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对高职课堂有效教学的影响
2018-01-31阮洪
阮洪
【摘 要】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提出,教学与生命的生成、课堂的即时创作、师生的特殊交往以及系统博弈有着密切联系。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生源复杂,难以全面建立课堂有效教学的情况,从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出发,提出高职应从建立人文课堂、“直播”式课堂、理性互动及混沌式课堂等方面,来展现课堂教学的生命性、反应课堂教学的即时性、体现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博弈性,从而真正建立有效的高职课堂教学。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高职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0-016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0.073
I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 on Effective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RUAN Hong
(WuXi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Wuxi Jiangsu 21400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ost-modernism,there are closely relations among the live teaching process,instant creation on spot,special interaction of teacher and students and system game.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s in vocational college,such as complicated student pool and non-comprehensive teaching effe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modernism,this paper argues that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take actions to solve the following problems:the life properties of teaching process,the instantaneity of teaching activities,interactivity of teaching method and game attribute of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in terms of humanity class,“live” class,and rational and chaotic class.All above approaches are believed to be beneficial for setting up an effective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Post-modernism;Vocational education;Effective teaching
1 高职课堂的教学现状
现代理性所确立的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是唯一真理、具有绝对权威性,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为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权威找寻到了合法基础。虽然高职重在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但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有企业实践经历的不多,课堂教学主要以类同于本科高校的讲授为主。从生源方面看,近年高校扩招,各学校出现了大量技校、职高以及中专学生为主的生源,这些学生大量以注册入学的方式进入高职院校。若沿用传统课堂“主体-客体”对立的对象性思维模式,重在讲授灌输,将使这部分学生成为所谓的“边缘人”(marginalized people),教师关注的重点则是高考入学的高职学生。福柯认为边缘人是在群体中被排斥及忽略的人,课堂教学中,师生主客体两级对立的思维模式,导致了高职课堂教学中缺乏互动、教学效果及氛围差,并引发诸多危机。
2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高职课堂的有效教学
2.1 教学是生命的生成,要摆脱物化课堂,体现人文关怀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即生命的形成。教学过程是富有生命意义的,它是生命的发生、创造、凝聚、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要体现人文关怀,为学生创设有助其生命成长的环境,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享受生命情感、完成生命发展的过程。
传统高职课堂以知识传播和技能训练为主的培养模式,学生成为被培养的“物”,丧失能动性与自主性,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机械而沉闷,高职课堂普遍玩手机打瞌睡成为一大风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被动、懈怠的特点,必须让教师摆脱课堂上知识传播者的霸主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话语权与决策权,学生作为鲜活的、有内涵的生命体。根据高职学生理解能力相对不是很强的特点,多加沟通互动,通过脱离“物化”课堂的压抑感,使学生取得生命发展的主动权。高职课堂的教师,要跳出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递型定位,要在教育活动中,面向学生生命发展的未来,创设有利于学生出长的环境。
2.2 教学是即时创作,要摆脱录像式课堂,走向即时直播式课堂
后現代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以其自组织性、不确定性、非线性和解释性,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创生。知识并非像知识本体论认为的具有确定性,也非本体论规定的具有先验性。罗蒂(R Rorty)观点认为:教学任务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道德教化的过程,教学该是即时创作,是师生的共同解读,知识能在动态的即时创作中变得鲜活。即时创作的教学观下,教师对知识的权威,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以及教材是知识载体的看法不再成立。
目前高职院校的评估都围绕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案、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作精心的安排。教师上课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知识的受体,上课是努力执行教案的过程。这种课堂就是预设教学过程的录像式的课堂,高职院里层次不齐的生源,学生作为不同的独立个体,他们的潜能与需求无法得到有效开发。现实课堂,学生因主观能动性不同,在开放的课堂中更需要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以及创生能力。教案预设的教学过程往往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后现代主义强调人际沟通的差异性与多元性,认知是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理解与对话。因此,录像式的高职课堂应转换成富有生命气息的互动型直播课堂。
互动直播课堂根据生源的特点,并不硬性规定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授课方式、课程难点、重点,不能根据预设的程序机械化地操作,应根据实际需要自然生成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没有非常严格的计划与提前的预设,抛弃程序化、录像化、机械型、重复性的教学。直播教学根据各班的个性特点,开展直播课堂教学,这种教学现场生成、因无预设而具有惟一性与不可重复性。
2.3 教学是特殊交往,课堂教学要从表象互动走向理性互动
教学从形态角度看,来自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交往。所谓教育,即交往的双方通过传递经验,影响人身心发展,形成教育。教学是教育的核心,傳道授业离不开交往。教学中交往的主体离不开师生,缺失其中的一方将导致教学目的的落空,但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并不平等。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者多尔认为:“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教师因在学科领域的知识积累,成为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则是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教学即特殊的交往。
当前高职课堂的互动主要是一种表象互动,互动的形式要件重于实质内容。主要互动方式是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或者直接找学生回答问题。这种互动的课堂效率很差,原因是针对问题,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大部分高职学生主动性差,懒于思考,提问无疑于问道于盲。被提问的学生张口结舌,没被点到的学生继续开小差。这种互动还是“控制-接受”模式,是一种效率低下的“表象互动”。
“表象互动”走向“理性互动”,课堂需要建立失衡-平衡-再失衡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课程教案、教学进度、教学目的、问题的设置、教学重点及难点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理性互动”型课堂是个不错的选择。理性互动要求增加互动的方式,如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小组讨论互动;设置较大的问题小组代表上讲台互动,这种互动增加了情感、认知等多层次要素。理性互动更多体现一种横向的交流。理性互动也可以作广义的理解,任何富有实效的课堂管理与互动,都可纳入“理性互动”的范畴。从课堂实效的角度考虑,针对中职学生,布置大量作业以及课堂的测试,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也是“理性互动”方式。
2.4 教学是系统博弈,要从线性课堂走向混沌课堂
教学过程本是个充满人性及民主的课堂互动博弈过程,不能用简单的预设性程序或线性数理模型来预测或衡量。传统课堂重知识轻能力,注重知识的掌握轻视创造力的培养,重理性忽视对知识的质疑和对问题的好奇与挑战。面对生源不同的高职课堂,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思维表达能力、求知欲望差异明显,教学过程必定是个学习兴趣的唤醒、师生互动博弈的过程。
传统的高职课堂教学是个线性的、程序化的、效率低下的教学过程,强调知识的掌握,学校要求教师制定教案,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实现确定的教学目的。但是碰到中专、高职招生进来的班级,学生根本无人听课,课堂每人玩着手机游戏,或者逃课,或者睡觉,或者呆坐。传统教学认为知识、能力的积累会导致教学目的的实现,碰到这样完全排斥的系统,预设的教学程序很快会处于一种死机的状态。所以,教学系统就是一个混沌的、多维的、无序的、博弈的系统。对于类似的高职院里的中职班,在课堂设计时,不能偏离实际环境与教学目的、所谓的教学重点难点生拉硬扯,应发挥混沌博弈的作用,触发课堂的无序与非线性性,除了课堂提问、讨论、设疑、质疑,课堂作业以及课堂测验等多种手段,让课堂教学呈现真正的多样性与特制性,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小威廉E·多尔,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