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雷暴特点及防雷减灾对策

2018-02-01李祥

时代农机 2018年5期
关键词:雷暴气象局日数

李祥

(山西省太原市气象局,山西 太原 030000)

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北端,地形复杂多样,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形成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太原市年平均雷暴日数36.5d,属多雷活动区。对太原市雷暴特点分析,在减少雷电造成灾害损失同时,还能为雷电监测预警等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采用1976-2010年太原市气象局观测到的雷暴资料。雷暴日是表征某一地区雷电活动频繁程度。文章使用气候倾向率法对太原市雷暴年际、月、季和日变化特征分析。

2 太原市雷暴的特点

2.1 雷暴日数年际变化

太原市1976-2010年逐年雷暴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同多年平均值曲线基本保持重合。共出现雷暴日数1276d,年平均雷暴日36.5d,属雷电多发区。结合太原市各年雷暴日数变化,1976-1981年属少雷期,1982年雷暴日明显增加;1990-2000年雷暴日数接近平均值,到2002年后明显增加,进入2009年明显减少。太原市雷暴日数大都是在平均值上下波动,异常年份相对较少。

2.2 雷暴日数月、季变化

分析太原市1976-2010年逐月雷暴日数分布,各月雷暴日数不均匀,月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在7月。10月到次年4月雷暴天气很少出现,占全年雷暴日数的5.5%;5-9月雷暴天气出现频率开始逐年增加,尤其6-8月最频繁,占74.5%。太原市雷暴天气从3月后逐月增加,7月达最大,后逐月减少。冬季几乎无雷暴,春、夏、秋季雷暴日数分别是全年雷暴日数的12%、74.5%、13.5%。

2.3 雷暴日变化特征

太原市雷暴天气在各时段均有可能出现,日变化特征明显。结合太原市1976-2010年近35年逐日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不同雷暴日变化有明显差异,从08时开始雷暴日数开始逐渐增加,到12时后增加明显,尤其16时雷暴频率达最大,随后逐渐减少。一天中雷暴天气集中在13-19时,将近是全天雷暴频数83%。

3 防雷减灾对策

3.1 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

太原市气象局应加强防雷减灾科学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防雷减灾意识,科学防雷、避雷。利用不同形式和活动在社会中加强防雷科学知识宣传力度,加大学校和农村防雷知识宣传,当地政府部门做好防雷宣传保驾护航,气象部门可借助报纸、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短信等对防雷减灾知识宣传,将专题和讲座形式结合,做好全民防雷减灾科学知识宣传和普及。

3.2 切实采取措施,消除防雷安全隐患

一是要结合太原市雷暴特点、灾害发生、产业和行业分布等,同当地政府部门共同制定太原市防雷减灾方案,推动全市防雷监测网建设;二是加强同城建、安监、国土、农业等部门沟通协作,共同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防雷安全隐患整改、检测机构服务、被检单位履行法定义务情况等检查。三是做好太原市雷电灾害调查工作,做好全市易燃易爆、化工等危险场所、重点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等雷击风险评估,降低雷电危害。

3.3 加快防雷技术服务队伍建设

当前,大部分从事防雷科技服务工作人员都不是防雷专业毕业的,应不定期组织集体式业务学习,对各种防雷技术规范、技术规定等有步骤、有计划学习,并定期对检测人员考核,巩固每位检测人员学习成果。

3.4 增设农村劳作活动区防直击雷措施

农民在劳作活动区域内易遭受雷击出现伤亡事故。应结合太原市农村地区历史雷击事故案例和劳作区地理位置、气流方向,将避雷针等安装在适当位置处,确保农村劳作区内安全。

4 结语

防雷减灾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相关部门应始终将社会安全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加强防雷知识宣传、切实采取措施,消除防雷安全隐患、加快防雷技术服务队伍建设等不断增强防雷减灾效果,将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雷暴气象局日数
汉江上游汉中区域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新德里雷暴
黑龙江省气象局组织参观黑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域雷暴日数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
阜新地区雷暴活动特点研究
广西富川县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敢问天公脾气几何?——宝山气象局参观记
海南省雷暴日数年代际变化特征
ESSENTIAL NORMS OF PRODUCTS OF WEIGHTED COMPOSITION OPERATORS AND DIFFERENTIATION OPERATORS BETWEEN BANACH SPACES OF ANALYTIC FUN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