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018-02-02李良玉

决策探索 2018年2期
关键词:日益增长习近平报告

李良玉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和行动自觉,着眼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明确新站位。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牢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深刻认识“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适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美好生活”是一个高频词,先后在全文中出现过14次,足以见其重要性、现实性与紧迫性,它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党的使命、宗旨、目标与愿景,既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与前瞻性,又融入百姓生活,关系大众的冷暖苦乐,它承接地气、灌注生气、富有底气、带着热气,承载着饱满的情感与丰富的价值内涵,表现出强烈的说服力、凝聚力、感染力与亲和力,构成了报告的一个重要亮点,直抵人们内心,温暖你我,感动世界。十九大报告用“人民美好生活”这样一个大众化、平民化、生活化的直白话语传播党的新思想、新战略、新目标、新愿景、新蓝图等宏大主题,一下子拉近了党和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党员干部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践行新理念、探索新方法、展现新作为;坚持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撸起袖子加油干,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方位、树立新理念、推进新实践,不断开创“人民美好生活”工作新局面。

适应新期待。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继续团结奋斗、苦干实干,书写发展新答卷,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判断,为新时代谋划发展、推动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会让人民享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水平的提高,除了物质文化生活之外,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文化、生态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重新定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为了兑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諾。紧扣新矛盾、瞄准新目标、踏上新征程,这条路注定不轻松,但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能迎来民族复兴的曙光。

创造新业绩。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报告多次谈到“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就明确昭示,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勇往直前,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紧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化改革,开拓进取,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义利观问题,明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作者系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日益增长习近平报告
巴斯夫改进凹凸棒土添加剂供应 满足各主要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的优秀诗歌作品
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
印度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