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产业创新驱动模式及具体路径分析
2018-02-01过广华
过广华,张 晋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2.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 100050)
0 引 言
能源是推动人类社会运转的“发动机”,能源应用方式则是科技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尺。自工业社会以来,世界各国对资源环境的掠夺式开发使世界经济进入了资源环境瓶颈期,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日趋紧张的压力迫使各国在能源开发运用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市场可谓风云变幻,风电、核能、太阳能、地热、页岩气、可燃冰等各种新能源不仅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也造成了严峻的挑战[1]。其中,地热资源以其可再生性、清洁性、不可替代性等优势,在“十三五”期间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新常态背景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热正在成为提升能效、调整结构的重要产业支撑点,也成为了能源供给侧变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地热资源产业利好消息不断涌现。一方面,顶层设计对能源供给侧改革高度重视,绿色动能红利带来良好预期;另一方面,环保巨头、能源金融机构、基建服务商也在通过业务模式创新与增长及培育不断积蓄能量。根据2017年2月推出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一个逾千亿的蓝海产业已初具雏形[2]。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地热资源产业正在从“成长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产业发展模式也将不断趋于完善。
地热资源产业的内在特征对其发展模式具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说,我国地热资源产业的内在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①布局的区域化。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热资源调查研究中心2016年9月发布的数据,我国75%以上的地热资源分布在东南部、滇藏地区和新疆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较为突出,这就必然导致整个产业布局的区域化。②政策引领。在世界各国,地热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我国也不例外。同时,要克服地热产业存在的无序发展、管理效率差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还需要科学有效的政策支持。③产品及服务的非标准化。地热资源产业的产品表现为直接利用、电力、供暖等方面,这就需要探讨不同的发展模式。
此外,有必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地热产业技术水平较为滞后,创新空间巨大。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地热产业技术水平滞后,核心技术体系尚不完善,存在巨大的创新空间。例如,在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中,地热发电所占的比重低于1%。有必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地热资源利用效率。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地热资源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路径,对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
1 地热资源产业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
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产业发展模式主要用来分析产业发展过程及其特征,具体是指“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与发展的规律特征”[3]。根据对我国地热资源产业发展过程的总体认识,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可以将地热资源产业发展模式总结为要素驱动模式、政策驱动模式和投资驱动模式这三种类型。
1.1 要素驱动模式
在特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中,初期发展都不得不依赖与之相关的生产要素,在农业、初等工业等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地热是能源的一种,对自然条件、发展环境、人力资源都有一定要求。有了“地热”这一基础的要素,就可以开发出初级利用的产业活动。例如,将地热这种要素与工业、旅游业、商业服务业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地热发电、温泉旅游、洗浴等具体的产业活动。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这种模式容易引发“大规模、政绩导向、投机和哄抢开发的热潮”[4]。这种模式下,价格竞争较为常见,创造性技术的研发较为稀缺。随着市场开发程度的提高,地热资源会逐渐减少甚至枯竭,也必然会由于产业竞争力的薄弱而走向衰退。
1.2 政策驱动模式
考虑到我国特殊的国情社情,直接相关的产业政策对地热资源产业的发展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从国内西藏、雄安新区等不同地区地热资源产业现状来看,政策的推动作用在地热资源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也不容忽视。例如:2017年6月初,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西藏自治区政府联手成立了中核集团 西藏联络部和中核(西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将投入150亿元分批次开展地热资源梯级利用、综合开发,通过发电、供暖、温泉旅游、农牧产品贸易、绿色能源特色小镇等产业的融合,实现商业项目与精准扶贫的耦合,积极促进地区产业布局。再如:2017年8月,北控清洁能源集团与西藏自治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该协议中,地热发电同样成为重要的项目落脚点。北控清洁能源集团还与尼木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协议书》。这种以政府、政策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在资源整合、人脉、资金落实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从而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1.3 投资驱动模式
