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纠错教学”的报关实务课程改革

2018-02-03颜宏亮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21

物流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错例实务货物

颜宏亮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报关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是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商务英语和食品专业群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采用“纠错”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相互批阅、设计和作业,建立双向及多向互动,形成即时反馈信息,让《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更有实效性;“纠错”教学法的创新应用让学生走出认知的误区,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辩证客观地看问题,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国家对报关人员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为依据,遵循知识获得的心理加工过程的特点与基本规律,将《报关实务》整个教学内容分成了三部分:30%陈述性知识,即报关概述、海关管理、报关管理制度、对外贸易管制等内容;30%程序性知识,即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非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等内容;40%策略性知识,即海关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计算、进出口报关单填制。

笔者通过对本校2014、2015两个年级六个班级的教学应用,将《报关实务》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整合。教学内容以报关业务流程为主线,将整体教学方案分解到各单元教学任务中去。对于陈述性知识为主的课程单元,通过下达课前任务,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搜索、图书馆查阅书籍,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对于程序性知识为主的课程单元,可通过形成若干个协作学习小组,以学习情境导向,任务驱动选取企业真实情境的重复训练,使学生掌握概念和程序的应用;对于策略性知识为主的课程单元,可通过参考历年真实案例,让学生在现实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错例进行模拟操作,通过在课堂中互相纠错,集体“找茬”,课下相互批改作业、方案,引导学生在纠正错误中,由被动变主动,由依赖变自主,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纠错教学活动中的快乐与愉悦,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具体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安排如表1所示:

2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教学中,学生在完成课前任务时,由于认知的有限性,学生会经常出现很多错误,甚至有很多学生同样的错误还会反复出现。因此,在《报关实务》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创新的“纠错”教学,让各小组展示项目任务作业,其他小组进行“找茬”,教师把每次小组完成任务的结果量化为出现的差错比率,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分类管理。这种相互比对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并对出现的错误记忆深刻。通过这种“错正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错果寻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错解评改,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错误进行对比和分析,对错因进行探寻和总结,对错误进行集体评改和反思,以此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体的实施如下:

表1 课堂教学内容组织

2.1 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教学内容梳理整合的基础上,笔者针对陈述性知识为主的课程单元,教学组织采用传统的全班统一授课方式;针对程序性、策略性知识为主的课程单元的教学组织实施采取团队分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教学班级分成若干个协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人左右。

课程组织分为“独立尝试——小组探讨——互相纠错——引导点拨——独立纠错——总结评价”的学习过程。通过教师总结点评与学生反思环节,总结提炼常见错误和不足,强化知识、深化技能,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人人参与教学环节。

2.2 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

课堂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按照六步法,以个人或小组学习为主,通过“小组探讨——互相纠错——引导点拨”完成教学实施。具体课堂教学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课堂教学实施步骤

3 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

学校《报关实务》的课程评价方式改革了传统的以“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采取“素质、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过程性评价体系。通过每个小组项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考核50%,终结性考核50%,满分为100分。具体安排如下:

3.1 终结性考核

本课程在终结性考核中采取的是让学生随机选择一票货物,完成这票货物的报关业务流程设计及具体实施,以报告形式展现这票货物的报关流程。

3.2 形成性考核

本课程形成新考核包括报关基本理论知识应用、进出口税费的计算、进出口报关单的填制、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保税加工货物的报关程序、特定减免税货物报关程序、转关货物的报关程序,具体分值比例、考核项目、考核指标如表2所示:

3.3 小组成员过程性差错率考核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把每次小组完成任务的结果量化为出现的差错比率,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分类管理。如表3所示,按照目前海关对报关企业分类管理的方法,针对各小组完成任务差错率的多少,也采取不同类别的管理,对较好的管理类别进行平时分奖励。笔者把每一次完成小组任务的成绩进行量化管理,并及时公布公开,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能让每个小组及时了解到自己的掌握技能的水平,同时也革新了原有的应试课程考核方式,体现了过程性及公正性。

4 错题资源库的形成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掌握各种通关技巧,所以课后的再学习与总结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将各小组经常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从学生的现实学习中选取错例,结合历年《报关人员水平测试》的试题,区分常见错例和典型错例,累计常见错例形成错例库,设计典型错例转化为习题库。把课堂差错整合提升为一种教学资源。

综上所述,纠错教学法在《报关实务》中的创新应用,将传统授课模式变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讨论式教学。通过大家来“找茬”,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既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不仅有助于提高知识的内化效率,又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表2 课程考核安排

表3 各小组差错比率及分类管理类别

[1]赵亚翔.基于广东省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以《报关实务》精品课程开发建设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193-195.

[2]缪鹤兵.高职“海关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5(12):73-76.

[3]颜宏亮.浅谈高职报关实务教学中的纠错教学[J].物流技术,2015(12):222-224.

猜你喜欢

错例实务货物
关于“角”的错例分析
“多”与“少”错例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四错例
逛超市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ODI实务
FDI实务
做好错例点评 强化正向引导: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例
进出口侵权货物刑事执法之法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