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圣沈万山的福泉情缘

2018-02-02沈赤兵

贵阳文史 2017年6期
关键词:沈万三张三丰茶马

沈赤兵

在沈万三的眼里,福泉就是他最眷顾的地方。沈万三是一个道教信奉者,道教是中国本教,沈万三与张三丰早在江南便有深厚的情意。沈万三“奉旨戍边”到贵州后,恰好张三丰也在福泉山高真观修道,两人在福泉相会,两师徒一神一仙,甚为欣喜,在福泉山畅饮、对弈、修道。

福泉山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无论是清晨朝阳下,还是暮色黄昏中,站在犀江潭对岸向福泉山看去,绿树掩映、若隐若现的高真观更增添了一种神秘。

福泉山之美,除了它的自然之美,更在于它的内涵之美。它美在性气、美在精神,美在它无论立足何处,永远保持的那份持重、守望、巍然和凝重。

福泉山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访神探仙”之山。一神,指元末明初名震天下被誉为“财神爷”的历史名商沈万三;一仙,指元末明初著名道家人物、内家功开山鼻祖张三丰,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闵智亭为张三丰亲写“武当山得道,福泉山成仙”。

做一名道商一生最爱是福泉

福泉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当年商圣沈万三来到福泉,在这片土地上弘商发展,以商助民,传播商业文明,将福泉的商业文化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与福泉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留下了千古奇话。

来到福泉山脚下,便看见气度不凡、宏大恢弘的精美牌坊,上面刻有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明史主讲学者商传的题词:“中华商圣园”。5个耀眼的烫金大字,将福泉山衬托得神奇神秘、魅力飞扬。

沈万三何许人?据《辞源》(1979年修订本):“沈万三,明吴兴人,字仲荣。后移居苏州。巨富,称江南第一家。朱元璋建都南京,召见,令岁献白金千锭,黄金百斤。甲马钱谷,多取资其家。”著名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我国当代艺术理论家余秋雨在其《文化苦旅》“小镇巨贾”一文中评价:“沈万三的致富门径是值得经济史家们再仔细研究一阵的,不管怎么说,他算得上那个时代既精于田产管理、又善于开发商业资本的经贸实践者,是中国14世纪杰出的理财大师。”

贵州福泉山是商圣沈万三的最后归属地。据《乌蒙沈氏族谱》记载:沈万三,名富,字仲荣,春正月闰之甲申生,湖州南浔沈庄漾人。幼随父迁长州周庄,后迁应天府(南京),同会馆是其故宅,后湖中地是其花园。从农垦殖,从工办作场和内外贸易而致富甲江南。明洪武初,因富获罪,奉旨戍滇黔。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农历八月十二日,八十八岁卒,葬贵州平越福泉山。张三丰赠万三诗曰:“浪里财富水底藏,江湖英明空荡荡。平生为仁不为富,舍却红粉入蛮荒。”此诗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包俊宜书写在沈万三原葬墓文化墙上。

在沈万三的眼里,福泉就是他最眷顾的地方。沈万三是一个道教信奉者,道教是中国本教,沈万三与张三丰早在江南便有深厚的情意。沈万三“奉旨戍边”到贵州后,恰好张三丰也在福泉山高真观修道,两人在福泉相会,两师徒一神一仙,甚为欣喜,在福泉山畅饮、对弈、修道。张三丰祖师在此结庐修炼8年,沈万三曾多次骑马沿古驿道到福泉山看望张三丰,友谊深厚。为什么沈万三偏偏喜欢上福泉山,除了环境优美、风光如画、气灵境幽和故交张三丰原因之外,还有一说,有流传至今的民谣为证:“脚踏乌江河,石笋对石鹅,谁人识得破,金银用马驮。”以前人们不知道这首民谣出自哪朝哪代,只知道它的预言很了不起,几百年前就预示了福泉丰富的磷矿资源。其实这首暗藏玄机的民谣,就是沈万三“为西部理财”来福泉寻找金银矿藏时编出来的顺口溜。沈万三奉旨戍滇黔时(当时贵州未建省其地属滇),虽属奉旨戍边,但凭其原有的雄厚资财、市场人脉及经营理念,在黔地仍保持经商传统。云南地方志《三迤随笔》记载:“沐英(黔宁王)奏:‘万三通理财,求帝拨万三父子入滇,为西路理财。太祖准奏。”于是沈万三在贵州以福泉为重点的茶马古道上组建马帮,经营木材、粮铺、盐铺、当铺、钱庄、酒坊、银饰、丝绸,把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成为滇黔古商道上一支贸易生力军。其中,茶马古道上的福泉,便是其重要的立足地之一。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晚年沈万三来到福泉山,跟随师傅张三丰在福泉山修道,取名三山道人,专心在福泉山修道炼丹。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沈万三仙逝后,葬于福泉山南麓,墓地也是张三丰仙人亲自选定的大吉大利风水之地。墓地坐北朝南,面向九九峰(今叠翠山),右为玉屏山,左为太极犀江环绕。

