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始末及历史贡献
2018-02-03赵秋生
赵秋生
党支部成立的历史背景
1937年底,日军向河南的新乡、焦作大举进犯,1938年2月中旬新乡失守,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八路军驻第一战区联络处主任朱瑞和唐天际副主任随带联络处工作人员和冀鲁豫省工委的聂真、薛迅、王毅之等由焦作先转移至山西的晋城,同先期到达的方什普、高锦民等相会,便在晋城华北干部训练班(简称华干)挑选了二十多名学员一起开赴阳城。
面临日军的疯狂进攻,为了保存共产党的有生力量,尽快开辟晋豫边抗日根据地,朱瑞、唐天际和聂真等抵达阳城后,来不及休整,就听取阳城抗日县长李敏之等人对当地抗日斗争严峻形势的汇报,并对日军进攻态势和阳城的地理状况作了详细了解与分析,并于本月下旬便将联络处、冀鲁豫省工委机关以及阳城县抗日政府、县人民武装自卫队一同撤离阳城县城,转移到了阳城南部云蒙山下的横河镇下寺坪村。
为了加强党对晋豫边区抗日工作的领导,1938年3月初,朱瑞同志致电毛主席等中央领导,随后依据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的复电,代表中共北方局在下寺坪村召开各方联席会议,宣布撤销冀鲁豫省工委和河东特委、豫北特委、曲沃特委,成立了中共晋豫特委,任命聂真同志为晋豫特委书记,薛迅同志为组织部长,李哲人同志为宣传部长。并决定以阳城为中心,开辟创建晋豫边抗日根据地工作,指挥晋豫边17个县的抗日斗争。
晋豫特委成立后,按照党中央指示精神,首先开展了以下工作:建立发展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首先在中寺村千峰寺成立了晋豫边抗日游击支队,由唐天际任司令员,李敏之任副司令员,方什普任参谋长,高锦民任军事部部长;整理与接收河东、曲沃、晋城等地党组织的关系;恢复和改造政权机关,大力开展群众工作,同时不断创建根据地,发展壮大革命队伍。不久,晋豫特委又为驻地阳城筹建成立了党的工作委员会,即阳城县工委(阳城县委的前身),由薛迅兼任县工委书记,刘刚、魏健、赵明任工委委员。
阳城县工委成立后,基于当时形势发展严峻,对敌斗争紧迫,便派杨惠文(女)和齐云(女)多次深入横河镇的北部山村索泉岭,进行抗日斗争宣传,并秘密发展中共地下党员,为建立阳城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作了准备。
小煤窑里成立党支部
索泉岭村东进析城山,直达太行山脚下,西出沁水历山,穿入中条山腹地,是控制阳城西南部地区的军事要塞,也是东连阳城县城坪头八路军兵站,西接云蒙山下次滩村十八兵站的唯一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且这里的群众觉悟高,基础好。为了有效控制这一战略要地,探索在阳城县农村开展党的地下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在群众中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扩大党的影响,推进抗日救国工作,组织决定在索泉岭成立党的基层组织。1938年3月中下旬,阳城四区工委书记杨惠文和工作队队员齐云,在短时间内几次深入索泉岭村,以认西庄李姣俊为干娘作掩护,秘密发展中共地下党员13人。
这年3月下旬的一天晚上,由索泉岭小煤窑行窑者赵克祥牵头,单线联络,13名中共地下党员齐聚于不惹人注意的东岭庙背后的小煤窑里开会。在昏暗的油灯下,大家相互认识。赵克祥、李春元向大家介绍了杨惠文和齐云的身份以及开会的主要事项,杨惠文同志讲了当前抗日形势及对敌斗争策略,齐云同志教唱了国际歌。然后,杨惠文让大家站起来,握紧右手拳头举起来向党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遵守党的纪律,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作群众的模范,保守党的机密,百折不挠,永不叛党,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随后杨惠文同志代表阳城县四区工委,宣布中共索泉岭地下党支部正式成立,任命李春元为党支部书记,赵克祥为党支部组织委员,裴鸿太为党支部宣传委员,其他10名党支部成员是:赵思源(赵诗元)、赵书元、赵纪元、赵益珍、李姣俊、郭福兴、燕康喜、燕成栋、张世兴、杨生华。从此阳城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了,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坚强堡垒的战斗作用。
党支部的历史贡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抗战初期,在中共阳城县工委创建索泉岭党支部的基础上,全县各区积极发展中共党员,建立党的地下基层组织,短短两三个月内,先后建立起石臼、大宁、东冶、梁城、岩山、下寺坪、白桑、涝泉、西交等一批农村党支部,壮大了革命力量。
中共阳城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索泉岭党支部成立后,以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国斗争为主要任务。依据当时对敌斗争形势,首先在索泉岭建立了党的地下联络站:煎饼铺和茶水站。特别是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后,随着中条山战役的打响,党支部在阳城五区工委的指导下,力量进一步壮大,建立了索泉岭红色交通站,由党支部领导人赵克祥具体负责。并以该村庙北后小煤窑为据点,组织赵思源、上官小保、张日顺、郭复兴、赵书元、马小来、翟书田等数十名红色交通员,以担煤卖煤作掩护,南到河南的邵源镇,西到垣曲的同善镇,北到沁水的东川、下川,通过那里的地下党组织和交通站秘密接头,同时还组织小毛驴驮队远赴泽州府及河南沁阳,短短几年,行程数千里,传送党的地下情报1000余份。
