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固废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2018-02-03方燕珍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1期
关键词:排泄物资源化粪便

方燕珍

(兰溪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浙江 兰溪 321100)

农业污染是指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以及地下渗入水体中,或者附着在土壤表面而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近年来,我国农业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在全国的总污染量中,农业污染量占50%。因此,农业污染是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它不仅危害农产品的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严重威胁农村与农业的长远发展。

现阶段,我国农业固废污染物主要包含农田中残留的不可降解塑料地膜、农作物秸秆以及畜禽粪便等。要想发展现代农业,人们不仅要树立生态循环意识,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还要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农业固废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

1 农业固废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农业是指人类对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利用而转化为相应的生产资料,为人们提供生存所需的食物、有机物、生物能源和环境的多功能产业。当前,我国种植业向机械化、专业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人们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农田和水源被严重污染,威胁人畜安全。农药的盲目使用,既严重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同时也容易催生超级细菌、杂草以及害虫。

近年来,规模养殖业朝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而一体化和规模化养殖场处理粪便和废水时采取了不正确的方法,造成养殖场附近的土壤呈现盐碱化,导致附近环境被严重污染,容易引发传染病。为了预防疾病,养殖场大量使用疫苗和消毒液,这不仅破坏了畜禽舍内的环境和畜禽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也阻碍了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循环,造成畜禽发生群体疾病或群体死亡。

2 农业固废污染物与资源化利用

2.1 塑料地膜

2.1.1 塑料地膜造成的污染

一般来讲,温室和大棚保护地的覆盖材料以农用塑料薄膜为主,农用塑料薄膜主要包括棚膜、地膜、遮阳网、防虫网、饲草用膜和农用无纺布等。塑料地膜栽培技术属于一种普遍应用的农业技术。近年来,随着农膜的大范围使用,随意丢弃农膜已经引发很多环境问题。现如今,大多数农用塑料薄膜以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原材料,难以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不可降解农膜造成的危害是直观的,白色地膜既会污染视觉,同时也会影响土壤物理性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对其进行填埋处理,既需要占用很多土地资源,也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与渗水性,损坏土质,导致土壤退化,阻碍植物的生长[1]。

2.1.2 塑料地膜的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方式

我国回收废旧农膜时采取的手段主要包括再生造粒、油化回收、高温热解以及焚烧处理等。其中,再生造粒技术应用得比较广泛,它重新加热塑化废旧农用塑料薄膜并且充分利用切粒,主要原理就是粉碎废旧农膜后将其送进熔融设备中,然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熔化,通过挤压后将其切粒,获取二次母粒。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经济适用性,二次污染较小,产品需求量较大,它是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农膜回收技术。除此之外,人们还应该大力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从源头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2.2 农作物秸秆

2.2.1 农作物秸秆造成的污染

成熟农作物的茎叶(穗)部分统一称为秸秆。现阶段,很多农作物秸秆由于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往往采取就地焚烧的方法来进行处理。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还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威胁人体健康,影响社会生产生活与经济发展。焚烧秸秆会产生污染,其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农作物秸秆转化成废弃物和农民焚烧已经废弃的秸秆。导致农作物秸秆变成废弃物的主要因素是,在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工业部门所加工的农用生产要素取替传统的农业生产要素,弱化秸秆原本的作用,或是从经济性来看既存的用途不合算,可人们又难以研究出秸秆合理利用的有效方法。由此可见,工业对农业进行的改造导致我国出现焚烧秸秆现象。

2.2.2 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方式

首先,秸秆养畜。我国农作物产生的秸秆要远远超过牧区的牧草产量,因此,它是一种较大的饲料源。倘若将其中的一半用来饲养牲畜,肉食品的产量就会上升五倍。由此可见,秸秆养畜是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其次,秸秆用于制作全降解快餐盒。采用稻麦草浆生产的快餐盒,其所有指标均符合标准,价格适中,并且整个生产过程无毒无害,原材料的供给比较广泛。再次,应用秸秆和畜禽粪便好氧堆肥或运用秸秆堆肥技术来生产有机复合肥,市场前景广阔。最后,气化技术目前比较完善,人们应该积极研发节能低耗秸秆气化技术,重点建设大中规模的秸秆发电厂,提高经济效益。

2.3 畜禽粪便

2.3.1 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

一是畜禽粪便对土壤造成的污染。畜禽排泄物既会对土壤产生有利的作用,同时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情况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其利主要表现为:畜禽粪便可以用于农田中,作为一种改良土壤的肥料;粪浆能够将水分提供给土壤;常常施用粪肥还可以提高土壤抗风化与水侵蚀的能力,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改善耕作条件,促进土壤有机质与农作物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其弊主要表现为:过量使用排泄物可能对农作物、土壤、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水质造成危害;部分含有浓度较高的氮排泄物会遏制作物的生长;如果使用较多的排泄物易导致土壤中沉积大量溶解盐,增加土壤盐分,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2]。

二是畜禽粪便对水体造成的污染。畜禽养殖场中没有处理的污水包括较多的有机污染物,其具有较高的污染负荷。浓度较高的畜禽养殖污水排入江河,会造成水生生物死亡,从而严重影响水体的生态功能。

三是畜禽粪便的生物病源污染。已经患病或隐性患病的畜禽,其粪便可能含有各种形式的病菌与寄生虫卵,如果处理方法不合理,就会转化成疫病传染源,从而导致疫病的传播。除此之外,畜禽排泄物还有许多来自于动物肠道中的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卵,进入水体后,它们可能造成水体中的病原类型呈现多样化,并且病原菌与寄生虫会大量繁殖,这样就会造成传染病快速传播。

2.3.2 处理畜禽粪便的方法和资源化利用方式

一是肥料化,畜禽排泄物中包括许多促进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氮、磷和钾等土壤养分与有机质,人们往往将它们堆肥后施用在农田中。此种方法既能够扼杀排泄物中的大多数病原微生物,也能改良土壤结构,从而确保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

二是能源化,能源化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实施厌氧发酵,制造沼气,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相应的能源。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污染,还能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第二种是把畜禽粪便投进专用炉中直接焚烧,其可以用来供热。

三是饲料化,饲料化是实现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畜禽排泄物内包括许多没有消化的蛋白质、维生素B、矿物质、粗脂肪以及相应数量的糖类物质,因此,它能够有效满足快速发展的畜牧业饲料需求。

3 结语

科学技术在农业固废污染物的控制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人们应该重点研究农业固废的处置方法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因此,人们应该统一处理地膜、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和环境实现双赢。

1 董雪云,张金流,郭鹏飞.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安徽农学通报,2014,(18):86-89.

2 王晓鹏,王占川.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形成及资源化利用的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1):65-67.

猜你喜欢

排泄物资源化粪便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猫咪为何埋便便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
丹麦惊现700年前的厕所
牛排泄物制能源电池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