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国学经典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018-02-01崔卫东
崔卫东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师大看望一线教师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传统经典和中华文化的关系。
著名语文教育家倪文锦先生说:“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学习经典,并不在于保证它的真理性或实用性,而在于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有些文化典籍是没有办法绕过去的,比如《论语》《老子》《易经》,等等。”
语文教学要肩负起文化树人的教育使命,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如何向学生渗透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的文化素養呢?
●课内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的精心引领下,学生突破文本的表象而进入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获得相关发展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具有主动性、探究性,能够对已知进行反思,深入探究疑难问题,能够发现未知,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养。
中华传统经典之所以经典,因为它的意义具有深刻性。每一部经典都有显性的一面,也就是游离在文字上层的内容,显而易见;还有隐性的一面,是蕴含在深邃文字背后的需要探究生成的内容。任何一篇经典在词、句、段、篇的构成内容中都可以引申,引发人们的深度思考。
《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中为什么是“幽”而不是“忧”? 教师可引导学生来区分“幽愁”与“忧愁”的词语含义:“幽愁”,暗愁之意,侧重内心的幽怨。而“忧愁”强调外在的显现。结合文章可知,琵琶女原是名满京城红极一时的歌女,“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而今却“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历经了天壤之别的境遇,内心的悽苦何人解,琵琶女内心伤感的浓重不说自明。
学习林庚的《说“木叶”》,首先可以引领学生分析文本表层的含义,结合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等来区分“木叶”“树叶”“落叶”“落木”这些意象的内容:树,是有生命力的,翠绿且枝繁叶茂;木,没有活力,树叶殆尽;落叶,动感十足;木叶,静态的光秃秃的样子。从这些对比分析中进一步理解语句的含义,进而分析作者所传达出独特的情感意味。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度整合学习,由意象的分析归纳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富于暗示性,学生在这层层的分析探究中既积累了古典诗词句篇,又提升了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课外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的好方法。语文课外活动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补充。
中华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外在显现之一,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等,都是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绝佳时机。
以元宵佳节为例,学生可以收集有关元宵节不同内容的诗词歌赋。如描写花灯的有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周邦彦的“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李商隐的“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贺铸的“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也有描写佳节之时思念故乡的诗句,如王守仁的“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描写华丽灯光下,家人小孩的喜庆场景,如卢照邻的“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元好问的“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收集整理这些诗句,开设几堂欣赏课,既可以让学生直观而形象地欣赏诗句,又可以通过讨论了解古今元宵节的不同习俗。
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诗书报告会”“演讲比赛”等活动。 “一本好书,犹如一位良师,会把学生带入知识的大门与文明的殿堂;相反,一本坏书会葬送一个人的前途”。读书,读什么,读古今中外名著。这些名著都是经过时间岁月考验历久弥新的经典,是学生的精神食粮,开拓着学生的知识视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演讲,讲什么,讲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这些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灵魂。通过读与讲,让更多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在《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中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没有充分经历阅读经典作品的“洗礼”,以后很少再有机会或条件接触这些经典,即使以后还有可能接触也缺少自然而然的亲和情结。另外,如果学生在这方面缺少必要的基础,则很难抵御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诱惑,无法充满自信而勇敢地吸收来自不同背景文化的精华。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有必要也有责任为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学经典的契机,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好基础。
编辑/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