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城市,区域引擎“上海芯”
2018-02-01刘朝晖
刘朝晖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知识与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地,上海在地区经济中具有龙头地位,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能够发挥引领优势,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
上海,这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城,正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惊叹的创新与发展速度,坚实地走在迈向未来的道路上,它的目标是:卓越的全球城市。
前不久,国务院批复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规划明确: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到2020年,上海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到203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到2050年,上海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各项发展指标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近5年来连续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每年都对上海提出希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2035规划是十九大召开后国务院第一个批复的超大城市总体规划,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发展的要求,为上海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近日也强调,要提高站位,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面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转型的挑战,紧紧围绕“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迈出了创新转型的重要步伐。
面对新的目标,新的使命、责任和担当,在2018新年伊始,上海将从提高站位、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人才为先、民生为本、守好底线等方面谋划和推进发展,打响“上海制造、上海服务、上海文化、上海购物”四大品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
瞄准卓越的目标,站在新起点的上海要有新作为。
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上海未来的建设,对标的是纽约、伦敦这样的国际都市,站位必须要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上海的使命是“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 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也说:“中央要求上海做的绝不是争全国第几。”。
提高站位,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是上海2035规划中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应有之义。在迈向卓越的征途中,上海还要为国家提升经济发展动能、文化品质、城市治理水平等提供借鉴。
2017年12年28日,上海港洋山四期投入运营。
肩负国家使命,上海已经开始了一系列全新的落子布局,比如张江实验室去年9月底揭牌,将建设成实现国家目标的战略科技力量。根据计划,今年上海将配合国家实验室筹建,服务保障“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大科学设施建设,推动北大、清华等在张江设立创新中心。同时,上海还在依托洋山深水港等区域,探索建设国内首个自由贸易港,方案已经上报中央,将以率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做出自己的探索。一系列更加扎实有力的行动,将让上海在落实国家赋予的战略任务中构筑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彰显功能优势、增创先发优势、打造品牌优势、厚植人才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凸显“桥头堡”的作用。
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上海提出要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上海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明确了上海欲借力区域经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互补融合求得共赢的发展趋势。最新召开的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传递出明确信号:三省一市要共建内聚外合的创新网络,在长三角率先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知识与现代服務业的集聚地,上海在地区经济中具有龙头地位,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能够发挥引领优势,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上海独树一帜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和城市治理等优势,在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凸显。
提高站位 面向全球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根本落脚点。
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近5年来,上海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2%。上海自贸区以全市1/50的面积,创造了全市1/4的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站在新起点上,上海的经济发展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进”是目的、是指向,在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坚决防范重大风险的基础上,把稳的基础打得更牢,把进的势头保持和发展好。
为了全面增强城市核心功能,上海将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五个中心”的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是在原有“四个中心”上的新目标,创新驱动的意识和行动正在全市各个层面得到强化,创新驱动成为上海发展的重要引擎。
去年,凭借自贸区创新,上海已经跃至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第五,接下来的自贸区建设仍将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发挥好先行者、试验田的作用,积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位于上海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是我国卫星技术创新研究的先锋队。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重大科技成果“悟空”“墨子”就出自这里。目前,上海正在举全市之力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集聚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科学工程、重点国家实验室、重要科研创新平台和研究性大学,加快建设张江现代科学城。科创中心建设就是要集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抢占战略制高点,尽快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场效应”。
为了让科研成果加快“从纸变成钱”,2017年上海出台地方条例,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服务。十九大闭幕十天后,上海又发布了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创新驱動发展战略引领下,上海一大批智能制造企业正在从传统制造产业中转型,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要赋予经济发展更有力的动能,也离不开政府制度的供给。
为了打造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上海正在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酝酿出台人才高峰建设的针对性政策,使上海成为成就事业、实现梦想的创业热土。今年年初,公安部在沪表示,为顶尖科研团队中的外籍核心成员申请永久居留提供便利。上海市委提出,打造各类研发、创投和服务平台,为人才提供更便利的“创新熟地”。
最近,经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将进一步对商事制度、医疗、投资、建设工程等10个领域47项审批事项进行改革试点,在“证照分离”的基础上推进“照后减证”。新年伊始,“上海企业服务云”上线运行、浦东新区再推市场监管“二十条”、普陀区首创营业执照当场办结、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出首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不见面审批”证书。
数据显示,上海每年的纳税准备期已从2016年的263个小时减少到2017年的207个小时,税务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已从过去的80多项减少到现在的7项,并且目前80%的办税事项可通过网上办结。沪上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推出的各种举措,无不指向“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政府服务流程再造和升级。上海将在减权放权、简化流程、减轻企业负担上下功夫,大力做“减法”;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政务服务上下功夫,积极做“加法”,努力打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政策支持环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
“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这是李强在专门调研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时,寄语上海各级政府官员们的新期待。要打响“上海服务”品牌,上海需要扩大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提高配置全球资源的能级;发挥金融、科技、教育、医疗以及服务平台等优势,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优质服务。
提供温暖品质生活
创新之都、购物之都,同时也是温暖的宜居之都,要形成这样的特色,上海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将给生活在这里的和来到这里的人带来有温度的品质生活,感受到这座城市带来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李强曾指出,上海的特色不仅体现在浦江两岸的摩天大楼上,更体现在十里洋场、万国建筑上,体现在梧桐树下的小洋房、里弄小巷的石库门,要结合城市有机更新,保护好历史建筑和风貌街区。去年7月,上海发布了《关于深化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随后开展立法准备。据悉,有关历史风貌保护的草案已经递交人大,或将成为今年的立法项目,从立法层面对城市记忆和文脉延续予以明确。
高等级的文化供给,一流的文体设施,是“卓越的全球城市”必不可少的符号,这不仅是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环节,也是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备。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等为城市文化符号,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环人民广场文化建筑群、陆家嘴金融建筑群等城市天际线正在展现其瑰丽的景色。在新的规划中,上海将在中心城区沿黄浦江及城市中轴建设八个演艺集聚区,重点建好上海大歌剧院等新型文化地标。着力将上海博物馆及东馆、中华艺术宫、上海自然博物馆等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和全国影响力的博物馆品牌,把上海图书馆及东馆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图书馆品牌”。
去年,新高考制度在上海首度实施,3年后将在全国推开,打破“一考定终身”,更注重个人兴趣特长。全国率先试点的上海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和家庭医生制度,也获得了国家卫计委和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评价,上海人生病不用跑大医院排队,家庭医生不光治头疼脑热、帮你把关,还通过开长处方、延伸上级医院处方,保证慢病患者坐在家里就能定时收到常用药,更能直接挂上大医院专家门诊、通过绿色通道转院治疗……2014年启动的“长者照护之家”和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提供24小时中短期住养、日间托养、居家上门服务、家庭照护援助等,形成15分钟半径的社区托养服务圈,这一服务体系去年底实现了街镇全覆盖, “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在教育、卫生、就业、养老、住房、文化体育和助困帮扶等一系列凸显民生福祉的公共服务中,上海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而这并不是终点,脚步停不下来的上海,正在向着建设更富魅力、更有温度的人文之城,更加美丽、更可持续的生态之城的目标持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