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引入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教学的实践
——以三峡大学为例

2018-02-01李晓艳

关键词:鄂西西南地区民歌

李晓艳

(1.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2.三峡大学 艺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民歌,顾名思义是劳动人民的歌,但区别于当代取材于民间的创作民歌,又称之为传统民歌。传统民歌是祖先们在不同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影响下,在生产劳动中为消解疲劳自娱自乐的一种生活实质的宣泄。传统民歌是经过广泛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传承的,是无数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先辈们唱过留下来的歌。传统民歌表达的是一种人文精神,是生活在最底层劳动人民面对生存的各种问题时对生命态度的全面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根与魂。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最高学府,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如何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高校艺术教育对接,不少国内教育专家和学者发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育部在2002年09月、2003年10月先后发布《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研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明确提出了关于我国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优势,开设具有特色的艺术类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正式以文件的形式进入高校艺术教育之中。三峡大学是一所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鄂西南地区唯一由水利部和湖北省教育厅共建的省属高校,学校致力于“融入地方,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作为鄂西南地区的最高学府声乐艺术工作者们,在共享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教育资源时,担负起了对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自觉地、责无旁贷的履行着对鄂西南传统民歌的传承与传播。本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自己的教学中将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引入我校艺术学院,进入音乐专业类的专业课堂并延伸到学校素质拓展课程的实践,为丰富和拓展音乐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传承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做了一些有益工作。

一、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简要概述

鄂西南地区位于西部大开发东部前沿,长江三峡从它的北部穿流而过,峡江之中坐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区域内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是湖北省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鄂西南与重庆东部、湖南的西北角相毗邻,地处三峡腹地,属于二级高山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52.6%。鄂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恩施素有“世界硒都”之美誉。鄂西南地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巴楚文化和巴渝文化在此交融,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积淀,山歌、小调、号子歌海如潮,摆手舞、铜铃舞、连响舞舞动山岳,被世界收录的25首世界著名民歌《龙船调》就诞生在此,文化底蕴厚重,是名至实归的“歌舞之乡”。

鄂西南特殊的山地风貌和土家人文风情,使本地的传统民歌殊风异俗,体裁多样,主要分为号子、山歌、田歌、小调、灯歌等体裁形式。其内容大多反映当地的历史、政治以及民俗风情,这些传统民歌凭借劳动人民的口碑表达心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不会泯灭而最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形式。

鄂西南传统民歌在音阶、调式、曲体、旋法上除具有中国传音乐的特点外,还有两大特征:一是音乐形态古老性,文化模式和文化解释并存性。鄂西南传统民歌比较原始的唱法有类似诗经的音乐特征和艺术价值,自古以来,咏诗如歌,在鄂西南传统民歌歌中如:‖××-××-××-×--‖这样的节奏可徐徐吟唱,绵绵不绝。音乐家赵元任曾说:“所谓吟诗吟文,……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若是单取一两句来听,就跟唱歌完全一样,……只要是‘仄仄平平仄仄平’”[1]。这和鄂西南的传统民歌有惊人的相似,也是对咏歌的逼真描绘。“喊歌”是鄂西原生态民歌的一种唱法,歌师门从没经过专业声乐学习,更谈不上有什么歌唱技巧处理,劳作之余扯起嗓子就开唱。如长阳土家族薅草锣鼓《郎在高山打一望》,开口就喊,并不强调语音词意,仅以乐之框格、声之色泽,震撼心灵为目的。二是音程纯洁自然,具有民族身份认同性。音程的表现作用是用于创造与现实相关的形象特征,在情感上构成某群体思想的连续性,但又有异于其他群体性格上的确立性[2]。鄂西南传统民歌在曲体上以四句式和五句子为主,其中以五句子最为特色,在旋法上以重复和变化重复为基本结构,利用五声音阶中小三度同调移位和首尾变调式的方法使“喊歌”与“说话”融合。

