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空气质量治理的认识和思考
2018-02-02柴改琴
柴改琴
(山西省侯马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山西侯马 043000)
1 引言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绿色消费观也逐渐深入人心而环境的问题对于人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也就逐渐的提上了日程。环境空气质量问题不仅仅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极大程度上的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的生活。所以,相关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改善,使环境质量问题得以解决。
2 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以及发展
2.1 空气质量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环境质量问题的重视,我国在不断地进行环境方面的改革,并且随着全面进入城乡一体化高速发展阶段,在环境空气质量保护的方面,我国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环境建设问题。进行基本的保障,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保障建设和谐社会。[1]他也成为统筹解决城乡环境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给机遇,并且使环境空气质量问题发展成为了一个新的形式。虽然我国土地面积广,但是我国人口较多,所以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导致了我国污染问题极为严重。还有就是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十分严重,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煤烟型污染。也就是说,城市大气环境中的悬浮颗粒物严重超标。这是因为汽车尾气污染排放量急速增加,并且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也会导致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不断上升,这些都对我国的大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2 空气质量的发展
随着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我国也采取了许多相关的措施来抵制环境的污染。对于环境治理技术的发展,我国首先采用的是机械滤网式技术。这种技术是从20世纪以来就开始使用,并且到现在为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种机械滤网式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过滤器,并且由亚玻璃纤维膜构成的。出来放置和支撑过滤戒指并且能过滤许多的细菌和尘土有一定的吸附功能。但是这种技术,你有自身的缺陷,比如净化机采用的滤纸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如果滤纸达到饱和就不能够进行过滤,也不能够进行杀菌作用。[2]而且如果过滤纸达到饱和,过滤纸也极易成为细菌的繁衍体,导致细菌传播。而且他替换下来的过滤纸也无法进行无害处理,比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3 空气污染的分析和建议
3.1 空气污染的分析
我国的地势较广,因为许多地域和历史等关系的影响,我国国内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企业比较多,这就严重的导致了我国的空气污染严重。首先是地理因素,因为我国的地势是南高北低的地形,所以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加剧,地面的摩擦系数也会不断的增加,在人员和城市密集的地区,风流会严重的减弱,产生严重的静风现象,导致了逆温强度不断加强这种现象是不利于空气污染物向外围扩展和稀释的,导致了我国的空气污染极为严重。除了这个影响之外,我国的降水也是比较集中的,对于降水少的时间空气污染物会长期的进行滞留,导致了高浓度的污染物积累。[3]还有就是因为我国的城市布局有着严重的缺陷,我国现如今采取的城市布局是群组式城市布局,每个城区都存在着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以及居住用地。在城市之前较广的分布着各种工业工厂,所以整导致了整体布局非常的不合理,这对我国城市环境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3.2 空气污染治理的认识和建议
我国空气污染问题,整体来说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我国要坚持统筹规划管理原则。不断的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带动各级参与到空气治理这项工作中来。一是最大的管理限度获得最优良的空气治理方法和效果,使我国的空气得到良好的治理和发展。二是要优化产业结构问题。将高污染的企业淘汰出整个产业循环链,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淘汰污染比较严重的落后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对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进行监督和控制。三是大气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进行相关强化。四是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对车辆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严格按照我国标准气体排放的车辆才可以驶上道路,对于超标车辆需要进行严格的处理。五是促进整体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六是在农村中也存在着对大气污染排放较为重要的比例,主要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煤炭燃烧。北方的冬天是十分寒冷的为了取暖大部分人民群众采取的是煤炭取暖。因此有关部门可以强制农村在进行燃烧取暖时采用一些清洁能源。[4]还有就是要控制我国的污染源,从根本上减少空气污染的状况,相关部门要优化产业设备来达到控制空气污染目的。
结语
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环境空气质量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一项问题。所以相关的部门应该大力的进行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和相关技术的完善工作,使我国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让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悦:关于环境空气污染的应对方法[J].新华网,2014-08-14:31-32.
[2]于浩洋:如何看大气污染的问题[J].黑河学院校报.2015(10):51-52.
[3]王鑫:环境空气质量治理的方法研究探讨[J].绥化大学学报.2015(5):10-11.
[4]程璐璐:环境治理的方法分析[J].黑龙江大学学报.201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