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京城

2018-02-03吴忆南

文史月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王维公主

吴忆南

王维(701—761),生于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祖籍太原祁县。王维不仅是中国唐代的杰出诗人,而且多才多艺,对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禅学及音乐方面都很有造诣。

王维十五岁(716年前后)进京(长安),开元九年(721年)二十一岁中进士,任太乐丞,掌管朝廷礼乐方面事宜。后来,因伶人舞黄狮子(违规使用帝王之礼)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但王维在京的五六年间,很受京城人们的欢迎,王公贵族皆待之以礼.《旧唐书》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新唐书》载:“宁、薛诸王待若师友。”

宁王李宪,原名李成器,为唐睿宗李旦的嫡长子。文明元年(684年)曾被立为皇太子,后将太子之位让与讨韦氏之乱有功的李隆基。与唐玄宗兄弟情深,十分和睦。开元四年(716年)封为宁王。李宪能诗歌,通晓音律,善击羯鼓、吹笛,尤其对西域龟兹乐章有研究。《新唐书》载:“凉州献新曲,帝御便坐,召诸王观之。宪曰:‘曲虽佳,然宫离而不属,商乱而暴,君卑逼下,臣僣犯上。发于忽微,形于音声,播之咏歌,见于人事,臣恐一日有播迁之祸。帝默然。及安、史乱,世乃思宪审音云。”由此可见李宪对音乐不止于對音律曲词本身的调派的研究,更能审察音乐背后的气息与质地,拥有由音乐而见政事的能力。王维所作《息夫人》一诗,是在宁王李宪夺取卖饼人之妻后所写。李宪读了这首诗后, 竟将这妇人归还了卖饼人,由此可见王维诗歌之强大的感染力。

薛王李业,本名李隆业,为唐睿宗第五子。公元710年唐睿宗复位后封为薛王。《旧唐书》载“睿宗以业好学而授秘书监”.史书虽对薛王的音乐才能未提及。但从薛王“好学”待王维“如师友”看,少年王维是因良好的品行和杰出的才华,而深受薛王爷的赏识。 岐王李范,原名李隆范,为唐睿宗第四子,也是在710年唐睿宗复位后封为岐王。《旧唐书》载:“范好学工书,雅爱文章之士,士无贵贱,皆尽礼接待。与阎朝隐、刘庭琦、张谔、郑繇篇题唱和,又多聚书画古迹,为时所称。”又载:“时王毛仲等本起微贱,皆崇贵倾于朝廷,诸王每相见,假立引待,独范见之色庄。”可见歧王李范对文人、下人尊重亲善,以诚相待,以礼相待。王维有一些诗歌是应岐王要求而写,如《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等。李昉《太平广记》称:“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闲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时进士张九臬声称籍甚,客有出入公主之门者,为其地,公主以词牒京兆试官,令以九臬为解头。维方将应举,言于岐王,仍求焉。子之旧诗清越者可录十篇,琵琶新声之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至吾。维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谓曰:‘子以文士请谒贵主,何门可见哉!子能如吾之教乎?维曰:‘谨奉命。岐王乃出锦绣衣服,鲜华奇异,遣维衣之,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岐王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攜酒乐奉宴。即令张筵,诸令旅进。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行,公主顾之,谓岐王曰:‘斯何人哉?答曰:‘知音者也。即令独奉新曲,声调哀切,满坐动容。公主自询曰:‘此曲何名?维起曰:‘号《郁轮袍》。公主大奇之。岐王因曰:‘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公主尤异之。则曰:‘子有所为文乎?维则出献怀中诗卷呈公主。公主既读,惊骇曰:‘此皆儿所诵习,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钦瞩。岐王因曰:‘若令京兆府今年得此生为解头,诚为国华矣。公主乃曰:‘何不遣其应举?岐王曰:‘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然已承贵主论托张九臬矣。公主笑曰:‘何预儿事,本为他人所托。顾谓维曰:‘子诚取,当为子力致焉。维起谦谢。公主则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以上所述,虽是从薛用弱《集异记》改写而来,可为野史,但从所述足见王维之过人才华。

唐代宗李豫对王维也十分欣赏。唐代宗李豫(727—779)为唐玄宗李隆基之孙,唐肃宗李亨之子,于762年-779年在位,十五岁封广平王。在天宝年间,唐代宗曾多次欣赏王维的诗作。《旧唐书》载:“代宗好文,常谓缙曰:‘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这句话既指明了唐代宗早年曾多次欣赏到王维的作品,还说明了唐代宗对王维的欣赏。唐代宗不是一般的读者,作为大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其对文艺的态度除了审美上的倾向,还有政治上的评断。从唐代宗发布的《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中评王维“天下文宗”“名高希代”,又说:“诗家者流,时论归美。诵于人口,久郁文房。歌以国风,宜登乐府”。可见,唐代宗将王维拔高到非常高的地位,甚至超过对李白、杜甫等人的评价.李白在唐代早已是享誉南北的诗仙,以俊逸超拔立于盛唐文坛的高地,但唐代宗仍以王维为天下文宗,表明了他对王维诗歌品质的肯定。

王维的在京城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受到王公贵族的青睐,除了诗、书、画、乐皆为上品,更离不开其本人的风流潇洒和超拔的才华。所以如此,除了王维自身资质上佳外,家庭背景和教育关系很大。王维出于太原王氏中的河东王氏房,而太原王氏是唐代最显赫的门第之一,对王维有着很大的影响。王氏家族有着良好的家风和家学。王维、王缙两兄弟和睦友悌,堪称佳话. 王维在十五岁之前,家庭已帮他进行全面的文学艺术培养,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维有数量不少的“少年诗作”,如《洛阳女儿行》注:“时年十六,一作十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注:“时年十七”等。唐代诗人在诗后注明写作年龄的并不鲜见,但注明少年时期所写的却为数不多,而王维这些少年诗作既显示其才华出众,也体现了家族对他的激励和期望。王维为太原王氏后人,其母博陵崔氏,皆是当时望族。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显赫的社会地位为王维提供了相应的人脉,有利于王维融入上流社会。王维出身显赫,年少成名,长年为官,声名远播,这样的人生经历使其作品始终灌注着一种高洁的情调,看似超然,恰恰是对王维而言的是平淡。

总之,王维作为盛唐的杰出诗人,经历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且保持着在艺术、人格和影响上独树一帜,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王维的诗作,能受到当时许多王公贵族的赏识,与双方在精神上与喜爱上的相通,同时包含着互相尊重和欣赏的文化政治互动。由此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王维所处的社会、时代、文化的坐标,精确地把握王维其诗、其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维公主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山居秋暝
小公主
长了怪兽心的公主
公主病等
怪怪公主过捣蛋节
公主的回答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