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02-03肖毅
肖 毅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安全事故猛于虎,一起安全事故,轻则导致一个家破人亡,重则伤及一个行业、毁坏一个地区、瘫痪整个国家。多年来,人们致力于对事故的预防和治理,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各类安全事故仍频频发生。如何减少和降低事故损失,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笔者通过对青海大美聚乙烯项目的深入调研后,认为项目部在应急预案的构思、编制、应用、管理等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一、工程项目概况
本项目是青海大美甘河工业园区尾气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工程中主要的工艺装置之一,采用美国UNIVATION公司UNIPOL PE气相法技术,以乙烯为原料,以丁烯-1或己烯-1作为共聚单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聚合反应,生产聚乙烯产品。装置包括原料精制、聚合反应、产品脱气、排放气回收、挤压造粒、掺混和配套的辅助设施。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建设采用“业主+PMC+EPC”模式复合型项目管理模式。
二、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应急预案是针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或部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或其他灾害,根据应急救援的指导原则和战术原则,以及现有装备而拟定的。因此,在编制预案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实事求是这个原则,才能达到在安全事故或灾害现场发挥作用这一根本目的。然而,目前项目部在制定预案时没有把握好这个原则,反而出现几个误区制约了预案应用的实际操作性。
(一)事故应急预案内容制定不细
主要表现在对救援力量部署、救援方案、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表达模糊、混乱不清。如在救援力量进退路线的安排部署上,有救援路线,无退防路线,交代了各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却忽视了相互间的分工协作;在救援方案上,通常只选定了救援方式,却未进行有效性评估;注意事项没有针对性,未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
(二)事故应急救援步骤制定格式化
项目部在制定各级应急预案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制定救援对策时,往往把各救援队伍的行动交代得过细,如救援力量抵达时间、现场救人方法、救援时哪些人利用什么工具等,这样的问题在于布置太具体,看起来就像是在演戏。忽略事故现场瞬息万变的实际情况,企图计划指挥而忽视临场指挥,预案反而失去了实际意义。
(三)事故现场设定过于简单
事故设定是预案制定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救援力量部署、施救对策等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事故设定过于简单,如只确定一个事故点或是不设置事故发展变化中易引起的次生灾害(如危化品的燃烧、压力容器的爆炸、建筑物的倒塌、人员连续伤亡、被困情况变化等),整个预案就显得过于简单,没有起到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的准备作用,对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工作的指导意义也就不强。
(四)项目部制定的分级预案与实际现状脱节
对于聚乙烯生产装置发生爆炸、泄漏等一些较大规模、较大影响的事故,项目部和分包单位都制定了同类型的应急预案,但是如果项目部和分包单位在制定过程中没有做好统一、衔接工作,往往会造成力量部署,如停车位置、事故现场设置、救援和退防路线的设置甚至任务分工不协调;一旦出现紧急突发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调动多种力量协同作战时,就很可能造成各救援队伍多重任务叠加而无暇顾及,造成救援现场混乱,错失救援良机。
(五)各级制定预案时侧重点不突出
制定同一个事故的应急预案,项目部和分包单位在制定时往往把握不好出发点,没有侧重,重点不突出,甚至出现雷同,那预案就失去了具体的指导意义。
(六)应急预案中的分级启动不合常理
如预案中死亡人数、财产损失的统计分级,有些不切实际,本应是事后或至少是在事中做的事情,不应该作为事前预案启动条件。
三、应急预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应急预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实战中得到充分的应用,预案的应用可分为平时应用和实战应用两方面,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几个常见问题往往导致预案不能发挥最大作用。
(一)应急预案领导熟悉,职工不熟悉
项目部在制定预案时,大多是领导或专业部门的事情,制定出来的预案往往是领导和专业人员熟悉得多,而其他人员对制定出的预案熟悉机会和程度有限,导致在实战中对应急救援中心的指挥作战意图理解不透,执行不到位。
(二)项目情况或装备力量改变没有及时更新
实际情况改变后未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这是很多救援部门的“通病”。往往在预案熟悉过程中才发现重点部门或部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或是人员、物资装备发生了变化,没有及时对预案进行更新修订,从而导致预案措施失效。
(三)应急联动得不到保证
预案一般是由应急救援中心牵头制定,但是预案里涉及通讯、装备、医疗、生活等后勤保障工作其实是一项跨岗位、部门甚至跨单位的工作。项目部的预案在制定时就没有与这些后勤保障部门进行沟通,导致实际应用时应急联动远达不到预案中的要求。
(四)未对应急救援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未对预案进行定期评审或评估,可行与否不得而知。特别是在演练和实战后未对预案效果进行评价,未对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并更新,使应急预案的实际可操作性得不到保证。