二、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引入音乐专业教学实践

1.课堂教学实践

声乐课堂教学是教师利用某种方法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歌唱技巧训练,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形式,按规定的教程、教材和练声曲,以严肃的态度循序渐进地全面提高学生歌唱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门技术课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美好音色,训练学生自觉控制歌唱技术和心理并与大众审美情趣相一致的声音观念,以获得唱声、唱字儿、唱情、唱味儿、唱神、唱气儿的全面修养及耐久的能力。在声乐课堂教学中,三峡大学声乐专业教师将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引进自己的声乐课堂教学,讲授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的历史发展轨迹,传统民歌音乐体系,音乐特性,提升了学生领悟鄂西南传统音乐素养的能力。如声乐表演专业学生文菁、刘彦舟、周文婧、宋芷若、詹婷等同学,从学习鄂西南歌唱方言、韵味、表演开始,演唱大量的鄂西南传统民歌,并作为个人毕业独唱音乐的首选曲目。作为音乐类专业学生必修课——中国民歌,是以唱为主以讲为辅的专业核心课程,皆在介绍和学习演唱56个民族的传统民歌,专业教师在此课程的教学中选取鄂西南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歌,从歌曲时代背景、音乐特征、演唱方法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并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临课堂示范演唱。三峡大学在素质拓展课中开设《中国传统民歌演唱与欣赏》,由艺术学院李晓艳、高鸣两位教师教授,在学习鄂西南地区诙谐幽默的传统民歌时,让来自鄂西南以外的同学直呼过瘾,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演唱中遇到困难不退缩,也从不逃课,并渴望这门课程能长久开设下去,提升他们的音乐文化审美素养。

2.舞台教学实践

声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一门表演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歌者在舞台上的歌唱表演来得以体现。由于声乐教学形式的特殊性,舞台实践才是真正检验学生声乐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学生由课堂小舞台到实践大舞台,从技术、心态、表演等方面真正得到磨炼,完善课堂学习的不足。长期以来,声乐课堂教学一直固守着声乐教室这个小舞台,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进行机械似的训练,严重脱离舞台艺术实践平台,以至于学生在完成大学四年专业学习后,不能登上舞台演唱,即使登台也与小课堂的演唱水平相差甚远,严重影响演出效果。近几年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的学生每学期开设两周《舞台实践》课程,由专任教师负责指导,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完成作业及考试。声乐专业的教师们在注重声乐课堂教学的同时,为强化学生舞台实践能力,把课堂教授的短小、诙谐、灵活的鄂西南传统民歌让学生准确演绎在周末音乐会、毕业音乐会以及重要的演出中,这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将鄂西南传统民歌用舞台实践的形式展示,用活态化的方式传承。如音乐教育系袁玉华同学将五峰山歌《我在茶乡等你来》参加宜昌市歌手大赛获得一等奖,宋芷若同学将《黄四姐》呈现在自己的独唱音乐会中,给音乐会增添了浓郁的鄂西地方色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将鄂西南传统民歌通过舞台形式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解。

另外田野采风是音乐专业类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们走进民间与原生态的传统艺术亲密接触,在耳闻目染、言传身教中得到鲜活的体验。三峡大学音乐专业的学生每年分春秋两个学期末,到鄂西南地区进行田野采风,用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等方法对传统民歌的原始状态进行记录,通过现场观摩、文献资料收集等学习方式将所收集的资料用于舞台实践,把“记录”还原成活生生的“现实”,有的学生则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用文字的形式挖掘、整理。尽管学生们的写作粗糙稚嫩,但对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的传承仍有分外重要的意义。

3.民间艺人传授实践

传统民歌传承一般是家族和师徒传承,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开设有《中国民歌》、《中国传统音乐欣赏》、《中国音乐史》,2015年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中国民歌欣赏与演唱》和《声乐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把专家请进课堂,让学生零距离向歌师学习,先后邀请第十三届原生态唱法金奖获得者王爱华、王爱明,民间唱法歌手陈娟深入课堂,与同学们交流演唱方法,传授鄂西南地区的传统民歌。2016年12月“土家族传统文化研讨会”在三峡大学图书馆求索报告厅举办,中央电视台晨耕导演,土家族文化研究专家王代栋,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陈宇京教授,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王爱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静、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李晓艳教授等人现场讲解土家族传统文化、现场示范演唱多首鄂西传统山歌。把民间文化专家及歌师请进校园,充分利用鄂西南地区社会各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为学生传授原汁原味的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

