在其界面的上方主要存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造成粗碎屑沉积物的沉积情况,同时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或者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砂体泛连通的情况。
4.1.2 “砂夹泥”地质模型
“砂夹泥”地质模型主要是在其系域晚期,因此其湖平面是上升状态,同时碎屑物的影响也相应的减弱,所以,造成砂体连通性降低,造成砂岩上倾尖灭的状况。
4.2 曲流河三角洲砂体成因地质模型
曲流河三角洲的成因地质模型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孤立砂体”,其主要是在湖侵体系域形成的。早期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分支河道为主,而后期主要是湖泊扩张的形式,主要是受其盆地的挤压作用和湖面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其物源供给能力降低,使沉积物的分布区域主要是主河道为主。在剖面进行分析,主要表现的特点是砂体连通性不强,孤立特点,侧向发生叠置现象。
5 成因地质模型的实用性
5.1 “孤立砂体”模型
由于其砂体的连通性不好,容易发生岩性圈闭,而油气则是通过输导通道进入圈闭并成藏,造成砂体自身对于后期构造的掀斜运动不敏感性,导致油气保存结果。因此,对于该类砂体需要通过储集层描述技术进行相应的处理,融合藏输导条件进行岩性圈闭的确定。
5.2 “砂夹泥”模型
该类的砂体的上倾尖灭性能比较好,同时其岩性圈闭性能不错,其油气则是利用砂层接触或者是裂缝进行相应的运移和聚集,形成藏。在进行该类砂体的处理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地质与地球物理措施进行砂体的预测工作,对砂体的构造进行掌握,对砂体的断层进行刻画,以便后期的构造-岩性圈闭的寻找。
5.3 “泛连通块砂”模型
“泛连通块砂”模型是在低幅构造圈闭进行发育的,是油气横向运移的输导层,因为油气只能在低幅构造区域进行储存和残留,随后形成藏。由于准中地区侏罗系并没有比较合适的构造单元和断层,造成油藏受限。所以,一般通过精细构造解释进行相应的低幅构造圈闭的寻找工作。
总之,对于我国的目前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发展现状而言,成因地质模型法是应用成熟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进行矿产资源发展方向的预测评价措施之一。其能够将地质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综合利用,从而有助于勘探服务的进行,对于盲矿的普查勘探工作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刘学通.成因地质模型法在矿产普查勘探中的作用[J].地质论评,1986(4):384-389.
[2] 肖伟伟.矿产普查勘探阶段的合理划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1):62,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