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01邬金凤
邬金凤
(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江西 新余 338000)
任务驱动教学由奥贝苏尔和构建主义的学与教衍生而来,是融专业理论知识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扮演学生的辅助角色,学生在执行任务时,完成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自我培养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碰到问题,能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部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偏低。《机械制图》课程对学生掌握和运用综合知识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要扎实及牢固,但大部分学生却做不到将《机械制图》课程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材料的选择中,依旧是照着书本的死理选材,如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画、零件材料选择、零件尺寸表明等实践活动中,其《机械制图》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还是不能合理地应用进去。
(2)大部分学生自主设计认识不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还是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在《机械制图》的实际操作中,学生在对于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等技术工艺没有一个完整的且清晰的实际认识,使得学生不会去认真思考诸多工艺的基本问题,也就使得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几乎没有融入良好的技术工艺。
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构建任务。一是任务内容要有知识难点;二是任务内容要有知识重点;三是任务内容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四是任务内容要使学生有兴趣,且愿意去自我学习,要充分考虑这几方面的内容设计出合理的任务内容。任务内容来源于学生们熟悉的现实生活,或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还必须是真实的任务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要探究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锻炼自我能力。
(2)引入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提到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情景创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每节课开始后导入情景创设,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景,这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望,使得学生在课堂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机械制图》课程中,教师可以在每章开讲前讲一个有关本章节的实际应用工程,用实际的工程案例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3)实施任务。实施完上述两个问题后,教师给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一起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这时候教师不要急着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答案。学生想要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就需要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甚至涉及到新知识,这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在探索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提出很多问题,教师这个时候需要仔细认真地对学生加以引导,给学生梳理出清晰的思路,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评价任务。学生完成任务时,就能学到新的知识和认知结构,然而,这样的体系还不够完善,这还需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使得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得到完善,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所以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性,把评判过程分为这几个部分:平时成绩、综合能力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这四个方面的成绩可以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及能力。也可以在学生做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然后发布其评价结果,从中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找出解决任务过程的问题并完善。
3 结语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不以学生为体,仍然强调理论,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到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去,极大的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素质,为未来学生找份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高职校校学生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