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的特点和前景评析

2018-02-01张希颖刘梦楠

对外经贸实务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国企业发展前景

张希颖 刘梦楠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加深和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对非洲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水电作为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就中回对非洲水电投资的特点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企业;非洲水电投资;主要特点;发展前景

非洲电力投入方面长期不足,电力基础设施落后,电力供应难以保障,电力短缺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因此,非洲制定了很多政策来扩大对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尤其要扩大水电项目的投资。如非洲联盟颁布的PIDA,规定了电力项目基本由水电构成。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根据2016年国际能源署统计数据,2010年到2015年,中国对非洲电力投资总规模已经超过300多亿瓦。其中水电投资占比585,约为200.1亿瓦。

一、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水电项目数量多,投J赉规模大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非洲水电项目的投资力度。2010年到2020年期间,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国承建已完工的、在建的或者计划建设的项目中有49%是水电项目。2010年起,中国在非洲承建完成的大坝超过20座,目前还有20多座正在建设过程中。在投资规模方面,中国在非洲承建的水电项目基本都是大型公共事业规模的,平均规模约为221兆瓦。只有大约15%的是小型的项目(小于10兆瓦)。

(二)水电项目分布广,承建任务大

中国电力企业在非洲水电项目分布很广,遍布整个非洲地区的各个国家,其中西部非洲、东部非洲、南部非洲地区水电项目分布较为广泛。尤其在西部非洲的水电项目投资,分布的国家最多,分别是几内亚、贝宁、加纳、马里、尼日利亚、科特迪瓦。此外,中国在非洲的水电项目面临着巨大的承建任务。其中对非洲东部水电投资的新增容量最大,约为33.6亿瓦,占中国对该地区电力总投资的61.11%:其次是西部非洲,水电投资的规模约为19.80亿瓦,占比约为47.22%。

(三)水电项目建造成本较低

中国的水电技术和水电项目施工的造价成本低。近年来,中国东方电气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气和上海电气集团公司等中国国内主要的水电汽轮机供应商的技术水平有所提升,提高了水电汽轮机的生产效率,使得其水电汽轮机成本比其他国际供应商最多低30%到40%。这些企业与中国水电项目的承包商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成为中国在非洲建设水电项目的主要水电汽轮机供应商,降低了中国在非洲的水电投资成本,使得在非洲同样规模的水电站,中国公司的成本是西方公司的60%~70%。

(四)水电项目投资方式主要为EPC模式

中国在非洲的水电项目最主要的投资模式是EPC合同模式。如2015年11月开工的下凯富峡水电站,采用的就是EPC模式,合同金额为15.66亿美元,装机容量75万千瓦。中国电建集团按照合同的规定对该水电项目的投资提供一揽子的服务,参与水电项目整个周期,包括前期调研和设计、设备调试、建设和运维等,并对该水电工程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负责。此外,中国在非洲投资的其他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水电站,也大多采用的是EPC合同模式。如2007年4月开工的布维水电站,合同金额3亿美元;2007年5月签订的蒙贝拉水电工程合同,合同金额4.6亿美元;2013年5月开工的宗格鲁水电站,合同金额为12.94亿美元;2015年9月投运的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合同金额4.462亿美元,这些水电项目都是中国企业以EPC模式进行投资的。

二、中国对非洲投资水电项目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非洲丰富的水电资源丰富

非洲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资源储藏量为4000亿千瓦时,约为世界水能总储存量的10%。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1750亿千瓦时,约为世界的12.2%。前四大河分别为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水能蕴藏量为500亿瓦。刚果河水电蕴藏量为3900亿瓦,如果能有效利用,可以满足整个南部非洲的电力需求。尼日尔河长4197千米,每年一到雨季,河水就会泛滥,河套两岸的三角洲地区成了天然的蓄水库。赞比西河总水能资源达到130亿千瓦时。其大部分河段流经海拔500-1500米的南非高原。形成了72条瀑布,总落差达到122米。这些瀑布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在水利发电方面有很大的前景。

(二)水电项目建设有利于缓解非洲電力不足的压力

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人民用电难问题。例如2013年12月,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在加纳承建的布维水电站竣工,该水电站装机容量400兆瓦,年发电量为100兆瓦时,在满足了加纳北部用电量的同时,剩余的电力还能向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等邻国出口。2015年2月,中国水电在津巴布韦进行卡里巴南岸水电站扩机项目。扩机项目共有两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300兆瓦,该项目完工后将会使卡里巴水电站发电量增加40%,使津巴布韦全国年发电量提高近25%。

(三)水电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非洲农田水利条件

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项目在兼顾发电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非洲农田的水利条件,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1月14日,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的建成使得约有三分之一苏丹人能够直接受益,灌溉面积为50万公顷,能解决当地700万人灌溉用水问题。该项目的建设实现了苏丹长期以燃油为供电模式的转换,在满足当地和周边城市居民用电的同时还减轻了尼罗河两岸的洪涝灾窖,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2013年12月,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在加纳承建的布维水电站竣工,该项目建成后灌溉面积约为3万公顷,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大规模机械化提供了基础。