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需求会催生投资需求。一方面,企业会加大新设备、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必然会注意到处于成长阶段的产业的投资价值并通过资本的力量强势介入。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新能源产业基金,以地热为主题的产业基金也屡见不鲜。投资驱动模式有利于解决地热资源产业投入资金少、开发成本高企、技术难度大、开发程度不深入等问题,也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进入壁垒,提高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 地热资源产业创新驱动模式及其具体路径
在新能源发展已经成为趋势的大环境下,地热资源产业发展需要形成新的模式,有效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效率。
2.1 地热资源产业创新驱动模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市场需求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原材料、劳动力的成本持续高企,人口红利效应逐渐收窄,许多行业都面临产能过剩的沉重压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困难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素驱动、政策驱动和投资驱动在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方面都显得动力不足。相应地,要实现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应当积极转变发展模式,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体到地热资源产业,应当立足现有创新资源,发展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灯创新主体,依照产业创新的特征、过程、形式和内容,依托市场需求进行创新资源配置,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同时,政府也应当积极加强制度创新,推动地热领域技术创新成果利用,依靠创新推动地热资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新常态背景下,地热资源产业发展面临这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整个产业链都需要进行全面整合升级。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要推行地热资源产业创新驱动模式,就有必要通过政策、市场、金融、人才等方面的要素整合,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对地热资源产业的拉动作用,同时促进地热资源产业内部互动发展,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2.2 落实地热资源产业创新驱动模式的具体路径
要切实推动地热资源产业创新驱动模式的“落地”,就要选择合适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一方面,这些具体路径要符合产业创新产生规律;另一方面,这些具体路径也要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内在需求。
2.2.1 建设地热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地热资源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点。由于地热资源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地质勘探、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质、热能工程、机械制造、暖通空调、制冷、自动控制、管理科学与工程、旅游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其技术创新绝非单一的结构所能承担。因此,应当依托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整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相关组织机构的力量,形成优势互补、联合开发、资源共用、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这种联盟的目标在于提升地热资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制度上则应当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为依据。有了这种联盟,就可以达到联合创新研发平台,通过优势资源的组合突破地热资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实现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拓展。同时,依托地热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学研结合程度将不断提高,这有利于实现多方互利共赢。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单个企业、机构的创新固然有价值,但在提升地热资源产业整体竞争力方面尚显单薄。
2.2.2 通过垂直整合优化产业价值网络
在20世纪,产业链理论经常被应用于产业发展分析。但是,随着产业经济的深化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特定产业往往不能单纯用线性结构的价值链来进行分析。特定产业内部形成的多条价值链以及企业、用户及市场之间的交互关系共同构建了一张“价值网络”[6]。要落实地热资源产业创新驱动模式,就应当站从全局高度出发,通过资源的垂直整合实现产业价值网络的整体发展。有关部门必须做好地热资源产业产能布局和产业价值网络的规划工作,有重点、有方向地进行定点突破,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局部产能过剩、全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困局,给地热资源产能的合理开发造成负面影响。
地热资源产业涉及的门类较多,风险因素也较为集中。对于地热企业来说,要想做强做大,就应当发展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网络。相应地,要落实地热资源产业创新驱动模式,就有必要推动产业价值网络的垂直整合,实现同等级价值节点企业之间在资源、信息、技术、质量体系等方面的优化组合,将地热资源产业打造成涵盖规划设计、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配套服务的产业航母。
2.2.3 引入资本要素发展产业金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很多产业内部,金融与产业有机融合的一体化趋势已是势不可挡。引入资本要素发展产业金融,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形成整体性的产业资本运作方案,二是实现资源、资产、知识产权、未来价值的资本化;三是通过资金融通和资源整合实现价值增值。
首先,各级政府应当切实加大对地热资源产业的金融扶持力度。目前,地热资源产业正在逐步向成熟期过渡,政府有必要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扶持和价格补贴,通过制度设计优化地热资源产业的投融资环境。“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有了资本力量的推动,地热资源产业的创新驱动可以更快、更好地发展。
