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职业发展现状
2018-02-03王之玮
王之玮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外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翻译作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因而,翻译市场也在不断地成长扩大。但作为翻译市场主体的译员,尤其是笔译译员的职业发展现状却并不乐观。笔译译员的工作量较大,但薪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因而导致大量优秀译员离开工作岗位。由此可见,译者职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自20世纪中期“文化转向”以来,译者主体性引起了广大学者关注,笔者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译者的职业发展现状。本文主要从译者主体性角度,从历史原因、市场原因与自身原因三个方面剖析了当前译者职业发展所存在的一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未来译者职业发展研究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译者职业发展 翻译市场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对外联系日渐紧密。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中外交流无处不在。翻译作为沟通世界与中国的桥梁,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而,近年来翻译市场也正以雨后春笋之势蓬勃发展,市场对译员的需求量迅猛增加。而较为讽刺的现象是,译者的职业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就译员而言,尤其是从事笔译工作的译员,工作量较大,且薪资待遇普遍较低。据调查报道,英语译员,在出版、传媒、网站新闻这些行业的价格是英译中:40-60元/千字中文,高一点的行业一般60-80元,千字中文;有专业背景的英语翻译,比如法律专业、金融专业、机械专业、化工专业、医学专业、计算机专业、通讯专业毕业生,英语底子和中文底子都很好,有愿意做翻译的,英译中一般给到60-80元/千字中文,中译英70-100元/y-字中文。除此之外,笔译人员在社会上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许多优秀的笔译人才离开笔译岗位。20世纪中期以来,文化转向问题受到了西方翻译界的广泛关注,翻译的主体性研究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译者主体性研究进而也成为翻译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译者的主体性,简而言之,即为人的主观能动性。译者的主体性就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笔者认为译者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对译者(本文主要指笔译人员)的工作开展以及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而笔者希图从此角度剖析译者职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译者主体性的定义
查明建与田园(2003)在《论译者主体性》一文中对译者的主体性做出这样的定义:“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题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在翻译文本时,一方面要做到對原文的忠实传递,另一方面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译人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充分调动自身的文化意识与相关语言知识的积累,使原文更接近目标读者群的习惯,以保证文本的可读性。调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超脱原文本的束缚,对翻译文本进行漫无边际的“加工”。笔者认为,此处所提到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指当原文与译人语存在较大差异时,译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译文更接近读者的阅读习惯,减少理解障碍。由于外部因素和译者自身因素对译者主体性的一定影响,一定程度上对翻译人员的职业发展,尤其是笔译人员的职业发展也产生了连锁反应。笔者将从传统翻译观、现代市场现状以及译者自身对其主体性的认知角度,浅析一下译者主体性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对译者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三、译者主体性与译者职业发展
(一)传统翻译观下的译者主体性对译者职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翻译观存在对译者主体性有一定的遮蔽影响。一种传统翻译观认为,译者只是一种辅助文化交流沟通的“工具”。两千多年来,中外出现了诸多关于译者的比喻说法,诸如“舌人”、“媒婆”、“译匠”、“一仆二主”之“仆人”、“叛逆者”、“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文化搬运工”、“翻译机器”等等。从这些形象中不难看出,译者自古以来,仅仅被视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似乎没有意识到译者自身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译者的形象谱系,就是传统翻译观的一种反映。这种翻译观的核心观点,就是认为,翻译只是语际之间的转换,翻译研究就是探讨怎样译、怎样译得好(谢天振,2002)。该观点对译者功能的探讨,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它忽视了语言层面背后,译员还需发挥的文化作用。译文的准确性诚然主要通过译者的语言知识实现。而若是仅仅将信息解码,转换到译人语中,不进行加工,那么译文的可读性是非常低的。只有当译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整信息的组织排布,使其更符合译人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时,译本的可读性才能显著提升。
另一种传统翻译观则笃信译者的译作价值一定低于原作。郭沫若(1920)曾将翻译与创作分别比喻为“媒婆”与“处子”,从而提出“处女应当尊重,媒婆应当稍加遏制”。此观点也呼应了林纾内心对翻译的定位。他本人心里对翻译也深不以为然,自己认为自己诗的成就最高,画次之,其次再是翻译(钱钟书,1981)。这两位翻译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所持有的观点,反映了一种较为普遍的价值观。翻译仅仅被视为一种将国外作品引入中国的手段,甚至其中文译本的价值可能还远不及原著。这一观点贬低了译者在翻译国外作品时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由此可见,传统翻译观这两大观点,一方面将翻译的工具性作用视为翻译的整体价值体现,另一方面又将原作者的地位放在中心位置,而译者只处于较为边缘的位置。长久以来,在多数人的概念中,译员仅仅是一个隐形的工具,其主体性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承认。因而一定程度上导致,现代社会对译者职业重要性的忽略,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翻译的职业发展。
