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现在低年级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8-01-31姚雪琴
摘 要:情境再现法,从字面意思,就是利用对之前发生过的事件的情景、典型例题的公式运用、文学形象的情景、数学题目意境的情景等进行重复复习和学习,让学生达到一个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意识,并结合日常的生活素材,把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公式定理全部做到复习和巩固,不断提高。本文主要把情景教学的手法融入到低年级教学理念中,对课堂教学策略和应用进行一些实质性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情景再现;低年级;数学;应用
“情景再现”是初等数学中常用的一种课堂教学策略。教师要依据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和扩展数学学习的思维模式,全面利用好“数学情境再现”这个有利的教学手段。对含有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技巧、逻辑思维思想方法的情境再现教学活动,教师要抓住这个核心特点,让学生经历一个有效的思考过程,从具体情景中想象到学过的数学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解题用到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
一、 注重情景再现的教学理念,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情景再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能让学生做好数学的复习工作和充分理解数学的许多重点知识定理和公式,而且,一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是离不开情景教学这个永恒的话题的,所以教学的起点,必定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而换种角度思考,一个好的情景再现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布置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只有好的教学素材和课堂教学情景积极地配合,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思维和理解,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复杂的数学课堂理论实际化和形象化,在进步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增加做题效率,認真思考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经验,不断更改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方案,挖掘生活中的实际教学素材,不断完善课堂方案和教学步骤,全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情境再现”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教师要合理地选择生活元素作为数学教学材料,并理解“数学情境”是一种积极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含有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能扩展学生的思维想象方式,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性,发挥好数学的基础教学理念,而且,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提出和思考,也能为数学问题的提出和学生在实际解决相关问题的同时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数学学习资料参考依据。
二、 强化情景再现的教学模式,优化数学课堂教学速率
为了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教师要制定出完善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把创设情境和情景再现的教学内容当作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手段,并适当地加入理性思维的教学内容,按照《新课程标准》有效落实课堂方案,不断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内容,把“情境再现”教学方法充分扩展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种重要和实用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来思考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数学课堂注意力,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公式、数学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并自主发现问题,探索新知的领域。比如,小华做早饭需要10分钟,洗漱需要5分钟,穿衣服需要5分钟,收拾书包需要5分钟,请问小华从早上起来到出门,一共需要多少时间?这种实际的应用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做早饭的同时,就可以进行洗漱和穿衣服,所以需要花费的时间一共是10+5=15分钟,小华就可以出门。
三、 提高情景再现的教学质量,加强数学课堂教学力度
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不在于知识点的复杂程度,而在于传授知识点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思维模式的方法,在于用情景再现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学习动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所以在进行情景再现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根有据地选择教学题材,配合数学课本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回想知识点时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复习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另一方面,比如在教学各类物体的形状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带来各种各样的图形剪纸或者立体物品,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在学生《圆柱的体积》时,由于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即V=Sh,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观察圆柱的构造形式,让学生了解圆柱的底面积展开图案,使学生懂得要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然后,对实际的问题提出合适的例题,比如当面积等于16,底面积为4,求圆柱体的高,这时就需要学生逆用公式,根据数学的除法,得到高为4 的结果。而且求圆柱的体积时,要先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即把圆柱全方面地展开,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并根据实质的算法来提高解题效率。
数学情景再现教学方法是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能帮助学生构思解题技巧,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和想象,注重情景再现的教学理念,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并提高情景再现的教学质量,加强数学课堂教学力度,为低等数学问题的提出和实际学习过程中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数学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简介:
姚雪琴,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endprint