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018-02-03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1期
关键词:金属元素环境监测重金属

郭 玲

(秦皇岛市环境监控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环境污染却越来越严重,因为传统的经济生产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土壤污染是最常见的环境污染之一,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越来越多,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的标准值和土壤的自净能力。土壤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对人体健康、其他生物生存等都带来严重危害。例如,土壤重金属含量剧增,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受到极大威胁,农产品出现重金属残留,严重危害农产品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1]。因此,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已经刻不容缓,我国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壤污染防治水平,人们必须从多方面着手,积极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防治,从源头上加强土壤问题的处理。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以及危害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土壤重金属污染指的是土壤中的各种重金属元素超标,超过土壤能够承受的极限值,重金属超标对于土壤的自循环能力有很大影响。据统计,当前我国被污染的土壤面积达到5 000万亩,土壤中出现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汞、镉、铅、铬、锌、铜等元素。近年来,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还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影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成土母质在风化过程中会自然积累一些重金属元素,在风和水的作用下,经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会发生改变。第二,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逐渐增加,尤其是随着工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其对土壤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例如,化学工业制造、金属矿山开采、日常生活废水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和化肥的不规范使用等,导致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逐渐增加。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1.2.1 隐蔽性

土壤污染与其他环境污染不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都十分明显,一旦出现污染会立即表现出来。土壤污染的呈现速度缓慢,单凭肉眼很难观察出土壤污染的情况以及程度,人们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知晓土壤污染情况。

1.2.2 不可逆性

在土壤污染中最主要的就是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受到污染的土壤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将重金属元素消解。

1.2.3 长期性

在土壤被重金属元素污染的过程中,这些污染元素一般都呈现垂直递减分布,很难从根本上进行治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深度会逐渐加深,影响更加恶劣。

1.2.4 难治理性

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的治理难度更大。通常,人们需要通过物理手段、化学手段和生物手段的综合治理才能达到比较良好的治理效果。

1.3 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十分严重,部分重金属元素可以被农作物吸收,在长期生长过程中,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元素会逐渐富集起来,然后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另外,我国土壤资源有限,土壤污染使得可以利用的土壤资源变得越来越少,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土壤污染的治理时间十分长,其产生的危害不可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人们想要对土壤污染进行根治,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污染的治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土壤污染的防范,从根本上减少土壤污染危害,做到防治结合。

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措施

2.1.1 加大环境监管和治理力度

土壤污染的防治要从预防着手,提高社会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不断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监督部门应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查找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杜绝土壤重金属污染,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的随意排放[2]。另外,人们必须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尤其是针对土壤污染灌溉区,必须要加强动态监测与管理,充分了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成分以及各种污染元素的含量变化情况,为污染防治做好准备。

2.1.2 科学地开展农业生产种植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必须加强科学种植理念的推广,使得农业生产能够做到安全、规范,减少对土壤的危害。例如,农业生产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绿色无公害生产理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即使使用这些物质也要了解用量和使用方法,按照规范使用,防止对土壤带来危害。另外,农药生产企业要加强对各种低毒、高效、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研发,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方法,减少重金属污染。

2.1.3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共享

环境污染是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人们必须要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不断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提高土壤环境监测水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可以建立统一的工作机制,由环境监管部门承担主要责任,对土壤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总体安排,然后对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使得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可以顺利开展[3]。第二,要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管理数据的共享平台。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不同的部门承担的责任不同,比如,农业部门有责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壤的危害,工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工厂的监管,防止污水随意排放。不同的部门应该从不同角度对环境进行监测,以获得更加全面的监测信息,同时,各个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为各个部门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2.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

当前,人们可以综合运用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等手段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处理。

2.2.1 土壤物理修复技术

土壤物理修复技术指的是根据土壤自身的理化特性以及重金属污染情况,通过物理方法对各种污染进行处理的过程。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换土、深耕翻土。这些措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却只能实现表面治理,不能达到根治目的。电动修复法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指的是利用电池原理,在电场作用下让重金属离子开始迁移,使得重金属离子可以富集到电极,即处在土壤表层,然后将这些金属离子去除。此外,在土壤处理过程中,人们还可以使用固定/稳定化修复方法对各种无机污染杂质进行清除,这种方法的成本较低,处理设备便于移动,稳定性很强。

2.2.2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指的是将修复剂添加到土壤中使得重金属元素和化学修复剂发生化学反应,将重金属元素去除,或者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化学修复法技术的种类也有很多,如土壤淋法、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溶剂浸提法等。其中,土壤淋洗能够对大面积污染进行清理,但是对于一些渗透效果不佳的土壤,其处理效果不好;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主要利用各种化学试剂与重金属元素进行反应达到污染治理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处理,但是很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4]。

2.2.3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指的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对土壤中的各种有毒物质进行清除的过程,治理成本较低,管理技术也比较简单,其中用于土壤修复的物质有微生物、植物等。近年来,我国还积极加强对动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如蚯蚓。人们发现,蚯蚓对重金属元素有一定的忍耐能力,可以不断吞食土壤中的有机质,而且蚯蚓利用自身的酶系统,可以产生有利于土壤环境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很好地促进土壤金属形态的转换,使得土壤的养分得到循环,还改善了土壤环境。

3 结语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广泛而严重,人们要积极加强对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防治手段,对土壤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同时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从根本上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

1 李 宁,任伯帜,周莹莹.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及修复方法研究[J].广州化工,2017,45(9):30-32.

2 陈学永,张爱华.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方法研究综述[J].污染防治技术,2013,(3):41-44.

3 杨苏才,南忠仁,曾静静.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途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3):549-552.

4 程望斌,谢 琦,杨 琼,等.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科版),2012,(1):61-64.

猜你喜欢

金属元素环境监测重金属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特征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8种重金属元素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监测第33卷(2017)总目次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ICP-MS法测定苞叶雪莲中重金属元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