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创新与启示
2018-02-01赵建超
□赵建超
(上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44)
在继承和发扬党的十八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目标。在分析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关系的同时,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性质和目标,从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以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路径[2]。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强国的战略构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在内容观点和实施路径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创新。合理分析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创新,对于丰富党和国家的建设理论,推动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两个“首次”
党的十九大在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同时,强调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作为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不惧怕外来的质疑和攻击,以其理论正当性、人民主体性、规律契合性等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人首次基于“四个自信”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思想。
(一)首次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
党的十九大向全世界宣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理论完善和实践发展的现实要求。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来源、性质和目标决定了它从不拒斥向外界表达它的思想和立场,并希望借此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自信、文化繁荣和文化强国思想的时代彰显。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渊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物质发展条件和时代条件出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2]。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实践需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是闭门造车的理论成果,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实践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不局限于狭隘的地域,而是以其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兼收并蓄性面向时代,以其历史规律发展的契合性面向未来。
党的十九大向全世界宣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证明中国的崛起有志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破除“中国威胁论”“中国争霸论”等敌对影响[3](p61-6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彰显,涵括了中华民族注重和平的思想观念、追求人类幸福的人文精神、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主张等;作为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改革的思想结晶,昭示了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422)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彰显,宣示了“两个先锋队”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由此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此外,党的十九大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文化理论的开放性,更加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决心。
(二)首次明确向全世界宣告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具体思想
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地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党的文化建设章程条目形式呈现出来,将其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第一要求,并从关涉意识形态的理论建设、理论传播、阵地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方面详细阐释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基本路径。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党和国家应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和智库建设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和大众化,并由此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引领力。二是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手段,优化意识形态传播和建设的网络环境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注重新闻舆论、网络媒介等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要在加强网络文化环境治理的同时,丰富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内容。三是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努力区分政治原则、思想认识以及学术观点问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冲击。
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详细地向全世界宣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思想是“四个自信”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历来重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地位。从《德法年鉴》时期同鲍威尔等人的论战,到《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同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的交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根本目的在于破除资本主义的虚假意识形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束缚,确立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思想的主导地位,因为“社会主义一旦建成,会比以往的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5](p375)。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思想,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自信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应本国国情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向世界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九大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问题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向全世界宣告,不仅体现了一个世界大国的情怀,更是向全世界人民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经得起历史考验和人民考验的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应历史发展规律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道路。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内容创新
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在总结和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作经验的同时,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思想和新理念。
具体而言,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内容创新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并且由此彰显了意识形态工作建设的灵魂主线功能。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把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在我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关键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概而言之,可以从两个层面做出理解: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一是以培养具有民族复兴担当的时代新人作为出发点和着眼点;二是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途径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行为机制。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要发挥干部带头作用和群众参与意识,从娃娃抓起,培养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担当。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不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凝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人文精神等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蕴含。
(二)思想道德建设
与党的十八大相比,党的十九大重点强调了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而言,原因有二:一是信仰关涉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信仰根系我国的稳定与发展。通过把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坚定人民的理想信念,规范人民的价值观念(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是有助于培养人民的责任担当意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弘扬和建设,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它不仅关系民族兴衰,更以其科学性和人文性成为抵制腐朽落后文化,提高人民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为此,党和国家不仅要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还应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动公民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道德建设,努力强化爱国意识、志愿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
(三)社会主义文艺的党性和科学性培育
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党的十九大重点从两个层面做出了分析:(1)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要有党性意识。为了有效应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和对广大人民精神生活的腐蚀,党和国家特别重视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党的十九大明确阐释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要讴歌党和国家、人民群众和人民英雄,要结合现实彰显党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也应体现其先锋队和为人民服务的党性。(2)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和创新要坚持科学性。党的十九大严厉批评了低俗、庸俗、媚俗和脱离现实的文艺创作,不仅倡导党性基础上艺术精湛、责任担当、品味和格调优美的文艺创作,而且鼓励文艺民主和文艺原创,强调文艺人才队伍建设。
