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研发未来正极活性材料
2018-02-02
浙江化工 2018年6期
巴斯夫电池材料助力塑造电动交通未来,巴斯夫正极活性材料令电池更加强劲、可靠,且经济实惠,巴斯夫创新技术提升中型电动汽车的实际续航里程并显著减少充电时间。巴斯夫的研究人员正通过升级化学配方、形貌(形状及结构)以及生产工艺,全力提升正极活性材料的效率和性能,以满足持续增长的电动出行需求。通过种种创新技术,巴斯夫期望向市场推出能量密度最高的正极活性材料。预计到2025年,这些努力将帮助实现人们对中型电动汽车的愿景:续航里程翻倍(单次充电里程从300 km增至600 km)、电池使用寿命翻倍、电池成本及尺寸减小一半,单次充电时间减少到15 min。巴斯夫预计锂离子电池的市场规模也将随之迅速增长。巴斯夫电池材料产品组合包括镍钴锰(NCM)氧化物和镍钴铝(NCA)氧化物。巴斯夫电池材料研发中心贴近客户,分别坐落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美国俄亥俄州比奇伍德、中国上海以及日本小野田和尼畸。贴近客户的分布让巴斯夫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客户预期及市场需求。巴斯夫通过与全球领先的科学家、初创企业以及高校合作,不断提升自我研发能力。作为巴斯夫全球电化学以及电池业务的一部分,巴斯夫还通过与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合作及双方共同成立的电池及电化学实验室(BELLA),创新并改良材料。除与多个科研机构及私有企业伙伴的合作之外,巴斯夫还参与到多个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提供部分资金支持的项目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