其次,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政策性银行要综合利用低息贷款、贴息贷款及延迟贷款周期等方式对地热资源产业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支持。商业银行则可以通过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推出针对地热资源产业的金融衍生品,充分满足地热企业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可以积极引入融资租赁、BOT模式(建设-经营-转让)和PPP模式(公私合作关系),妥善解决地热资源产业融资难困境,推动地热资源产业实现持续发展。
此外,积极引入产业发展基金。从本质上来看,产业基金是一种专业化、细分化、量化管理的创业资本。它能够结合融资和投资之长,以有限合伙制基金、公司制基金等灵活多变的形式推动产业资本高效融合。目前,国内地热资源产业发展基金正处于良性发展的阶段。从资金投放形式的角度来看,地热资源产业发展基金可以采取以下四种途径。一是资本金投入,主要解决创新型科技企业、领军企业所面临的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二是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主要面向高成长性企业进行战略投资,发挥知识产权在产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三是项目贷款贴息,主要面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规模较大、优势独特的地热资源产业项目。四是贷款过桥,主要解决地热企业暂时性的资金周转难题。
2.2.4 加强产业人才梯次培养
地热资源产业属于新能源领域的新兴产业,技术实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理,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与其长远发展高度相关。由于技术依托人才而存续,人才战略就成为地热资源产业创新驱动模式的重点所在。
随着地热资源产业的蓬勃发展,高端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十分严重。目前,国内地热资源产业对人才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重点主要放在技术和操作层面,没有形成一种集产业规划、技术研发、高端制造、配套服务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7]。所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在地热高端人才的培养上达成共识,形成科学的梯次培养体系。从政策扶持的角度来看,应当根据产业创新需要形成系统的政策规划,为地热人才的培养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从培养方式的角度来看,应当面向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不同层次实行跨学科多导师的交叉培养;从培养内容的角度来看,不仅要注重构造地质学、资源管理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立足产业发展实践培养地热人才的操作素质和管理能力,为地热资源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后备力量。
3 地热资源产业创新驱动模式的保障措施
地热资源产业创新驱动模式的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从协调推进、交流合作等方面入手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
地方政府可以考虑成立组建地热资源产业发展协会,推行地热资源产业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有关部门牵头召开地热资源产业创新推进会,针对产业创新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协调推进。同时,完善创新驱动评价考核机制,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相关组织机构在地热资源产业的发展上提出新思路、拿出新办法。同时,要高度重视地热资源产业发展中的生态治理问题,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发展方针。
在地热资源产业的国际市场上,我国是一个“后来者”,德国、冰岛、日本等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因此,应当建立和完善鼓励支持企业、金融结构、产业中介组织、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地热资源产业国际交流合作的支撑服务体系,积极推动领军企业走出国门与国外优秀企业集团加强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各做,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及科研机构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建设营销网络和打造地热资源开发基地[8]。同时,鼓励和引导国外有关企业机构对地热资源产业进行投资,合理挖掘地热资源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 结束语
地热资源产业属于新兴产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受国情社情的影响,行业发展中存在着规划不周密、政策针对性薄弱、支撑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有限等问题。本文对地热资源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总结。受学力和实践经验的限制,这种归纳总结有失粗糙,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发展完善。
结合有关理论成果,本文提出了地热资源产业的创新驱动模式,对地热资源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面对国际国内产业环境的持续变化,地热资源产业发展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本课题的研究也需要不断深入。
[1] 孔维臻.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土资源部.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Z].2017.
[3] 温茜茜.中国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4] 关锌.地热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4.
[5] 樊毅,张瑾.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与环境治理经验及启示[J].商业经济研究,2017(13):151-152.
[6] 王冠珠,李浩川,孟祥辉.探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0):57.
[7] 李俊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转换路径与优化方向[J].现代经济探讨,2015(2):10-15.
[8] 王利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1):12-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