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严监管
2018-02-01张曙霞
张曙霞
严格的医生准入机制、线上医疗行为的重点监控、电子处方和药品回扣的监管,是互联网医疗三大监管重点。
针对互联网医疗的严监管即将来临。
“互联网医疗监管政策正在起草,很快发布,其中一条重要原则是必须以实体医院为依托,线上线下统一监管,纯线上的互联网医院是禁止的。”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据焦雅辉透露,出台的政策文件旨在促进互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规范网上诊疗行为,可能是国家卫计委联合多部门发布,也可能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焦雅辉说,未来网上看病开药等医疗核心业务肯定要严格规范,而互联网在挂号、咨询、智慧醫院建设等方面的努力要加以鼓励。
随着监管趋严,互联网医疗行业或将迎来一场大洗牌。
监管从严
对于互联网医疗的监管,主管部门早在大半年前即有草案。
在多家互联网医院落地银川一两个月后,2017年4月,国家卫计委内部下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合称“征求意见稿”),在业内引起不小的震动,特别是前者。
按照征求意见稿,允许开展的互联网诊疗活动限于医疗机构间的远程医疗服务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慢病签约服务。这一规定将互联网医疗的可行边界圈定在医疗机构之间。
按照焦雅辉所透露的信息来看,“依托实体”的硬门槛并未松动,可以预见,正式文件将延续“严管”立场。
有业内人士分析,主管部门之所以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是要借此明确责任主体,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传统医疗机构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一般由院长作为法人主体承担相应责任,但线上医生个个都是主体,不便监管。
据了解,征求意见稿为业内所知后,不少线上平台纷纷布局线下,完善实体医院、诊所的建设或合作。丁香园、平安万家、杏仁医生、微医集团等互联网医疗平台都开出了线下实体医疗机构。例如,在微医集团的链条中,乌镇互联网医院是线下实体,所有的医疗资源由此进驻并发散到全国各地。
此前一直坚持做线上独立第三方平台的好大夫在线也开始延伸线下。王航介绍,为方便好大夫互联网医院的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减小医疗风险,好大夫在线已经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签约,后者成为其线下基地医院。
此外,一大波已备案运营的互联网医院将面临更名问题。
征求意见稿提出,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提供,且不得使用互联网医院、云医院、网络医院等名称,应使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名称。而对于没有线下实体医院的纯线上机构,要求注销重新注册。这意味着,办互联网医院都得有实体医疗机构,还必须以实体医疗机构命名。
焦雅辉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互联网医院、云医院可以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的第二名称。”
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发现,共有99家以“互联网医院”命名的企业,“云医院”22家,“网络医院”22家,其中包括阿里健康网络医院。
实体线上之争
对于互联网医疗是否必须依托实体,业内看法不一。
“一定要依托实体,除非患者的病不需要用到CT、MR等检验检测设备,也不需要线下观察或指导用药、手术、住院等。”医联、企鹅医生创始人兼CEO王仕锐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线上问诊范围、标准规范流程没有确定,线上支付、药品供给尚未打通,保险没有匹配,要做纯线上的问诊平台不现实。
但他也表示,不能一棍子打死,地方试点应该继续,主管部门做好风险控制。
春雨医生CMO、合伙人万静波认为,互联网医疗和实体医院应该是优势互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分工。以春雨医生为例,平台通过问诊和分诊体系,帮助医院做前置“筛选器”,把医院最想要的患者筛选出来;同时,通过对院内信息化系统的改造,实现患者到院内的全流程线上化以及医患交流常态化。
健康160 CEO罗宁政认为,未来10年内,互联网医疗和实体医院之间更多还是辅助关系,互联网医疗主要担任工具角色。但对于部分复诊患者和线上能够诊断的病种,从方便患者的角度,应该予以放开,并制定具体的清单、流程和规范。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持不同看法。他认为,随着互联网医疗平台业务规模的扩展,应将其视为独立于实体医院的第三方平台。其优势在于,一是一站式将医生放在平台上,破解了实体医院存在的区域条块分割问题,有利于患者高效选择医生;二是平台具有中立性,既能站在患者角度也不与任何医疗机构竞争,有利于产出优质医疗服务;三是平台具有规模优势,能通过统一的技术、使用流程、客户获取流程等获得成本优势,缓解看病贵问题。
