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
2018-02-01
1.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2.昆明市中医医院肺脾病科,云南 昆明 650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及疑难病,目前认为CAG是Hp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根除Hp,以及对症给予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和促动力药等,目的是改善临床症状,对胃黏膜病变无特殊治疗[1];多项研究结果[2-3]显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仅可缓解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且可改善胃粘膜病变,甚至逆转胃黏膜萎缩。笔者通过检索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证候分布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检索2014~2017年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期刊文献资料。论文检索及全文获取主要采用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1.2 检索方法 检索式及检索结果: ①CNKI专业检索:SU=‘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发表时间:2014年01月01日至2017年05月31日;②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主题:(慢性萎缩性胃炎) *主题:(中医) * Date:2014~2017;③VIP 高级检索:“题名或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且题名或关键词=中医且年份=2014~2017”;④CBM高级检索:(“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字段:智能]) AND “中医”[常用字段:智能],年代:2014~2017。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纳入与CAG 相关的临床研究、专家经验、证候分布调查等;②文献中所涉及病例均明确CAG 诊断;③文献中有明确的中医证候分型,且各证候病例数记录明确; ④涉及病例数≥30 例。
1.3.2 排除标准 ①排除研究病例中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肝胆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手术等器质性病变的文献;②排除个案报道、文献综述等;③排除动物实验、机制研究等;
1.4 数据的规范统一 对同义或近义的中医症候名称,按照《中医药学名词》的标准,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I6751.2-1997)及《中医症候鉴别诊断学》进行规范统一。如肝气犯胃与肝胃不调、肝胃不和同义。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录入证型频数分布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中国知网886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856篇;维普(VIP)246篇;CBM664篇。
2.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 按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献71篇,共记录6503例病例;其中接近半数病例为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证,单纯气滞血瘀证的病例数最少;另外根据各证型出现的频次和频率统计得出: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证出现的频率及频次最高,其次是肝胃气滞型。详见表1、2。
表1 71篇CAG文献中证型记录病例数 (例)
表2 71篇CAG文献中证型分布频数表
证候频次/次频率/%证候频次/次频率/%脾胃虚弱(脾胃虚寒)34419肝郁脾虚112脾胃湿热786脾虚胃热112胃络瘀血449气虚血瘀449肝胃郁热562脾虚湿热瘀血112胃阴不足786毒瘀交阻112肝胃气滞899脾虚瘀毒112寒热错杂337气滞血瘀112气阴两虚337
由于症候分型常不规范,上述两个表的结果尚不能正确反映各证型的分布情况,故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治共识意见[4]中的证候分类标准,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5],将证候规范化,例如将肝胃不和归为肝胃气滞等;将两证或三证兼见者,分别予所包含的证型中积1分,如气阴两虚证分别在脾胃虚弱证和胃阴不足证中积1分;规范后统计如下:
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证占总病例数的50.4%,其次是胃络瘀血证为14.2%,肝胃气滞证为12.2%,胃阴不足证为9.5%,脾胃湿热证为8.8%,肝胃郁热证为4.9%。详见表3。
表3 71篇CAG文献中规范证型的病例数统计
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证出现的频次、频率最高,其次分别是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详见表4。
表4 71篇CAG文献中规范证型频数分布表
证候频数/次频率/%肝胃气滞12124肝胃郁热552脾胃虚弱(脾胃虚寒)43443脾胃湿热10103胃阴不足12124胃络瘀血15154总计97100
3 讨论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中指出,2011年流行病学中胃镜证实CAG高达23.1%,胃窦病理检查中萎缩者占35.1%,伴肠化者32%,上皮内瘤变者10.6%。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大部分可逆转而较少恶变为胃癌,但是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针对缓解临床症状,对胃黏膜的病理改变并无明显改善,而多项研究[9-11]显示中医治疗不仅明显改善各临床症状,且可改善胃粘膜病变,甚至逆转萎缩、肠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4]中提出CAG以胃脘疼痛、饱胀、痞闷、嗳气、纳呆等为主要表现,属中医“痞满”、“胃痞”、“虚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将其分为6个证型:“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和“胃络瘀血证”,但也指出CAG的病机是虚实夹杂,临床中CAG也多以两证或三证合并出现,甚至难以用两证相兼概括其病机,例如气阴不足、毒瘀交阻等。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显示:脾胃虚弱者最多见,且所占比例接近50%,其次是胃络瘀血、肝胃气滞、胃阴不足、脾胃湿热,最后是肝胃郁热。此结果与笔者观点不谋而合。现代人们不良生活习惯多会耗散阳气,例如:空调、冷饮、熬夜等,导致脾肾阳虚,阳虚则寒凝,脾虚运化失职则湿聚,寒邪、痰湿均会阻滞经络气血的运行;脾肾阳虚势必及肝,肝胃虚寒或肝寒犯胃,即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天人解·阴阳变化篇》中提到肝在五行中配属乙木,其性亦温,宜温升,方能完成条达疏泄、藏血的功能;唐容川《血证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乙木疏泄失常,戊土不能顺降,壅滞中焦,而致痞胀;又或平素脾胃气虚,而嗜食辛辣之品,燥热伤津至脾阴不足,可见隐隐痞满,嘈杂似饥[12];明·王肯堂于《证治准绳·痞》云:“实痞,可消可散;虚痞,则非大加温补不可。”姜莉云主任每遇痞证,必四诊合参,予吴萸四逆汤加减,均效如桴鼓。
本研究为进一步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了依据,也对中医证候规范化提出思考,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本文分析仍存在不足:①样本量不足;②文献提供信息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对年龄、性别、治疗时间等因素进行系统整理; ③临床研究中证型复杂,并不能以完全单一证型概括;④以上原因会降低研究结论外推性。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13,18(1):24-29.
[2]杨可林.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中医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3):53-55.
[3]杨旭峰.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2):64-65.
[4]张声生,李乾构,唐旭东,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2009,深圳)[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5):239-345.
[5]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1-33.
[6]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10-463.
[7]姚乃礼.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1-211.
[8]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9.
[9]崔一鸣,黄凡,陈璐,等.健脾通络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7):2376-2379.
[10]宁玉凤,杨翠兰,李福善.慢萎散活疗胃阴不足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3):173-176.
[11]刘元震,邓建平,朱飞叶,等.清和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学刊,2014,32(1):96-99.
[12]李垚,姜莉云,郑玉,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痞”的中医治法探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1):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