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ASPP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18-02-02焦红叶

重庆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鼻咽癌病理学孵育

焦红叶,薛 飞,程 友

(南京军区总医院耳鼻喉科,江苏南京 210000)

鼻咽癌是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且近5年发病率逐年上升[1]。鼻咽癌易早期发生淋巴结或血行转移,预后较差[2]。 p53基因是重要的抗癌基因,对肿瘤细胞的发生、增殖、分化及凋亡起调控作用,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nhibitory member of the ASPP family,iASPP) 可以发挥拮抗p53的生物学效应,在促进癌细胞异常持续性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提高了癌细胞的侵袭能力[3-6]。因此,iASPP可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实验室参考指标。为探讨iASPP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本研究分析了鼻咽癌患者iASPP表达水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学证实为鼻咽癌的133例患者,同时选取本院病理科既往收集的30例患者鼻咽部慢性黏膜炎活组织蜡块作为对照组。鼻咽癌组133例,其中男89例、女44例,年龄39~75岁,平均(53.3±12.5)岁,病理学分型:Ⅰ型6例、Ⅱ型13例、Ⅲ型114例,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33例、Ⅲ期57例、Ⅳ期30例,92例患者获得随访。对照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3~70岁,平均(51.4±15.0)岁。纳入标准:(1)鼻咽癌的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头颈外科学分会制订的诊断标准[6];(2)年龄18~79岁;(3)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活检或术后病理学证实;(4)获取组织学标本前,患者无鼻咽癌放化疗史;(5)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收集完整。排除标准:(1)具有放化疗史;(2)复发性鼻咽癌患者;(3)各项临床资料不完整,无法纳入统计的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免疫组织化学 采用石蜡切片(切片厚度3 mm)脱蜡至水,切片厚度3 mm,3%过氧化氢(H2O2)室温孵育5 min;去离子水冲洗3次,每次3 min,采用10%牛奶蛋白(1 g蛋白加入100 mL纯水)封闭,室温孵育 5 min;加入iASPP抗体(鼠来源,南京碧云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7 ℃孵育2 h;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冲洗3次,每次5 min,滴加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兔来源,购自罗氏检测公司),37 ℃ 孵育30 min;PBS冲洗3次,每次5 min,加入硝基四氮唑蓝/5-溴-4-氯-3-吲哚基磷酸(NBT/BCIP)显色5 min,复染,脱水,透明,封片,镜下观察。OLIPICS电子显微镜购自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配套试剂购自南京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2判断标准 阳性着色的iASPP蛋白定位于细胞质、细胞核,显色为黄色、褐色,(1)依据显色强度:无色(0分)、淡黄色(1分)、棕黄色(2分)、褐色及黑色(3分);(2)依据阳性细胞所占比例: <5%为0分、≥5%~≤25%为1分、 >25%~≤50%为2分、>50%~≤75%为3分、>75%为4分。两种积分之和,0~1分为阴性(-);2分为弱阳性(+);3~5分为阳性(++)、6~7分为强阳性(+++)。

2 结 果

2.1两组标本中iASPP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鼻咽癌组织中iASPP蛋白阳性表达率(72.18%)高于对照组的20.00%(χ2=28.461,P<0.01),见表1、图1。

表1 两组标本中iASPP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n)

A:鼻咽部慢性黏膜炎组织;B:鼻咽癌组织

图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400)

2.2iASPP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相关特征的关系 原发肿瘤(T3~T4)、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iASPP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原发肿瘤(T1~T2)、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而iASPP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学分型、TNM分期无关(P>0.05),见表2。

表2 iASPP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相关特征的关系[n(%)]

2.3随访结果分析 92例鼻咽癌患者获得随访,其中iASPP蛋白阳性表达患者63例、阴性表达患者29例,iASPP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71.43%)与阴性表达患者(86.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3,P=0.084),见图2。