“捆绑互联网医院和实体医院,套用实体医院监管办法,对线上诊疗行为可能反倒是一种放任。”王航说,所谓第三方平台,就不该做线下医疗机构,而应与线下实体形成双赢合作关系,同时对平台的责任、权利做好界定。
他认为,从业务上看,大部分首诊不应该在线上开展,但不依赖于面诊、能够辅助使用可穿戴设备的疾病,比如血液科疾病、肾病、放射诊断等,即便到实体医院也就是看片子、看化验单,应该放开线上问诊试点。此外,还有一部分工作更适合线上平台来做,一是会诊,涉及医生资源分配,互联网有优势,应该给予发挥的空间;二是复诊,风险相对较低。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国内每年70多亿人次的门诊量中,将近60%为复诊,根据业内专家的观点,2/3以上的复诊可以在线完成。
质量安全底线
“中国医改需要互联网医疗,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必须确保医疗质量,遵循医疗过程中共同的规范和标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霍勇表示。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加强核心业务活动的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严格的医生准入机制、线上医疗行为的重点监控、电子处方和药品回扣的监管,是互联网医疗三大监管重点。endprint
依托实体,是基于医疗人命关天、保障安全的考量。但在一些互联网医疗人士看来,线上未必就比线下“不安全”。而线上监管,也并非无章可循。
“从春雨的统计数据看,线上平台出现误诊占比实际上远比线下低。”万静波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医生在线诊断,基于确定的证据才会给出判断,如果没有相应的检查结果,医生在线上只会给出诊疗建议;而部分症状明确、诊治方案成熟的病症,在线的方式显然比线下更高效经济。同时,在线平台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问多个医生,以获取更全面的参考,降低误诊率。
在医生身份合规性方面,在线平台也有对策。据了解,互联网医疗平台大多实行“三证一卡”注册认证和日常随机抽查确认制度。“三证一卡”,指入驻医生必须提供医师资格证、执业证书和身份证进行身份和医师资格认定,同时提供银行卡信息,平台工作人员还会打科室电话进行确认,确保医生信息真实性。此外,平台会对活跃医生进行日常随机抽查,抽查内容包括问诊质量、执业机构、用户差评原因等。
“即便如此,平台还是会有患者不满意的情况。这时候在线平台全程可追溯的优势更体现出来了。”万静波说。
也有平台推出医疗责任险,应对网上诊疗风险。例如,微医集团联合众安保险推出一款名为“行医无忧”的远程医疗责任险,投保人可以是医生也可以是平台,保险期限为自提供服务之日起6个月,责任限额为每一责任事故保额50万元,一旦出现事故纠纷,保险公司可介入处理,从而保障医生安心行医。
在监管方面,地方政府走在前面。2016年底,银川市率先出台《银川互联网医院管理工作制度(试行)》、《银川互联网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制度(试行)》和《银川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填补了国内互联网医院的监管空白。2017年3月,银川市再次出台互联网医院执业医师准入及评级、互联网医院管理辦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具体做法上,要求医生必须拥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具备主治医师职称。同时,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器必须存放在银川大数据中心,对监管部门开放端口,利用网上留痕的特征,对诊疗行为进行全过程、不间断监管。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研究员曹健认为,可以借鉴国外对互联网医疗的监管办法,比如美国要求医师开具处方前,必须亲自或通过远程医疗对患者进行至少一次医疗评估;部分地区规定,医师在线开具处方之前,必须亲自对病人进行物理检查;在开具处方后,要由官方机构的药师对在线处方进行严格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获得药品。
“对于互联网医疗的监管,不能落入传统窠臼。”曹健说,对目前一些做法合理且取得一定社会效益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要通过限定线上疾病诊断范围、规范标准流程路径等监管举措,支持其通过互联网为患者进行部分疾病的诊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