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8-02-01冯喆
冯 喆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1)
我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化为中高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产业发展的信息化、科技化和资源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艺术设计作为中国一个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量巨大的行业,也在不断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开辟出一个全新的行业发展业态。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进一步融入互联网+的思维,通过创新和创造,形成一个更迎合市场人才培养需求的全新模式。
1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市场行业发展的需求,纷纷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朝阳行业,艺术设计有着非常广阔并且还在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市场对于实用型和前沿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愈加旺盛。但与此格格不入的是,大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由于脱胎于本科专业,仍然具有浓厚的学科色彩,其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因循守旧,与企业要求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尤其是人才培养忽视了互联网浪潮的影响,没有将互联网+的思维融入其中,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互联网的理念和应用能力,限制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就业依仗,对其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行业相当不利,因此,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1 开放人才培养理念
新时代的中国,新科技、新事物、新模式层出不穷,更重要的是,信息时代带来了网络化、智能化、云科技、大数据等多元理念和特征,使得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就要求生活在其中的人必须要具有更为开放的互联网+思维。而我们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也要主动迎合这一思潮,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理念与互联网+靠拢。当前我们的很多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工作者由于思维僵化、理念固执以及得过且过的情绪,仍然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也不愿意学习互联网+,更谈不上将互联网+思维与人才培养以及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他们的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模式和工具,他们的教学方法也非常单一,以讲授型教学为主,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浅尝辄止甚至是弃如敝履,对于专业的互联网+教学改革抱着抵触情绪,不愿参与和配合,对专业建设和改革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2.2 拓展人才培养空间
互联网+思维下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体现为将人才培养的空间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具体来说,就是要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资源和流程呈现在网络平台上,构建专业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和MOOC空间。教师应该根据行业发展的新态势和新要求,更新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素材以及教学项目任务,将这些资源上传到专门的网络教学空间当中,供学生浏览和查阅,并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下,进行在线学习。
2.3 改革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艺术设计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过去陈旧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必须要进行改良。因此,专业带头人和教研室主任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并通过广泛的专业调研与论证,不断开发更为有用的专业理论课程、实训操作课程、理实一体课程、校外实习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在教学方法方面必须要运用多种新型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研讨教学、项目任务驱动教学等,所有的这些课程以及教学方法,都要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其他课程资源平台,甚至是QQ、微信群、微博等互联网工具展现和应用。
另外,在线上结合线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可以在专业理论上和技术上进行辅导,还可以随时为学生的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甚至是生活情感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建议,更好地履行教学育人的教师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