福泉山是沈万三的善终之地,更是他的人生福地。福泉形似一个聚宝盆,聚东西南北之财。当时的他88岁,每天对着眼前犀江河天然形成的太极图凝思冥想,一切早已放下。在这里,美好的东西一如美好的瞬间,淡淡的山那么唯美,静静的水那么深邃。他看见自己一生从江南走来,曾率领自己的船队,数度扬帆征服太平洋的惊涛骇浪;又在西南茶马古道上带领马帮弟子闯过天下最险的雄关古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如今是得好好静下来,才能走过人生最后的渡口。闲月清风静如水,繁星野鹤淡如山,山水的和谐,生活的纯美,只有以天人合一之心,才能进入道法自然之境。

沈万三早在江南时就接受道家思想。他在福泉人生的暮年进入道家修炼,取名“三山道人”。在商道精神中,他身上始终具有“内圣外王”特质。经商中,他始终掌握和恪守“善正德”经营原则,自觉驾驭商业运作规律,洞见商业发展趋势,及时捕捉商机,而不是做金钱的奴隶。他的身上具备有道德人生观的特质,这种道商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天道、人道精神,自然能达到慧智同功的效果。所以无论命运将他的人生放置波涛汹涌的大海,或在贵州茶马古道,他捕捉商机的能力常常極其精妙和准确;他的商业灵感直觉的诞生,超越了常道中的商人,他的商业决策往往有出神入化、顺势而为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成为天下商界的领军者和带头羊。这种道商内在的精神特质,始终支撑着沈万三商业事业发展的正确取向。商业要讲商道。商业的魅力在于市场创新,600年前,他凭借先人一步卓越的投资智慧跨出国门,被誉“中国国际贸易之父”。他的企业在海外承接丝绸生产订单,国内组织农户种桑养蚕方式,最早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做经营,拉动了江、浙几省经济,带动数万农户致富,开创了“公司加农户”丝织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社会化大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其产业链条之长,从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种子、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进行各种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endprint

做一名德商裸捐巨款修城墙

大明建国初期国库空虚,沈万三率先站出来,千方百计为国分忧解难。他生平做的一件对国家最有意义的事,便是修筑南京城。他为开国皇帝修城墙,完全是裸捐,彰显的是一种家国情怀。

据《明史》记载,“沈万三所筑之城墙由武门至西一段。”他曾上奏要求与皇帝共筑南京城的三分之二,朱元璋见来了个大财主当然面露喜色,并向他作了封官回应。他承修的城墙近20公里,这得花多少银子?其中,中华门瓮城是沈万三力荐并出资修建,目前的城墙就是明初的,城楼被战争毁灭,1985年新修,装饰上秉承了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风格。中华门古城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被江苏省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城门被明代朝廷命名为“聚宝门”,民国二十年(1931年),当时的南京市政府认为“聚宝门”封建意味太过强烈,为响应北伐革命需要,将城门改称“中华门”。中华门古城墙是我国继长城之后的又一大奇观。

在南京人眼里,中华门不是一般的门,而是隐含着强烈爱国主义情结的文化符号。看着这坚固的城堡和城墙上留存的累累弹孔,似乎空气中还弥散着炮火的硝烟,可谓身经百战,饱受兵火。中华门是日本侵略军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当时,负责攻占中华门的日军指挥官谷寿夫,见中华门太坚固,久攻不下,一度还想自杀向天皇谢罪。

沈万三为国家修城墙,完全是裸捐,金额巨大,折射出的是爱国思想。往大处讲,他担当起了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所以他被尊推为“中国第一爱国商人”。

做一名儒商 热心公益爱百姓

无论是在江南,还是在贵州福泉,当地老百姓一直把沈万三称作“沈善人”。沈万三身上的善,不仅体现在“孝、悌、忠、信”等传统文化理念上,更体现在社会责任中。他创业时是穷人,富了依然帮助穷人,到贵州仍然千方百计帮穷人。他“富而兼济”,乐善好施,600年来,民间流传多种有关沈万三为百姓修路、补桥,慷慨捐赠助学助困的故事。