(五)指挥上切忌盲目冒进和撤退
救援现场时间就是生命,指挥者往往会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下达救援命令,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人身伤亡,影响救援效果,甚至使救援行动陷于瘫痪。因此,要及时准确上报事故救援进展状态,认真研究现场情况并科学分析,切忌盲目冒进。如果预测现场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或事故将进一步扩大时,总指挥应果断下达撤退命令,及时做出战术安排,给救援人员足够的撤退时间,减少无谓的人员伤亡。
四、应急救援预案的改进措施
(一)预案编制一定要准确细致,保证质量
一定要严格按照预案的六个基本内容进行编制,包括: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辨识、评价;应急各方的职责分配;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现场恢复;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有针对性、预见性地设置事故大小。
(二)预案内容要简明扼要,便于使用
结合项目现场实际情况,项目总包和分包单位在救援力量部署方面多做文章,把参战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与协同作战交代清楚是最重要的;而分包预案应在总包上级预案的基础上,把侧重点放在各自具体的救援行动上,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对实战和平时训练更有指导意义。
(三)评估项目重大风险,针对性开展情景假设
在应急预案的制定时,应预先组织专家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针对评估出的重大安全风险,除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外,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对应的项目应急预案,并针对重大事故后果开展预测型情景假设,不断完善项目的应急预案体系。
(四)建立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应急预案的最大价值在于在实战时发挥减灾作用,很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对预案的管理问题。以应急救援中心为例,应急救援中心在对下级的预案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做到信息情况有人收集,后勤保障有人协调,基层预案有人指导,预案效果有人评估。
(五)各级预案协调一致,互为互动,科学管理
应急救援中心与分包分级预案保持协调、统一,各单位可建立相应的组织或小组,科学统筹管理预案制订、管理、应用等工作。
(六)组织预案培训学习活动,提高员工应急知识技能
项目定期开展应急安全知识、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培训,通过预案讲解、应急处置、模拟逃生、桌面演练等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事故应急处置技能及事故生存能力。
(七)对预案进行有效性评估
成立专门应急预案评估小组,在预案编制完成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预案进行评审,及时发现应急预案中的不足,及时修订预案。
(八)科学运用现代技术,及时做好技术更新
随着计算机管理的推广和深入,要多从预案管理电子化、网络化方面探索,提高预案管理科技含金量。
(九)注重指挥技能锻炼,提升应急指挥能力
应急预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指挥是取得应急救援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日常演练时,应专门有针对指挥人员的演习和训练项目,以提高指挥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事故救援效果。
(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
编制预案时,不仅要考虑指挥、协调,还应考虑事故处置的技术、专业支撑,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意见对指挥者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十一)科学预测事故发展趋势
预案启动后应确定初步事故救援方案和意外状况救援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总指挥应组织相关人员研究预测事故可能的发展趋势、危害范围、危害程度,结合现场救援力量,确定事故初步救援方案,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制订意外状况的应急对策。
(十二)定期组织演练和评估,持续改进
应急演练是检验预案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项目部应根据实际进度,开展阶段性风险应急演练和评估工作,针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必要的整改措施并加以改进。
五、结论
总之,应急预案是实施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行动、采取救援措施的基本依据,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预案制定得好,准备充分,救援及时,就能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和降低人员伤亡。如今,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应急救援力量更加多样化,现场情况瞬息万变,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对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展开救援,提高救援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