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3 ~岁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关爱的实践研究

2018-02-02朱玥

教育界·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育者集体幼儿园

朱玥

【摘要】3~6岁幼儿园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虽然目前留守幼儿已被社会所关注,但是农村幼儿园物质条件有限,虽能开展一些集体活动,然而全体幼儿参与的效果不容乐观,并且其无系列的心理健康课程以及幼儿的监护方式单一,缺乏良好的引导,这些问题极易导致农村留守幼儿产生自卑、孤僻、优柔寡断、冲动、逆反心理严重等不良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为此,积极探究对低龄幼儿园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的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还需教育部门、教育者及监护人的共同努力完成。

【关键词】3~6岁幼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

从心理角度上来说,3~6岁正是幼儿需要父母在身边关爱的时期,而其进入幼儿园后,便需转换自身的社会角色。由于幼儿的心理不成熟,面对陌生的环境,内心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和不适应感,为了使其更好地适应幼儿园乃至未来的社会性角色,幼儿需要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心理过渡期,这对幼儿未来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但是受家庭条件以及多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农村幼儿的父母不能陪伴在其身边,致使其成为留守儿童,这将会给幼儿的心理留下一定的阴影,对其以后的身心和社会性发展均有一定的影响。为此,社会各界需高度重视幼儿园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積极探寻有效的对策帮助其营造健康、快乐的童年[1]。下面是笔者浅谈的关于3~6岁幼儿园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的实践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儿歌、故事进行教育引导

鉴于低龄幼儿的心理认知程度较低,其纵然有心理问题也不易用言语表达出来,但是为其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和改善其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为此,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多为幼儿播放一些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也可运用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将充满趣味性的故事表演给幼儿看,或给幼儿讲解故事情节后,引导幼儿分组表演故事内容等。另外,在儿歌和故事中,教育者还可以引导幼儿从关键词句、浅显易懂的句子或词汇中感悟其内容和情感,在这些情感的影响下,将能改变幼儿的心理发展路径。

二、引导全体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首先,幼儿园教育者需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设计能够激发其参与兴趣的集体游戏,并且还需根据游戏的难易程度和强度,引导幼儿了解掌握和遵循游戏的规则。在规则制定过程中,教师需重视游戏参与的全纳性,使全体幼儿都能够参与进来。为了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教育者可参考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并结合将要开展的主题游戏,设计和主题游戏有联系的趣味热身运动。集体游戏不仅可以使幼儿进行有效的体能锻炼和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同时在游戏中教育者还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状态,看出其可能存在的情绪或心理问题,在游戏结束后,可引导幼儿调节情绪和放松身体。针对情绪出现问题的幼儿,教育者还需主动与其进行交谈,直至其情绪得到改善。待全体幼儿身心放松后,教师还需组织幼儿对游戏中的规则和情绪体验进行回顾,并引导其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学到的做事方法、游戏规则和感悟等[2]。

三、积极为幼儿营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结合幼儿园节假日活动和常规活动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方案,开展集体活动的意义在于让留守幼儿感知自己和非留守幼儿是一样的,并不是孤立无援的,并且通过教师和其他幼儿的帮助,其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并感知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因此,教育者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安排一些阳光、积极、以关爱为主体的集体活动,因为关爱和被关注是留守幼儿最根本的心理需求,实际上其都是喜欢参与集体游戏的。基于这个特点,在幼儿体验完一次积极的集体活动后,教育者还可以对其进行延伸谈话,以充分了解其心理情绪体验,并综合幼儿的心理情绪体验结果,为其创造轻松、融洽的集体活动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使其幼小的心灵不留遗憾和免受伤害。

四、积极做好监护人沟通工作

留守幼儿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与人进行交谈,但是其内心的情绪多会通过日常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教育者在教学和日常活动过程中,需对留守幼儿的各种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表现进行细致观察,然后利用多种途径与幼儿监护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例如,与其外出的父母个别电话形式交流、与留守幼儿当前监护人的个别交流或集体交流等,旨在探讨留守幼儿的典型心理症状和问题,并根据问题探讨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另外,幼儿园还需定期邀请幼儿监护人来园参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授课活动,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幼儿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3]。

五、利用相关绘本阅读材料进行教育引导

现在有很多有关留守儿童的绘本阅读材料,幼儿教师可利用相关绘本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开展教育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的幸福。与此同时,通过绘本可让幼儿知道远方的父母也在挂念着他们,并懂得感恩。如我们幼儿园曾上过一节绘本阅读课《下雪了》,孩子们能够站在故事主人公的角度去理解亲人间的相互关爱与距离无关,并理解父母的不易,知道感恩的同时也知道自己一直被爱着。

六、结语

3~6岁阶段正幼儿是需要被关爱的重要时期,缺失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将会对其心理造成巨大的阴影。为了改善幼儿园留守幼儿内心缺失关爱的心理问题,幼儿园工作者可运用趣味的、丰富多彩的儿歌、故事、游戏及集体活动等,不断缓解和改善幼儿内心孤僻、自卑等不良的情绪,同时还需引导监护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正确引导,才能有效促进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瑶,罗忠银.农村幼儿教师的角色扮演研究——基于我国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6,3(17):35-36.

[2]曾从周.家庭嘈杂度对学前儿童语言和执行功能的影响[D] .河南大学,2014,4(6):9-10.

[3]朱艳红.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改善对策[J] .考试与评价,2016(06):83.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者集体幼儿园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我为集体献一计
爱“上”幼儿园
警犬集体过生日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