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与防治

2018-02-03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废气环境监测废水

边 林

(旺苍县环境保护局,四川 广元 628200)

环境监测站的主要工作是对当地的水体、空气以及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分析,为社会生产活动提供相应的环境数据。在监测分析过程中,监测人员会大量使用酸液、碱液和有机溶液等各类化学试剂,不免会产生强酸、强碱等废液和有机、含酸等废气,除此之外,污染物还有采集的多余试验样品等。由于对实验室污染的关注不够,相应的实验室配套技术和设施也不尽完善,目前国内大部分实验室废水、废气没有独立排污口和独立处理系统,大部分有毒有害废水、废气混合在一起直接排向下水道和空气,对环境不可避免地造成二次污染。为减少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主要污染来源及危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

1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来源

1.1 废水

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废水是主要的污染产物[1]。其主要包括:一是样品分析残液,二是标准物质及质控样品,三是试验过程中加入的试剂,四是试验产生的大量洗涤液,五是存放时间较长而过期的溶液。实验室废水水质变化大,瞬时排放量大,排放无规律,成分较复杂,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一定危害性。

1.2 废气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气有以下几类:试验药品和待测样品中的挥发成分、试验分析过程的中间气体、泄漏的标气载气等,如酸雾、甲醛、苯系物、汞蒸气以及其他具有挥发性的有机溶剂等[2]。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空间局限,一定范围内废气浓度较大,试验人员长时间暴露在这种环境里,会对自身的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若对废气不加处理,直接通过通风橱排出后则会对实验室周边环境及空气造成严重污染[3]。

1.3 固体废弃物

环境监测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气物主要由实验室过期的药品、多余的分析样品、分析产物、消耗或破损的实验器具等组成[4]。此类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若储存、处理处置不当,则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危害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周边环境的稳定和安全,干扰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其中,部分危害较大的污染物流入环境甚至会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2.1 废水的危害

试验中遗留的废水污染物,如强酸、强碱废水会导致周围水体和土壤的pH值发生变化,影响饮用水安全、农业和渔业生产,甚至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潜在危害。重金属离子废水如含汞、铅等废水排放到水体和土壤中,通过食物链中的生物累积,可能对人体和动物造成神经性的损害。含苯、酚、醇类等有机废水具有易挥发、难降解的特点,会对生物造成急慢性中毒[5]。

2.2 废气的危害

环境监测实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氧化硫、氨气等有刺激性的物质,长时间或高浓度接触这些刺激性的气体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和眼部疾病,甚至损害神经系统。

2.3 固体污染物的危害

环境监测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组分复杂,具有产生时间分散、单次产生量少、不易收集的特点。若处理不当,随意丢弃,其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进入垃圾填埋场,其中的有害成分会随渗流液进入土壤中,甚至是地下水环境,最终引发严重的污染事故[6]。

3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预防策略

3.1 树立实验室分析人员的环保理念

实验室分析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实验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为减少实验室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人员在试验过程中要自觉按照标准用量取用药品和试剂,运用规范的技术开展各项环境监测,及时妥善处置实验室废弃物。

3.2 规范管理实验室污染物

实验室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制定本实验室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管理规章和细则,并设专(兼)职人员监督管理实验室污染物排放,实现实验室废物处理的环保管理工作日常化。

3.3 有效处理、处置实验室废弃物

3.3.1 分类收集,避免发生二次污染

在处理实验室废弃物时,要严格按照各自的性状,分类收集,避免废弃物混合而发生二次污染。实验室废水应以规范的容器进行分类收集,再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后续处理。若试验中产生的酸性物质较多,可以利用酸碱中和法处理废液后再排入污水处理系统;若废液中有机溶剂成分较多,可以利用溶剂萃取法将可回收部分回收利用,不可回收部分利用焚烧法进行处理;对于微生物实验之后的剩余细菌、微生物等,均需要高温灭菌后再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细菌污染[7-8]。

已有研究表明,一般的实验室废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再采用膜处理技术,其排放的废水处理液已可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出水水质[9]。对氰化物、联苯胺等剧毒污染物应委托有资质单位集中处理[10]。同时,新建的实验室应当优先考虑在市政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选址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实验室废水处理达标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3.3.2 依据废气成分采取不同的措施

试验活动中排放的废气成分复杂,处理措施也不尽相同。如含有H2S、SO2等硫化物气体的,应当采取脱硫措施之后再排放;酸性较大的气体需利用碱液来中合,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氨气等常见的碱性挥发性气体可用浓硫酸来吸收处理,以减少对人体呼吸道造成的损伤[11]。燃性气体则需要完全燃烧后再排放,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3.3 完善垃圾分类标志,配备标志清晰的分类收集容器

实验室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应完善垃圾分类相关标志,配备标志清晰的分类收集容器。对不同的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收集、暂存,并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甄别,最终将其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处置单位处置,防治环境污染。

3.4 增设实验室污染防治专项经费

在实验室建设中增加用于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处理设施的基础建设经费,给予经费支持,促进基础建设,从源头防治实验室污染。同时,对相关的科研课题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废物处理技术研究[12]。

4 结语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作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性不容小觑。各级环境监测实验室应高度重视自身的环境污染问题,减少污染物排放,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减少相关监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废气环境监测废水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高级氧化技术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废气控制与治理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高氯废水COD测定探究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