图2 鼻咽癌患者的5年生存函数图

3 讨 论

临床上鼻咽癌早期血行转移率可达25%以上,临床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35%[7-8]。恶性肿瘤依靠超声或CT等早期诊断较困难。而通过对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可以为鼻咽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潜在的理论参考指标。

p53/CYC/NOTCH信号通路及p53/HES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上游转录调节基因的激活,提高转录增强子或启动子的活性,进而促进癌细胞细胞周期的调控,促进癌细胞凋亡[9-10]。而iASPP通过拮抗性抑制p53受体,进而沉默了p53导致的保护性效应的产生[11]。iASPP对于相关保护性信号通路的抑制,促进了癌细胞的自我增殖,并提高了浸润能力,促进了病情进展[3,12]。已有的研究探讨了iASPP在鼻咽癌患者病灶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但缺乏对于iASPP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的研究。

本研究发现,在鼻咽癌病灶组织中,iASPP的表达明显上升,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提示iASPP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侯文群等[13]和WANG等[14]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了73例患者临床资料,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中可以发现明显的iASPP表达阳性率的上升,且iASPP的阳性率越高,患者的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在发生了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iASPP的阳性表达率较高,提示iASPP促进了癌细胞对于淋巴结的浸润。此外,iASPP的表达与鼻咽癌原发灶的范围有关,提示在癌细胞早期浸润或扩张过程中,iASPP的生物活性作用可能较为剧烈,也提示iASPP的表达对于原发部位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调控作用较为明显,而对于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等部位的调控作用较弱。

综上所述,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iASPP的表达上调,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的范围有关,但本研究对于iASPP在鼻咽癌患者中血清学诊断价值分析不足,存在一定局限性。

[1]ROSALESPéREZ S,CANOVALDEZ A M,FLORESBALCá ZAR C H,et al.Expression of epstein-barr virus-encoded 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1),p16 and p53 proteins in nonendem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J].Arch Med Res,2014,45(3):229-236.

[2]WU J,TANG Q,ZHAO S,et al.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signaling-mediated induction and interaction of FOXO3a and p53 contribute to the inhibi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growth by curcumin[J].Int J Oncol,2014,25(5):90-92.

[3]吴芳,王仁生,张勇,等.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表达水平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J].广西医学,2016,38(8):1075-1077.

[4]吴芳,方业颖,胡凯,等.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表达对鼻咽癌预后预测的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7,37(4):273-277.

[5]屠彦红,李娜,高士秀,等.拉帕替尼诱导人鼻咽癌CNE-2Z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7):568-573.

[6]李涛.紫杉醇通过抑制PI3K/AKT/p53信号通路诱导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增殖抑制和凋亡[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10(24):2147-2150.

[7]YAN M,QIAN Y,YUE C,et al.Inhibition of histone deacetylases induces formation of multipolar spindles and subsequent p53-dependent apoptosi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J].Oncotarget,2014,22(4):56-58.

[8]MA W,MA J,XING L.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 p53 combined with chemo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Anticancer Drugs,2017,28(2):230-236.

[9]徐光.EGFR、p53、Fascin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0):1356-1358.

[10] 兰桂萍,司勇锋,翁敬锦,等.p53和p21~(WAF1)在鼻咽癌rAd-p53瘤内注射前后的表达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J].肿瘤防治研究,2012,25(8):961-965.

[11]彭裕辉,谢长乐,庄珊珊,等.联合检测p53自身抗体与EB病毒VCA-IgA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J].癌变·畸变·突变,2015,25(1):26-29.

[12]AHN Y C,KIM Y S.Korean perspectives of nasopharynx cancer management[J].Chin Clin Oncol,2016,5(2):764-779.

[13]侯文群,杨小敏,张胜男.P53蛋白在鼻咽癌中表达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35(9):1040-1046.

[14]WANG Z,LIAO K,ZUO W,et al.Depletion of NFBD1/MDC1 induces apoptosi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through the p53-ROS-mitochondrial pathway[J].Oncol Res,2017,25(1):123-136.

猜你喜欢

鼻咽癌病理学孵育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三物黄芩汤组分(群)配伍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模型中的相互作用
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2种成分的测定及其代谢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精子与慢病毒孵育制备转基因猪的分子检测及遗传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