明初福泉称平越卫。直通邻省湖南洞庭湖、连接沅江的清水江上游便在福泉市境内,此处有一个名气很大的渡口叫沈家渡,相传便是当年沈万三修建,成为当时推动贵州贸易的水上通道之一。沈万三走村串寨动员百姓组织货源出山,为各路土司打理生意,将江南的丝绸、大米等货物运入,连同本地的绿茶、药材,通过马帮运输,沿滇黔茶马古道运往昆明,辐射西藏以及进入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有当地老百姓中流传几百年的小诗为证:“小岩青山连青山,一江碧水下从安;重安流进洞庭湖,绕过一弯又一弯;弯弯环环江南地,商家在此出乡关;沈姓老板人聪明,逆江溯水涉险滩;开辟航道通滇黔,连接江南与云南;往来商贸人拥护,苗乡驿站生意欢;马帮铃声山间响,船工号子震山川;兴盛繁荣当年事,沈家渡口美名传。”福泉市凤山镇凉水村有一大片几百年的古茶树,相传最早的茶种便是沈万三带入种植的。其中有株古茶树高10米、胸径0.6米,枝叶茂盛,每年正月开花,五月凋谢,改写了“花无百日红”的谚语。而且花开万朵,花形大、重瓣、大红色,为茶花精品。

沈万三在福泉住过的地方,至今还有一条“三山街”,与南京保留至今的繁華商业街三山街相对应。其他有关沈万三与福泉的各种传说非常之多,包括引进辣椒种植、引进酿酒技术、发明“辣椒炒田螺”、传授“制冰解暑法”、制作“高车碾房”、为百姓提纯岩盐等,解决了当地的许多民生大问题。

沈万三帮助福泉修城墙和驿道,使福泉成为西南茶马古道上一个四面八方客商聚集、经济一度繁荣的重要驿站。资料显示,明代福泉驿道主要有6条:(1)福泉-贵定-惠水-贵阳;(2)福泉-瓮安-湄潭-遵义;(3)福泉-贵定-惠水-安顺;(4)福泉-黄平-镇远-岑巩-入湖南新晃等地;(5)福泉-黄平-余庆-石阡-思南-德江-沿河-入重庆涪陵等地;(6)福泉-麻江-都匀-荔波-入广西。由此来看,福泉历史上主要通湘粤,更是云南通往中原、京城的必经之地,史称“黔中锁钥”。2013年,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贵州段),全省有32处遗址、墓葬、石刻和建筑群等入选,其中涉及黔南州。所以福泉既是西南茶马古道的故乡,又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故乡。

沈万三带领他的马帮弟子在贵州茶马古道上穿行,最早在崇山峻岭间崎岖古驿道上行走的马帮,便是黔商。其特征是,以骡马为运输工具、以商品流通为使命、以契约为交割依据(口头或纸上协议)、以获商业利益为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马帮在当年极端封闭的艰难环境下,依然冲破千山万壑的阻隔,把贵州与外界市场连接起来,这种逆境求生、负重前行和万死不辞打通商道的“骡马精神”,成为黔商文化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沈万三便是贵州“骡马精神”的缔造者。沈万三在茶马古道开拓贸易和传播商业思想,构成黔商文化发展中的一座丰碑。

海上丝路开拓者 茶马古道领军人

沈万三600年前开拓世界市场具有进取精神。当年,他率领上数百艘船浩浩荡荡穿过马六甲海峡,走向世界,比郑和早几十年。更比西方的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世界地理大发现人物早一二百年。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中,称得上“商圣”的只有12位,分别排列有范蠡、子贡、白圭、吕不韦,沈万三列第五位。沈万三作为贵商鼻祖,是贵商的骄傲,更是贵州人的自豪。

中国政策网总编辑张华夏为沈万三入黔600年的题词对此作了较为精准的概括:海上丝路开拓者,茶马古道领军人。商圣沈万三不仅是福泉历史名人,也是贵州品牌、西南品牌。云南学者认为,沈万三的贸易带动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云南丽江古城的形成。

沈万三商圣文化是贵州商文化中极其珍贵的遗产。沈万三商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贵商的价值核心。沈万三开拓的贵州商道,有勤劳的汗水、有诚信的阳光、有智慧的火花。沈万三是世界级的历史名人,根据旅游资源学的划分,名人原葬墓是顶级旅游资源。为了纪念在贵州创下功绩的沈万三,福泉市在福泉山原葬墓的基础上,投入资金修建了“万三府邸”、“万三广场”和“中华商圣园”,供天下旅游者缅怀和瞻仰,必将大幅提升贵州在全国以及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沈万三张三丰茶马
波澜壮阔的自然奇观:云南三江并流
茶马古道
穿越在历史中的“张三丰”
张三丰:哥就是神一般的传说
沈万三与北京城
明代茶马互市研究
沈万三因富致祸是无中生有?
沈万三为什么修城墙
茶马古道
张三丰的手掌有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