1942年至1945年,在抗日戰争处于极度困难、枪支弹药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党支部带领群众为八路军索泉岭西庄兵工厂寻找、提供了大量制造武器的原料,使兵工厂生产出许多石雷、地雷、滚雷、铁雷、拉雷、手榴弹、土枪、土炮等,大力支援了抗日战争。
在抗战年代,索泉岭党支部不断加强对群众抗日工作的领导,积极配合唐支队、太岳军区八路军十七团打击日寇,组织当地民兵自卫队站岗放哨。曾护送邓小平、黄克诚、聂真、王新亭等中共高级首长安全过境;抢救护送四分区委书记李敏唐、垣曲县委宣传部长杨惠文等安全脱险。给前线抗日将士送军粮,做军鞋,做军被并护理伤员。保护北坡庄临时军用粮库,确保了军粮未被日伪军抢走一粒。同时发动全村妇女到索泉岭军用被服厂为八路军赶做军鞋,缝补军衣,受到阳城县六区区党委的表彰。按照阳南县委、六区区委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减租减息工作,开展大生产运动,帮助群众度过灾荒。积极动员热血青年参军参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本村20多名有志报国青年,奔赴杀敌战场,有的甚至献身沙场。endprint
总之,索泉岭党支部在战争年代,带领广大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阳城县党组织发展的历程中,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关领导人的去向
朱瑞(1905—1948)江苏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朱大兴庄人,中共党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先后担任中共中央特派员、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红一、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八路军驻第一战区联络处主任。
1938年初指导恢复整顿中共直南、豫北特委等,在晋豫边区、太行山区等地创建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游击队。1939年5月任八路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后兼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中共山东分局书记。1945年夏,主动向中共中央提出从事建设炮兵的工作,被任命为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1946年10月起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为人民解放军炮兵的建设奠定了基础。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攻取义县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43岁。毛泽东主席曾评价朱瑞:“你就是中共的炮兵元帅”。
聂真(1908—2005)河南省滑县人,中共党员,北平中法大学肄业。历任中共滑县县委书记,冀鲁豫省工委组织部长,晋豫特委书记,晋豫区党委书记兼八路军一二九师太岳支队政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北大学教育长,华北局组织部部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等职。
薛迅(1910—1978)河南开封人,女,北平大学肄业,中共党员。历任冀鲁豫省工委妇女部长,晋豫特委组织部长兼阳城县工委书记,太岳区党委组织部长,太岳四地委书记,河北省委组织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河北省委副书记,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北京师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职务。
杨惠文(1918—1999)河南省邓县人,中共党员,开封女子师范毕业。历任阳城县四区工委书记,晋城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延安中心党校一部书记,辽宁省沈阳南市区委宣传部长,辽宁省通化市委宣传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辽东省委直属党委宣传部长,营口市委组织部长,辽宁省监委城市處长,大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监委书记。1964年任全国高教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73年6月,任北京医学院党委副书记。1982年正式离休。
齐云(1918—1979)也叫齐韫,中共党员,河北省高阳县人。历任阳城县牺盟会工作员,晋豫边抗日军政学校辅导员,阳城县妇救会主任,山西长治、平顺等县政府秘书、科长、县委组织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农业部计划局处长,农业部计划局副局长等职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