(二)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对译者职业发展的影响
当前的笔译市场存在一种“求量求速不求质”的风气。新人行的笔译人员,通常要在翻译公司内完成大量的翻译工作。这些翻译工作会被限定于较短的时间内,以致于这些笔译人员无法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对译稿经过反复地推敲、修善。很多译员只是抱着能在期限内完成更多的翻译工作为目的进行翻译,而不顾及每一篇稿件的质量。最后导致如今笔译市场出现笔译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外界对笔译的评价也不太乐观。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当下对笔译人员的薪资核算大多仅仅以字数多少为标准,而没有综合译件的质量高低进行评判,从而导致了译员“求量不求质”的现象产生。由于入职门槛不高,工作内容重量不重质,导致了优秀译员与普通译员没有很好的区分,同样都是在于“苦力”。因而,造成许多优秀译员认为自身的水平没有在职业回报上得到很好的反馈,进而他们选择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另谋出路。由此可见,市场环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译员主体性的发挥。而正因为译员主体性发挥的受限,优秀译员与普通译员未能得到很好区分,优秀译员的优势并未显著体现,许多优秀译员对职业发展的期待度降低,进而离开了工作岗位。endprint
(三)译者自身主观能动性调动对译者职业发展的影响
译者自身对于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也对其职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之所以当今笔译人员职业發展存在一定受限,与译者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调动问题存在很大关联。第一,笔译人员没有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吸收各个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素养。翻译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译件文本的背景文化知识是否熟悉。特别是当今社会中笔译人员大多数是以处理非文学类翻译为主,这更加要求笔译人员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而由于当今这个时代求快求速的浮躁风气,导致译员没有足够时间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相关领域知识学习,更多地是在译本中进行即时的知识“恶补”,最后导致译稿质量不佳,进而职业发展受阻。第二,笔译人员没有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译稿进行筛选。此项主要针对自由译者,许多自由译者在稿件的选择上没有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译件进行选择。导致出现了译者翻译不熟悉的领域的稿件情况。大多数此类译文,会出现术语堆砌,文章内部逻辑混乱等情况,从而使译文质量降低,使客户质疑相关译员的专业素养,进而影响译员职业发展。由此可见,如若译者未对自身的主体性进行很好的把握,那其职业发展情况也会令人堪忧。
综上所述,传统观念与市场大环境以及译者自身对译者的主体性的印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笔译人员职业发展不理想的连锁反应。因而,若想要提高笔译人员职业发展,须主要从这三大方面着手。
四、如何提高译者主体性以保障译员职业发展
笔者认为要通过译者主体性,提高笔译人员职业发展,须主要从以下三大方面着手:
首先,翻译学界应加强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要改变大众对译者长久以来的传统认知,绝非一日之功。就译者主体性这一课题研究依旧是翻译主题研究的新课题。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形成了面向译人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其中操纵学派的“翻译就是文化改写”、也就是操纵(Bassnett,1992;Hermans,1985)的观点,打破了既有的对翻译只是机械化的工具这一看法。而其他学者也提出“翻译从来就不是透明的”,“翻译告诉我们更多的是译者的情况而不是所译作品的情况”(赫曼斯,2000)由此可以看出,译者的主体性开始逐渐被翻译学界重视。译者主体性研究也是近些年来我国翻译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只有深入对译者主体性研究,普及相关译者主体性知识,才能扭转传统翻译观中对译者主体性的遮蔽,进而从观念上提高译者的地位,保障译者的未来职业发展。
第二,应加强对翻译市场的监管,形成良好的市场风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完善译稿评估体系,注重译稿的质量。其次,在译员薪酬的评估方面,要综合其译稿的量与质进行综合评估。在待遇上,区分优秀译员与普通译员。再者,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专业领域的译员,如:机械、医疗、生物、传媒、新闻等等。保证译员翻译的对口性,提高翻译质量。综上所述,当翻译市场的风气由求“量”转为保“质”时,相信译员的主体性能够更好地发挥,进而译员职业发展也会更加顺利。
第三,译者应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提高个人素养。首先,译员应广泛地吸收知识。由于翻译工作有时不单一限制在某一个领域,所以需要译员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文化背景。其次,译员应培养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做到有“专攻”。这样,对于译员在未来的专业化翻译的道路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文强调要发挥译员的主观能动性,但不意味着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受任何限制。主体必定受到客体的制约。在翻译活动中,主体是译者,而客体就是原作者以及原作。这意味着,无论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背离原作者的意图以及原作的内容。这是所谓译者的“受动性”,“它既表现为人对客体对象的依赖性,又表现为客体对象对人的制约性(魏小平,1998)”。这要求译者在工作中,应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灵活处理翻译文本,使其更融入译入语文化,又不忘“本”,尊重原作者的意图与原文的意思。把握好主体性与受动性平衡的译者,才是一个好译者,才能有在职业道路上越走越远。
五、结语
译者主体性与译员职业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以上对译者主体性的阐释,以及外部环境与译者自身因素影响下的译者主体性发挥对译员的职业发展的影响与相关改善职业发展的措施,试图为中国的翻译职业发展提供一点微薄的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中国翻译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