(四)水电项目建设促进了当地工业产业的更快发展

此外,据国际能源署估计,非洲工业用电量占比大于40%,电力对于非洲工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对非洲水电的投资无疑也有利于非洲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对采矿业及加工业。采矿业是赞比亚支柱产业之一,2015年11月,中国电建集团所属中国水电国际公司签署了价值15.66亿美元的赞比亚最大水电站合同——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据估计该项目建成后,将为赞比亚采矿业增加38%的电力供应,满足该国工业未来5到10年的电力需求,为其矿业、加工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电力保障。

(五)中国对非洲水电项目投资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中国在非洲战略主张的目的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而不是谋求在非洲的霸权地位。因此,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一方面能够改善非洲电力供应不足的局面,给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民生水平。另一方面,中国电力企业还承担了对当地的社会责任,对非洲贫困地区提供无偿援助。使非洲人民能够真正获益。例如在布维大坝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水电八局积极实行本土化战略,为加纳培养了一批先进的水电管理人才和技能工人,建立的水电站也成了加纳的科技教育基地。企业还自建工地医院为建设者防治疟疾、霍乱等流行病,并为当地村民义务诊治病情,累计超过了5万人次。此外,企业还为电站移民新村捐建了医院、学校等设施。

三、中国对非洲水电项目投资发展的前景

(一)非洲可开发的水电资源潜力巨大

非洲大陆水电资源十分丰富,虽然各国分布并不均衡,但总体来说,可开发的水资源潜力巨大,为扩大非洲的水电项目投资提供良好的条件。从当前非洲各国水电利用率可以看出,非洲北部的苏丹和埃及水电开发利用率,相比其他非洲地区更高,分别达到了31.86%和77.6%;就非洲西部地区而言,尼日利亚水电利用率也较高,为15.2%,而几内亚水电利用率却很低,仅仅为2.8%;中部非洲水电利用率普遍偏低,刚果(金)和加蓬分别为2.5%、2.8%;南部非洲,安哥拉水电利用率为6.7%,津巴布韦水电利用率为仅仅10.42%。就整个非洲地区而言,可供发电利用的水电资源尽管占到世界的12.296,然而整个非洲利用水资源发电率仅为8%,遠远低于目前世界605的平均水电利用率。由此可见,非洲水电开发现在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大部分水电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电力优势,中国对非洲水电项目投资有利于开发非洲水电资源潜力。

(二)水电项目建设符合非洲各国对绿色能源的长远规划

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符合当今非洲各国政府关于绿色能源的长远发展规划。

联合国为非洲制定了到2030年前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和目标,规定了要建设有复原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产业化,并推动创新,其中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席卷非洲大陆的主要趋势。例如在2015年12月3日巴黎峰会上指出预计在未来20年内耗资5000亿美元打造“非洲可再生能源计划”,在2020年新增100亿瓦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到2030年至少达到3000亿瓦。非洲联盟在2016年7月份宣布要在未来十年对该可再生能源投资200亿美元,其颁布的PIDA(《非洲基础设施开发项目》)中的电力项目基本由水电构成,计划在2020年前建成9个水电项目,到2040年前再建设20个,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40亿瓦。为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非盟委员会积极调动各种资金和技术进行支持,并参与地区能源政策协调,充分和各个利益相关方沟通,积极促进水电建设开发过程中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由此可见非洲国家对绿色能源开发力度的决心。

中国企业对非洲绿色能源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2015年国家电网发起设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该组织主张推动构建能源互联网,用清洁和绿色的方式满足全球的电力需求,并主要以此来增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希望把非洲、亚洲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来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异。

(三)水电项目建设有利于非洲农业更快发展

非洲很多国家还属于农业经济国家,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中国对非洲的水电投资,不仅给农业发展带来了电力保障,同时还能兼顾灌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非洲农业的发展。2008年6月30日竣工移交的麦洛维水电站装机容量125万千瓦,大约是当时苏丹全国装机容量的2倍以上,灌溉面积为100多万亩,能够惠及400多万苏丹人民。2013年1月1日,中国电建在苏丹承建的罗赛雷斯大坝竣工,大坝的竣工将使农业灌溉面积扩大约1000万亩。

(四)有利于培养非洲水电建设人才

中国对非洲水电项目投资过程,能够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例如通过邀请资深专家授课、讲座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培养出既通晓跨国经营管理又精通水电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电力企业还能够通过完善的用人制度,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与奖励机制把高素质人才留在企业。

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过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劳动力的质量。例如在麦洛维大坝修建过程中,中国水电为了解决当地百姓的就业问题,最大程度上雇佣了当地工人。该项目建设过程中,雇佣的当地劳动力超过了70%。除了基本的岗前培训外,中国水电还专门成立了技术培训学校,在满足公司需求的同时,还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素质。除此之外,中国水电还不定期组织该项目重点领域的苏丹管理人员到中国进行短期培训,并到中国的水电站进行现场学习,为当地水电建设输入了大批人才。

猜你喜欢

中国企业发展前景
中埃跨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代理问题与治理机制
迈过海外风险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