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河西屯田简论
2018-02-01孙花
孙花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政权各民族之间相互攻伐,战乱不息,导致中央政府失去了对河西地区的有效控制和管理。而当时河西地区屯田的繁荣发展,则主要得益于豪强世族大土地所有制的影响,各割据政权的重视,以及整个西北地区战略地位的上升等一系列复杂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相关的原因。本文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屯田做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河西;屯田
屯田制度上迄汉代,下至清朝,贯穿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屯田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总是跟着朝代的兴衰而起伏。西汉以来,河西地区就是著名的屯田区。西汉元鼎年汉武帝决定“始筑令居以西”的边塞,开始对河西走廊地区进行经营,并在河西走廊大规模屯田。据记载“初置张掖、酒泉,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天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整个河西在当时有二郡,其屯田规模最少在20万人。河西地区出土的大量反映屯戍的魏晋墓砖画,如“屯垦图”“营垒图”就生动的记录和再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屯田的真实情景。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屯田
中国古代的屯田,始于秦朝,兴盛于汉代,与所在时期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屯垦防卫,垦民“无事则以之为农,有事则调之为兵”完全是一种且耕且战的屯守制度,更是一种军事农业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屯田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并且将地方的军事设防和屯垦合为一体,以垦殖荒地与戍守要塞的形式,保证驻扎在河西的军队履行军事职责、各级官吏进行日常管理,减少了对当地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在本质上具有军政合一、军民合一与自给自足的性質。“河西屯田”在中国历史上尤为发达,并在屯田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地区的政治和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在出于发展自身经济和军事地位的原因,中原王朝和各少数民族政权均在此因地制宜地设置过屯田。
为进一步巩固中央政权对河西地区的统治,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早在西汉时,统治者就在这一地区设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并归属凉州管辖。曹魏称帝后,对河西地区的经营更加积极。曹魏政权先后派徐邈为凉州刺史,仓慈、皇甫隆为敦煌太守。“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余,以市金箔犬马,通供中国之费……”,此处的“募贫民佃之”就是募民屯田,为招募屯田之制。据记载,徐邈曾任颍川典农中郎将,后为大司农,对中原屯田制度较为熟知。徐邈将中原地区行之已久的屯田之制大力推广到河西地区。这一举措对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得中央政权对河西地区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并促成了“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的局面。
魏晋时期,在同一个地区兵屯、民屯往往相杂出现。在嘉峪关魏晋墓葬出土的六百余幅转画当中,仅表现生产和屯戍的画面就达八九十幅,足可以证实了上述情况。在嘉峪关魏晋墓三号墓前室南壁东西两侧第一层非常醒目的位置分别绘了两幅“屯垦图”“营垒图”。形象的说明了魏晋时期统治阶级在河西地区的屯守活动。屯垦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一部分画有一度支校尉骑在马上;马竖鬃扬尾,四蹄腾空奔驰;马前有一马司,指挥左右两队戍卒前行,右边一队九人,左边一队十人,戍卒全部右手握矛扛肩上,左手持盾牌于腰间,在田间行走;下面一部分画有两人手扶犁铧扬鞭驱牛耕田,前面一人是少数民族,后面一人是汉族,整幅图上下结构紧凑,将士兵和农夫行进方向、神态意境汇为一体,体现出整幅画面的和谐性,显示同一主题,表现士兵“且佃且守”、耕战结合、以耕养战的军事屯垦制度。营垒图画面正中是一座大的营帐,帐内端坐着一位指挥官,帐外左边画一位站立的卫士,右边画一位站立手中持旗的武士;主帐外整齐排列着大小三圈小军帐;在每一座帐前竖立着许多长矛盾甲,图的右边竖立两排六面牙旗。整幅画面虽然只画了一位将军、两名士卒,其余全用遍地的军帐表现,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这幅完整全面的纪实画作品中,深切地感受的当时屯守戍边的盛大场面。屯垦图和营垒图,位置左右对称,显然作者是出于表现同一主题的构想,营垒应该就是耕战者的住处所在。这组绘画形象生动地向我们再现了魏晋时期“分带甲之士,随且开垦”“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女,尽沘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戍逻减半,分以垦田”的军事屯田制度,也再次以实物资料证明和重现了河西地区魏晋时期的军屯情况。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屯田的发展
河西屯田,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时间之久在中国古代屯田史上的影响是深远的。早在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帅军大败匈奴,控制河套地区。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又派骠骑将军卫青帅军出陇西,越焉支,大败匈奴取得胜利,先后建立的河西四郡。自此,西汉王朝大力开发河西地区,屯垦戍守,移民实边,筹集军需粮饷。移民可以因田出谷,因地为粮,因民为兵,因屯为守,不仅解决了戍卒的费用和运输的困难问题,并且可以长期守边。魏晋时期的河西屯田更是汉代屯田的沿袭和发展,并将曹魏时期的所实行的屯田制度继续向西扩展和推行。据有关文献记载,魏晋时期的中央政权,曾派西域长史、戊己校尉驻守新疆,以保证西域的安全,并且更进一步加强屯田的管理。从敦煌西北60公里的汉代河仓城发现的石刻来看,早在汉代河仓城就是整个西北地区重要的储备粮秣给养的军需仓库,并且一直延续到晋泰始年间还在继续修建和使用,因此可以看出魏晋政权对河西地区的关注度。据《三国志·仓慈传》注引《魏略》记载:“嘉平中,安定皇甫隆代(金城赵基)为太守。初,敦煌不甚晓田,常灌溉蓄水,使极濡洽,然后乃耕,又不晓作耧犁,用水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得谷更少。隆到,教作耧犁,又教衍溉,岁终率计,其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曹魏时期,敦煌太守黄甫隆组织民户进行垦殖,推广农耕耧犁技术,河西地区人民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此举对恢复和发展敦煌农业经济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屯田的历史作用
河西地区与西域相连,是东西方交流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不仅成为军事防御的战略要地,同时也是历代统治者屯兵戍守的坚守之地,更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前沿和盥接支撐点。早在汉武帝元狩二年,西汉王朝收复河西,汉武帝曾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由于乌孙大臣“皆不欲徙”,张骞未完成出使西域的目的。于是汉武帝决定“始筑令居以西”的边塞,开始对河西地区进行经营,并大规模移民实边,发展河西经济。
到了魏晋时期由于内地分裂割据,中央王朝常常无暇也无力直接顾及西域屯田亊务,河西地方政府常常承担其经营和管理西域地方事务的任务。这便使得魏晋河西屯田活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影响了西域屯田。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族少数民族在与汉族的长期交往中,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学会农耕、农牧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也被史学界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代。魏晋时期大规模屯田还促进了边疆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开发。政府依靠屯田,以耕养战,解决军需给养,有效的节约了从内地长途运输物资额大量消耗的问题。屯田的发展和兴盛还有效的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东西方的来往使节、商贾提供了后勤保障。魏野南北朝时期,河西屯田耕地面积之大、人数之多,虽史书文字记载不多,但在河西走廊出土的大量魏晋墓砖画中反映屯戍的画面足以成为佐证。画面反映遍布的庄园坞堡和大批移民涌入更使得荒地得到开垦和充分利用。种草植树,固沙保土、植桑种枣,一方面保护了土地不被沙化,另一方面革新了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河西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俪生,主编.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M].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1997.
[2]甘肃省文物对、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文物管理所共同编著《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1985年版
[3]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嘉峪关魏晋墓彩绘砖画浅识》张军武高凤山著.
[4]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古冢丹青》林少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