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
2018-02-01高娟徐亮
高娟 徐亮
(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Ⅱ第二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利用个案分析,归纳城市功能区划分的依据和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明确城市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三、教学方法
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教学中要使学生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采用个案分析法,找出典型、具体的城市,说出其有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特征。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城市功能区”,学生读图分析北京有哪些城市功能区及其概念。
生: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不同的城市活动因为竞争而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回答。)
师:大家分析的不错,但是左上角的文化区遗漏了。
师:除了以上的功能区,有没有其他类型的功能区?下面请大家通过组图,感性认识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扬州文昌阁景观图及其Google Earth卫星图片、宝应亚细亚附近景观图、宝应盛世嘉园小区景观图、宝应城南工业园规划图、宝应纵棹园景观图、扬州瘦西湖风景旅游区景观图、扬州大学城规划图。)
生: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风景旅游区、文化区。(学生兴趣很高,踊跃回答。)
师:大家的结论非常正确。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城市功能区类型的多样性。
2.新课讲授:
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展示克山县土地利用情况,并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克山县有哪些功能区?
(2)这些功能区是各城市所共有的吗?如果不是,请说明共有的功能区。
生1:克山县有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和行政区。
生2:不是,只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才是城市共有的功能区。
师:从北京市和克山县城的城市功能区中可以得出,大家的结论是正确的。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中心商务区与商业区是一回事吗?
(2)齐齐哈尔市区、克山县城有中心商务区吗?请例举世界著名的CBD。
生:不是,齐齐哈尔市、克山县都没有,上海的陆家嘴、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新宿等地有。(学生抢着回答,多媒体展示著名CBD的景观图。)
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城市功能区的区位分布是有规律的,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请大家归类说明。这种格局会不会发生变化?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1:历史因素——形成基础,经济因素——影响显著,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政策——重要作用。
生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种格局会发生变化。比如,爱民湖附近地区,原先的农田现在已经变成工业区。
生3:克山师专原先是文化区,现在变成了行政区。
因为涉及的案例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所以课堂讨论气氛热烈。
师:大家分析的很有道理,有理有据。所以说,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很多,而城市功能区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创设问题情境: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显著。多媒体展示地租水平线随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
(1)比较三大功能区的地租水平线随与市中心距离关系的异同?
(2)A、B、C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什么?如何理解?
(3)这种对应关系是不是绝对的?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给学生预留了5分钟时间,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了解学情。)
生1:相同点是随着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不同城市功能区的地租线都在不断下降。不同点是下降速度不同,商业区下降最快,工業区最慢,住宅区居于其间。
生2:综合地租和付租能力这两个因素,A是商业区,理由是距离市中心最近,交通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商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高;B是住宅区,理由是在这块区域内,住宅活动的付租能力最高;C是工业区,理由是这块区域面积最大,地租低,工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高。
生3:这种对应关系不是绝对的。
师: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同理城市功能区之间的相对关系也不是绝对的。
3.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大家能够归纳出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特点吗?以克山县十字街为中心,画出本县的不同功能区的区位特点。请写出你的学习成果,并与大家分享。
4.板书设计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功能分区:
二、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1.历史因素——形成基础
2.经济因素——影响显著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4.政策——重要作用
三、地租水平线随与市中心距离关系:
五、教学反思
1.案例教学内容的选取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必完全受制于课本教材的约束,可自行组织适于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因此,课前备课时教师必须仔细斟酌选取一个贴近生活、结构完整、拓展能力和启发思维的案例。本课选取了北京市、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城市功能区的图文材料作为教学案例,虽然通过北京市、齐齐哈尔市等案例的展示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但从课堂教学过程看,其中只有克山县的案例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主动性。
案例教学被广泛推广和运用后,凡在地理课堂上用地理事例、举例分析进行教学的方法都被称为案例教学,这实际上是混淆了案例和实例的概念。案例比实例有着更详尽的细节叙述,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案例能够引发讨论,并能够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甚至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本课中的“克山城市功能区”案例,它包含了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及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等问题,而北京市和齐齐哈尔市案例,只是起到举例说明城市功能区类型和特点的目的。
2.案例教学内容的应用
案例教学中的的课堂讨论需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生通过个人的分析、探究,获得个人见解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答疑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对案例进行思考和展示组内讨论的成果,允许不同的见解,无须用标准答案来约束,但是教师必须通过巡视,及时处理暴露的问题,避免冷场和偏离主题的讨论。
讨论后教师必须进行总结评价,便于学生调整认知结构,提高能力,升华情感,从而掌握同类问题的地理原理、规律与分析方法,这才是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比如本课最后通过学生画图展示克山县城市功能区区位特征,拓展应用了城市功能区的一般规律。
六、教学评析
高老师的这节课主要采用了地理案例教学方法,选取了大量贴近生活的乡土素材。
这节课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新颖,教学观念新,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体现了新课程关于“教学内容要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要求”。运用学生身边或熟悉的乡土教材作为教学素材,培养了学生迁移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但高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节奏前松后紧,对教学重点“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分析不透彻,尤其是过于简化了对社会因素影响的分析。
编辑/李梦迪E-mail:5148748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