三、鄂西南传统民歌引入音乐类专业教学的实践成果

鄂西南传统民歌引入音乐类专业教学的实践,运用民族音乐、声乐等相关理论为支撑,以课堂教学、舞台实践、田野采风、素质拓展等模式研究为主,采用田野调查、比较分析、模式借鉴、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将区域传统民歌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以此弥补当前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对区域传统民歌传承与推广教学的不足。

通过区域传统民歌的音乐实践教学,学生纷纷表示对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的学习和熏陶,大大增强他们对传统民歌文化的喜爱,希望这类课程常年开设,为传承区域传统音乐文化起到积极的推进和宣传作用。在相关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认识鄂西南地区传统民间音乐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传承中推广区域传统民歌,保护了祖先的音乐文化遗产。将鄂西南传统民歌引入三峡大学音乐专业类教学,突出了中国民歌演唱课、大学生素质拓展课、声乐专业课的多元化特色教学,扩大教学实践社会化功效的影响力。课题组在鄂西南传统民歌引入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中,不是课堂教材内容的简单补充,而是在对民歌演唱技术与理论的总结中传承,先后在“枝江市茶花节开幕式”、“第二届湖北省电影周开幕式”等大型演出中表演,发表《民族戏曲在视唱练耳中的渗透与补充》、《浅谈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中民间音乐的传承》、《唐代燕乐的盛行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探析》、《国际共性与民族个性——马秋华声乐教学理念解读》、《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与区域文化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特殊生态环境影响下土家族传统民歌的原生性琐议》等相关论文,对鄂西南传统民歌作了一些基础性理论研究。

四、鄂西南传统民歌引入音乐类专业教学的实践意义

鄂西南传统民歌引入音乐类专业教学的实践,总结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的文化精髓、歌唱技法、音乐风格及嬗变特征,整合部分传统民歌进入课堂教学并延伸到舞台实践,推动了对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完善和充实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的中国民歌演唱课程及民族声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的发展历史轨迹以及鄂西南传统民歌发展的理论体系有了新的认识,知晓传承和推广鄂西南传统民歌价值的必要性,也为传承与创新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提供了理论和学术支持,探求建立了一套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研究体系,完善音乐类专业学科的教学,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寻找创新的路径,为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的传承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制定科学合理的舞台实践计划中,把推广和传承鄂西南区域传统民歌作为提升学生舞台艺术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目前鄂西南区域传统民歌引入高校的模式在做进一步拓展研究,力求在未来几年探求建立区别于其它高校的传统民歌教学,借助鄂西南这块肥沃的传统文化宝地,把三峡大学音乐类专业传统民歌课程的教学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引入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类专业教学的实践,整合了部分题材作为补充教材,使学生通过对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的学习,深知在传统文化回归的今天,作为一名音乐专业学生应所肩负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的责任,主动加入到传播区域传统民歌的队伍中,这是一种学习后的自我提升和自觉醒悟。在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类专业课乃至三峡大学素质教育拓展课程教学实践中,培养了具有传统音乐素养和意识的师资队伍,他们在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中对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进行规范的教学传承,并加强了与地方文化公司和团体的演出合作,从内心深处触动了部分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使命感[3]。

五、结语

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是区域音乐文化的一个种类,在丰富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类的声乐课、民歌课教学以及音乐创作课的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通过对鄂西南区域传统民歌的学习与认知,增强了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日益高涨的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复兴的背景下,传统民歌也在寻找新的传承与传播路径,越来越多的地方传统民族音乐资源会通过地方高校的这个文化阵地拓展,丰富教学内容和传承传统民歌二者兼得。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各类题材具有独特的地域代表性,特别是传统山歌“喊歌”技巧,对当代民族声乐的教学和发展未必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借鉴,尤其是对扩大音乐类专业学生学习的视野有百利而无一害。

参考文献:

[1] 谢亚平,戴宇立.对接:土家族传统民歌与现代传播[J].艺术百家,2009(12).

[2] 王 琳,张凡云.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新课程,2013(2).

[3] 隋 欣.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J].艺术教育,2013(1).

猜你喜欢

鄂西西南地区民歌
基于MC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60年夏季干旱特征
中国西南地区百年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
鄂西高速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
西南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在鄂西高速中的应用浅析
山西队戏向西南地区的传播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沪渝高速鄂西段隧道LED照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