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中体悟改进中探寻

2018-02-01仝静��

考试周刊 2017年91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学习兴趣语文教学

仝静��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课改的新内容,其“综合”二字,一是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融合为一体,尤其是将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综合性学习的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语文活动中提高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所以,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一定要让学生主动开展活动,明确学习任务。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体现在课堂模式的多样性,而语文学习的模式不是特定和固定的,所以,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课堂模式的影响下是可以逐步提升的。语文教材中对于综合性学习的设置都是在每个单元末尾,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将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时地进行综合性归纳,从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

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漫话探险》教学活动中,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三个环节:

1. 探险故事我来讲;

2. 七嘴八舌话探险;

3. 探险行为我评价。课前,我已经将搜集探险家的故事和查找古今中外人类的探险行为这样的预习作业布置下去。但是,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课后不断反思才能减少遗憾,使教学过程趋于完美。经过课后反思,我的感悟有以下几点:

一、 技巧指导有助于学生理解环节设置的目的

在本节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课堂设置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探险家的故事我来讲”。每一个小组讲故事的同学都经过了一番精心的准备,故事内容丰富,语速适中,表现力强,最后一个上台讲故事的男生表现得可圈可点。但前三个同学在讲故事的时候总是缺乏一点抓住听众的耳朵的吸引力,直到第四个同学走上台,大方地将自己准备的故事讲出来时,所有的“听众”似乎才渐入佳境。仔细分析,是因为最后一个同学不仅脱稿讲故事,而且语言平实,趣味性强,音调的抑扬顿挫让“听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眉头紧锁,心情时刻跟随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经过课后反思,我认为学生所讲故事的内容主要差异在于,学生对于朗读、朗诵、演讲和讲故事这几种语言表达形式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导致一些同学在讲故事过程中走进了误区。据此总结几点关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讲故事的技巧:

1. 故事内容的选择要适合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故事的搜集和筛选一定要有针对性,必要的时候,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比如故事主题的确立、故事篇幅的长短、故事的情节等。在老师悉心的指导下,故事的筛选和整合就能基本达到适应综合性学习的效果。

2. 讲故事的技巧指导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在本节课设置的环节中,我认为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讲故事的基本技巧有两个:一是讲故事时语言要口语化,尽量脱稿,以拉近讲述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二是讲故事时要做到声情并茂,用声音的艺术来吸引听众。讲述者真情流露、声情并茂地讲述能够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再现,使听众很快融入情节中。这样就能够使所有学生实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倾听习惯的养成。

二、 综合性的资料收集方法

综合性学习的资料搜集是学生前期学习的重要途径,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而且训练了他们的文字筛选能力。学生的资料收集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提高有效性。

1. 博。博,就是广、大的意思。搜集资料的第一步就是要多,切不能以偏概全,影响写作环节中自己观点的形成和提炼。例如,本次学习的环节之一“探险行为我评价”。如果学生选择的材料单调刻板,没有充分将探险中遇到的各种不可控事件搜集到,那么对于后期的探究内容,他们将会感到无话可谈。而且单调的资料会给学生错误的导向,使他们难以客观公正地认识探险行为。因此,资料“博”的程度,决定了综合性学习“精”的内涵。

2. 精。精,就是经过挑选的,提炼出来的精华。搜集资料的第二步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本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就是要让学生懂得成功不仅是是否征服自然,还在于精神内涵对后人的启示和影响。如果这个环节的内容搜集和资料整理达到了“精”的内涵,那么课文标题的“伟大”和“悲剧”这看似矛盾的词语就不难被学生理解,也起到了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为学习单元课文做好铺垫这一作用。

三、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应该放在哪个学习阶段进行

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在教材中的位置都是一个单元的结束处,但我认为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必须设置在单元文章学习完之后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以探险为主,且有两篇课文都是外国作家的作品。在课文《伟大的悲剧》一课学习中,陌生的外国探险家的名字和异于汉语的表达习惯并没有构成阻碍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和探险家对话的不可逾越的鸿沟,探险家的精神伟大和他们遭遇的“悲剧”结局,在前期综合性学习中的铺垫下,并没有让看似矛盾的词语让学生难以认识,反而使学生对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一行的成功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的失败都有着自己独到客观的见解。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发言不绝于耳:

甲:探险行为本来就具有危险性,我想英国探险家一行肯定会意识到这样的危险,所以,他们不畏艰险,敢于挑战自己的精神就已经很伟大了。

乙:斯科特的失敗启示是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我查找过一些相关资料,资料展示,源自网络:首先,斯科特非常迷信人拉雪橇的优越性,但对使用爱斯基摩狗有偏见,因而他选择攀登南极点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西伯利亚矮种马和3辆履带式拖拉机。拖拉机只走了几天注油系统就坏了,只得作为一堆废铁,扔在雪地里。由于西伯利亚矮种马不能适应南极高原恶劣的环境,体力不支,斯科特他们只好在崎岖的冰原上用人力拖着笨重的雪橇步行前进,消耗了队员大量体力,也影响了行进速度。其次,他们返回在罗斯冰架上预设的补给仓库时发现,装在油桶里的煤油神秘地流光了。第三,坏天气不断困扰着斯科特一行,原本应该是相对较好的天气却变成少见的狂风暴雪,使斯科特他们无法前进,最后,尽管离补给营地只有17千米了,但这居然成为他们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他们的行为给后来去南极探险的人们提供了很多经验,也让我认识到在探险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探险地的地理环境,这样才能减少损失。

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活动安排在单元学习的哪个阶段进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取决于单元学习的需要。“教无定法”,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更是教学智慧的体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而老师在教学上的引导就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灯塔。

作者简介:仝静,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学习兴趣语文教学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