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本创新 和诗以歌
2018-02-02李颖兰
李颖兰
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創造传媒联合制作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词改编成流行音乐,“用这个时代最流行的方式,将优秀传统诗词传播出去……号召、动员和参与一种全民互动传唱经典的文化行为,从而叩响当代人的心扉”。节目的热播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尝试,也为我们当前探索高中语文课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提供了一些思考。
“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卷七十八·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意为介绍或导致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广义上,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媒介。根据“2017版课标”中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目标设定,笔者认为语文课程中的“媒介”主要指艺术媒介和传播媒介。前者侧重信息的艺术表现形态,如文学、音乐、美术、戏曲、影视等;后者侧重信息的传播载体和渠道,如各类出版物(传统出版物、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广播、电视、手机及网络。“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鉴赏力,及运用不同的传播媒介辨识、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新媒体语境适应力。
经典传唱人们和诗以歌。于是,我们听贵州山区孩子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生命礼赞,听“摇滚博导”陈涌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疏狂意气,听奥运冠军孙杨“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的男儿血性,听台湾原住民歌手胡德夫“给我一瓢长江水”的刻骨乡愁,听曹轩宾和着南宋古琴唱彻《阳关》,听龚琳娜配着曾侯乙编钟唱响《离骚》……“乐者,心之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当诗与歌碰撞,美丽的汉字搭载着优美的旋律迤逦而来,音符错落成跳跃的诗行,触及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应该说,音乐之于诗歌,并非新媒介,但正是这种文学、音乐包括舞美的跨媒介整合与表达,赋予了经典诗文时代感和亲和力,使其固有的优秀文化因子被不断激活,释放出更深入人心的力量。我们希望学生涵养的品格,小到惜时守礼,大到家国情怀,从耄耋老人、稚齿孩童、文艺名家、演艺新星的歌声里,从现场嘉宾精当的点评里,从主持人、传唱人述说的一个个感人故事里,汩汩流出。
对于一档文化节目,一定会有或褒或贬的不同声音。但作为祖国文字的传播者,我们欣喜地听到孩子们将喜欢的歌曲单曲循环,随口哼唱就记住了那些平平仄仄的诗文。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正需要这些跨媒介手段来激活,让新媒体时代长大的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走进语文,发自内心的爱上语文,更自由真实地去交流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知。
刚刚上班时,在学校唯一一间能播放影音的大教室里,我们用光盘播放文学教育片《唐之韵》,恢弘的画面配以优美的解说词,带领学生致敬诗歌的黄金时代;当年多媒体教学设备走进课堂,一首歌,一幅画,一段电影,都曾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呆板枯燥。然而不到20年的时间,新兴媒体的发展翻覆天地,互联网与手机的应用,简化了信息的获取路径,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原住民,学生表现出优于教师的技术适应力和信息获取力。面对这样的改变,我们应该如何主动接纳多元文化,与学生互学互长,平等交流?如何在泥沙俱下的多媒介不良语境中引导学生辨识真伪,去糟取精?
当“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改革名词出现在“2017版课标”中,它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示了一片更广阔、联通历史与未来的天地,也为我们提出了诸多需要思考、实践的新问题。《经典咏流传》的现象及传播,不妨成为我们“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一个示范案例。跨越文学和音乐的边界,我们共读五千年文化,在起伏的旋律里读那些不朽的文字,读文字中鲜活的灵魂;跨越异质媒介,从文本到超文本,从纸张到数字化平台,从单向传输到多向互动,丰富的传播载体让经典变得更加亲切,以更随和的姿态走到我们身边。更为难得的是,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新媒体时代可能引起的传统文化浅表化、低俗化的恐慌,形成了建立在高度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深度契合,守住文化根脉,把住时代脉搏,为我们示范了“跨媒介”语境下,如何守本,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