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会战优良传统把握基层调研“四性”
2018-02-01夏溥阳
夏溥阳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当前,一些地方的调研还存在形式主义之风,表现为“三多三少”:做指示的多,虚心求教的少;一般性调研的多,带着问题专题调研的少;到工作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问题多、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作风飘浮,调研不实,直接影响决策过程。
下基层、抓调研是大庆会战的一个光荣传统。以传统为镜、用精神塑魂,搞好基层调研要紧密把握“全面性、亲和性、问题性、实干性”,做到问题到现场去查、办法到群众中去找、效果到一线去看、满意到群众中去评,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
一是紧密把握调研的“全面性”,摸透实情。“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只有全面掌握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整体情况,领导干部才能科学有效地决策。大庆会战有“千里眼、顺风耳,猴子屁股、辣椒嘴”的传统,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和问题都能看得到、听得到、抓得到。对于一个单位来说,越是偏远艰苦的岗位、越是关键重大的项目,对于调研的要求越为迫切。如果调研接触面太窄,走动频率过低,管理的时空没有最大限度地延伸,调查研究的影响力就显得微不足道。习近平总书记当县委书记时走遍全县各村,当地市委书记时走遍各乡镇,当省委书记时走遍各县市区。各级领导干部要向习总书记看齐,始终保持强烈的基层情怀,在注重日常业务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调研的范围和内涵。特别是在定期深入基层调研的前提下,要不定期地深入到各自联系点以外的其他单位进行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更多基层群众的思想动态,捕捉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及倾向性问题,对全局“胸中有数”。
二是紧密把握调研的“亲和性”,问计于民。亲和,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美德。政策措施制定得好坏和成效,基层干部群众最有发言权。大庆会战有一个光荣传统,就是领导干部与职工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干群齐心协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生产技术难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平民之态,切实转变思路,转换角色,主动走入基层员工的心里。要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始终装着群众,眼睛向下,到群众中去,说群众语言、唠群众嗑,变横向沟通为纵向沟通、多向沟通,与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呼声当做“家音”、把群众来访当做“家访”、把群众来信当做“家信”,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敢于倾听不同意见,应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创造条件让群众多说话、说真话,多从“群众土壤”中吸收养分,借鉴群众智慧而挖掘出“金点子”。要放下架子,虚心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听取解决问题的真知灼见。
三是紧密把握调研的“问题性”,增强实效。“笑脸一堆、好话一筐”,就是发现不了问题、分析不了问题、解决不了问题,也就失去了基层调研的意义和效果。大庆会战始终有严细的作风,“宁要一个过得硬,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自觉从严,好字当头”等观念激励了一代代石油人为油拼搏、为油奉献。“为官避事平生耻”。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中,要敢于面对矛盾、敢于坚持原则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麻木不仁、不能“绕着走”。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上,明确工作思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办实事上,多做雪中送炭之事,为基层分忧,留下方便、带走麻烦;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解难题上,为群众解决最现实、最直接的困难和问题,使群众带着怨气来、带着笑容走,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贴近员工、服务基层,发挥出基层调研的最大作用和成效。
四要紧密把握调研的“实干性”,提振精神。 调研不能浮在面上,要沉下身子、干出样子 。只有这样的真调研,才最接地气、最有效,也最受基层欢迎。大庆会战有“工人身上有多少泥,干部身上也有多少泥”“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等会战优良传统,用辛勤与汗水构筑了牢固的干群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克服在机关容易养成的“慵懒散比”等机关病,走出机关、走进基层,干在前列、做在实处,提振自己的精气神 。要主动到基层去投身火热工作实践,多从员工群众的不凡业绩、艰辛付出、崇高境界中寻找内在渊源,回归光荣传统、强化良好作风、提振精神状态,始终保持领导干部 “干字当头、身先士卒、奉献在前” 的模范本色。通过领导干部的带头干、带领干、带动干,基层调研才能更有针对性,才能真正了解基层的疾苦和所思、所盼,从而为科学决策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大庆石化公司热电厂)
责任编辑:乐 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