(四)文化创造和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2]。对于文化创造,党和国家一方面强调了文艺创作的党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强调了文化创造的环境优化,并集中体现在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服务完善、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以及新型文化业态培育等方面,简言之,即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由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面向现代化和面向世界才能更好地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推动国际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号召[2]。对此,党的十九大也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建议:一是加强体育文化的交流,以体育文化的发展助推体育强国建设,以体育强国建设带动体育文化的发展。二是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求同存异。三是采用多元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展现中国真实形象等。
从上述四个方面文化建设思想的创新看,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最大亮点在于它始终明确贯穿着一条灵魂主线——意识形态工作建设。从理论上看,意识形态关涉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在整个思想文化建设中居于支配引领地位。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6](p1)。从实践上看,我国严峻的意识形态建设形势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一是资本主义文化的传播、渗透和扩张趋势明显,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蓄意宣扬、鼓吹和散布,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二是以历史虚无主义、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宪政主义等社会政治思潮的传播,试图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降低民众对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共识和文化凝聚力,进而危及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三是西方国家借助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操控世界舆论导向,企图引发对我国国际形象损毁的马太效应等;四是我国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宣传机制建设等还不完善,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全面、准确地展现在国际社会面前,这就给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攻击创造了可乘之机。
对此,党的十九大在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始终从多方面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意识形态宣传机制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设等,并始终重视发挥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统摄和支配作用[2]。它既完善了我国应对意识形态危机形势的策略,又促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创新启示
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丰富和创新,对于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于我国继续夺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胜利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努力抓好文化建设的灵魂主线
第一,要着力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意识形态工作建设的主要目标,它不仅关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核心引领作用发挥,而且关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进程。为了有效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党和国家应该重点从两个层次着手:一是张扬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底蕴、时代底蕴和开放意蕴,促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更加外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深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时代底蕴,另一方面面向全球求同存异、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具有浓厚的开放意蕴。社会主义文化的底蕴和意蕴证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现不是“现存的”而是“现实的”。二是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性,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实现的历史目标;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倡导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等。
第二,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主导价值观到主流价值观的转化。国家主导的价值观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公民意愿的体现,实现从国家主导价值观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化实质上就是促使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符合公民主体的意愿,换言之,实现国家意志与公民意愿的凝结统一。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主导价值观到主流价值观的转化面临着两难境遇: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7](p18),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执政党,更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先锋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意志的凝结。由此,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实践结晶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社会主导价值观,更应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作为主导价值观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总是为人民群众自觉地把握和践行。为此,党和国家应该注重主导价值观主体和主流价值观主体的间性互动,推动主流价值观主体从主导价值观自信到自觉的转化;促使主导价值观的话语表达更加“接地气”,转变话语表达方式,强化话语传播手段;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做出及时的反馈,努力丰富和改善主导价值观的内容和形式,进而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主导价值观向主流价值观的转化创设条件。
(二)在实践创造中积极推动文化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2]文化创造是文化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前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呈现勃勃生机的根本。党和国家应该在抓好文化建设灵魂主线的基础上,在实践创造中积极推动文化创造。
第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的基础和原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主要是以“一线三面”的理论资源为基础的。“一线”是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主线,“三面”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国外文化资源的批判和借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不仅需要“一线三面”的理论资源支撑,还需要坚持党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批判性原则。所谓党性原则,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创造要始终坚持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谓科学性原则,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创造要立足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坚持文化创造的客观性和现实性。所谓批判性原则,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特别是“元批判”和“去蔽”理论[8](p4-9)。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要着眼于最高层次的文化批判,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只有坚持这三个原则的有机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创造才能有效地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西化、淡化和俗化的企图,才能有效地破除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创作的不良影响。
第二,创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创造的良好环境。客观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市场经济改革还存在着一定的张力,这就使得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创造面临着思想主旋律遮蔽、道德伦理失范以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等的负面环境影响。对此,党和国家应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环境重点做出整治和优化:一是坚持弘扬主旋律与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各单位、部门应该采取诸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孔子学院教育等多元教育手段,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会、进校园、进网络,在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建设的同时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二是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管理制度、文化产品经营制度、国际文化交流制度等,以制度保障的形式规范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行为。三是着力提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与文化软实力的增强相辅相成,不可偏离。一方面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依赖于文化创造,另一方面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又为文化创造创设条件。四是加强网络文化治理。党和国家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话语权阵地建设、网络话语转译与传播建设以及“网络民意领袖”培养等,另一方面要基于网络媒介的创新(如大数据等)、网络监管和反馈机制的建设净化网络环境等。
此外,党和国家为了在实践创造中积极推动文化创造,还应全面整合协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推动文化创造的多方合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创造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环节并不是互不关联的,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结。对此,党和国家应该始终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主线作为文化创造与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以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建设的契合点,始终坚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的“一线三面”与社会主义文化环境的优化结合起来,创新它们的结合方式,实现各个环节的渗透结合和综合结合等。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卫灵,贾静.在和平发展中应对“中国威胁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6]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俞吾金.回到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探微[J].国外社会科学,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