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障碍的核心特征与治疗
2018-02-01郝凤仪张道龙
郝凤仪,张道龙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400016;2.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精神医学系,芝加哥 IL 60612 *通信作者:张道龙,E-mail:dzhang64@yahoo.com)
分离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s)是一组以意识、记忆、身份、情感、感知、躯体表现、运动控制和行为的解离、破坏、中断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可潜在地破坏心理功能的各个方面。正常人能够区分自己的身份、记忆和感知觉等,而处于分离状态的个体则无法将其身份、记忆及感知觉等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但这种状态不同于妄想。创伤经历是分离障碍的风险因素。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认为,分离状态是当个体面对不可抵抗的创伤、高压或痛苦时,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应对机制或防御机制。
1 分离性身份障碍[1-3]
分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即多重人格障碍,通常是在创伤或极大压力下产生一过性的症状,12个月患病率为1.5%,超过70%的患者曾企图自杀。其主要表现形式有:①有关个人生活事件的远期记忆有缺口,如儿童期的记忆缺失;②可靠记忆的缺失,如忘记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③无法回忆起日常活动和任务的证据,如购买某物但毫无记忆,对购物袋里出现该物品难以解释。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通常报告:①童年期及成年期遭遇多种类型的人际虐待;②有更高的可催眠性与分离性特质。目前已知该障碍涉及的脑区包括眶额叶皮质、海马、海马旁回和杏仁核。
1.1 核心特征
第一,存在至少2个以截然不同的人格状态为特征的身份瓦解。
第二,回忆日常事件、个人信息或创伤事件时,存在反复的空隙。
第三,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1.2 风险因素
环境方面:各类创伤,尤其是人际躯体虐待或性虐待与该障碍的风险增加有关。报告童年期被虐待和忽略的发生率约为90%。
1.3 治疗
药物治疗:可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此类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代表药物有盐酸氟西汀、盐酸舍曲林等。
心理咨询: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可用于找出诱发分离症状的因素、直面扭曲的记忆、挑战非现实的感觉、处理创伤、调整认知、学习压力管理;②通过生物反馈治疗仪记录患者的生理数据(如肌肉紧张度、皮肤温度、呼吸频率)并反馈给患者,让患者学会彻底放松、舒缓压力、改善症状。
2 分离性遗忘症[1-3]
分离性遗忘症(Dissociative amnesia)包括以下五种形式。①局部性遗忘:无法回忆某一时间段的事件,是分离性遗忘症最常见的形式;②选择性遗忘:可以回忆起特定时期的某一部分信息,而非全部;③广泛性遗忘:对个人生活史完全遗忘,较罕见,可见于参战退伍军人、性侵害受害者等;④系统性遗忘:失去了对特定类别信息的记忆,如所有关于家庭、特定人物的记忆;⑤持续性遗忘:包括遗忘每一件新发生的事。该障碍的12个月患病率为男性1.0%,女性2.6%,患者自杀、自伤行为较常见。
2.1 核心特征
第一,没有能力回忆起重要的自我经历的信息。
第二,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2.2 风险因素
环境方面:创伤经历,尤其是童年期经历躯体虐待/性虐待、人际暴力。
2.3 治疗
参见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治疗。
3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1-3]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 disorder)的平均起病年龄在16岁,40岁之后较罕见,高龄起病应排除脑损伤、惊厥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等潜在躯体疾病。该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8%~2.8%,性别比例为1∶1。
3.1 核心特征
第一,持久或反复发作的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或两者兼有。人格解体特征性地表现为:自我的不真实感觉,或与完整的自我(或自我的某方面)脱离,或感到陌生。现实解体特征性地表现为:环境的不真实感觉,或与世界脱离,或变得陌生。
第二,在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体验中,现实检验仍然是完整的。
第三,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3.2 风险因素
气质方面:回避伤害的气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例如理想化/贬低、投射、付诸行动、否认等)以及脱节(例如缺陷及情绪化的抑制,可能与被虐待、忽视、剥夺有关)或过度的连接模式(例如依赖性、易患性、无能力)。
环境方面:童年期人际创伤,特别是情感虐待、情感忽略。
3.3 治疗
参见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治疗。
4 问 答[1-3]
Q1:分离转换障碍曾被称为歇斯底里症(癔症)、分离转换障碍,在DSM-5中将它拆分为分离障碍和转换障碍,这样的转变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A1:我们所面临的精神障碍的数量并未增加或减少,只是尝试在DSM-5中将它们按照病因学重新划分类别。拆分为不同的分类,是在科学家、医学专家们集体讨论后,认为新的分类更有利于对精神障碍的评估和干预。相比DSM-Ⅳ,DSM-5以已知的病因学为依据,其改动在40%左右。
分离症状作为一种现象确实存在,但是作为独立的障碍来诊断,本身就存在较大的争议。在本次DSM-5的修订过程中,有约半数的专家建议删除该障碍,但最终还是被保留下来。然而,分离障碍作为独立的一章,其内容越来越少,在将来的版本中很有可能被删除。
Q2:分离障碍会在无创伤史的情况下出现吗?
A2:分离障碍在DSM-5中被列在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之后,可见它与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的关系十分密切。个体一般不会无缘无故发展为分离障碍,创伤性事件是分离障碍的重要风险因素,例如遭受强奸、地震、儿童期虐待或忽略等。分离障碍个体所遭遇的应激源比适应障碍的应激源严重,与PTSD的应激源强度类似。
临床上分离障碍的表现容易与PTSD混淆。此外,分离症状还是PTSD的风险因素。没有分离症状的PTSD患者预后较好;创伤后很快出现分离症状的PTSD患者,预后则较差。
Q3:为什么不将分离障碍归为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一章中?
A3:PTSD可以伴有分离症状,但分离障碍这一章倾向于纯心理的症状,是一个心理过程,客观证据薄弱,生物学指标很少。而PTSD这类疾病在神经环路、遗传学方面有许多证据,例如海马体积的减小等。
Q4:有些儿童因为父母管教严,出现了近乎双重人格的情况,父母在的时候懂事、听话,父母不在的时候放肆、大胆、说脏话,这种情况是分离症状吗?
A4:父母管教严格不会导致出现分离症状,但父母对子女的虐待、忽略会导致分离症状。在亲子教育之中,更主张松弛有度、民主的管理,而不主张“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你所述的是孩子的应对机制,父母在时装成乖宝宝,背着父母就放肆。这样的应对机制一方面可以让他/她免受父母的批评,另一方面也宣泄了精力、释放了情绪。
Q5:症状持续多长时间才可以诊断分离障碍?
A5:由于分离障碍难以客观判断,所以病程也难以界定。但缺乏客观指标不代表临床工作者可以随意诊断,必需要达到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
[1]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 5版. 张道龙, 刘春宇, 张小梅, 等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283-318.
[2] 迈克尔·弗斯特. DSM-5鉴别诊断手册[M]. 张小梅, 张道龙,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167-169.
[3]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理解DSM-5精神障碍[M]. 夏雅俐, 张道龙,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